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7 07:46:05瀏覽198|回應0|推薦1 | |
爾時, 薄伽梵說是“安忍波羅蜜多”已。時, 慈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 佛言:「大聖! 世尊!已說“安忍波羅蜜多”,應當廣說“精進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應云何住?云何降伏?云何修行?云何圓滿“精進波羅蜜多”?唯願 世尊分別廣說。」
爾時, 薄伽梵告 慈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所謂修餘五種波羅蜜多,皆精進力而能成就。“精進波羅蜜多”謂身口意,此三善業皆因精進方得發生。於三業中,意業最勝。 菩薩摩訶薩修習意業,有二種心:
一者,精進;
二者,退轉。
「所謂發起菩提心是精進,止息菩提心是退轉。
云何發起?於諸有情起大悲故。云何止息?住我空故。
云何發起?攝取一切眾生故。云何止息?捨一切眾生故。
云何發起?於生死中無疲倦故。云何止息?求出三界故。
云何發起?一切悉捨故。云何止息?輕心不施故。
云何發起?堅持淨戒故。云何止息?毀犯禁戒故。
云何發起?善住安忍故。云何止息?不修忍辱故。
云何發起?修集善根故。云何止息?懈怠懶惰故。
云何發起?住禪定故。云何止息?心散亂故。
云何發起?智慧相應故。云何止息?無明相應故。
云何發起?多聞善說故。云何止息?不聞正法故。
云何發起?積集智慧故。云何止息?取相分別故。
云何發起?觀蘊如幻故。云何止息?於蘊生厭故。
云何發起?知處如夢故。云何止息?永滅根境故。
云何發起?觀界無生故。云何止息?滅身滅智故。
云何發起?增長梵行故。云何止息?捨實智慧故。
云何發起?五通自在故。云何止息?厭離有漏故。
云何發起?正觀念處故。云何止息?不修念住故。
云何發起?正斷相應故。云何止息?不行正斷故。
云何發起?神足自在故。云何止息?神足不具故。
云何發起?勤習五根故。云何止息?不增五根故。
云何發起?樂修五力故。云何止息?不修五力故。
云何發起?圓滿覺支故。云何止息?不具七覺故。
云何發起?勤修正道故。云何止息?不修八正故。
云何發起?修奢摩他故。云何止息?不善修止故。
云何發起?正觀緣生故。云何止息?厭患緣生故。
云何發起?聞所未聞故。云何止息?以有所聞故。
云何發起?以戒嚴身故。云何止息?厭患蘊身故。
云何發起?辯說無礙故。云何止息?無學默然故。
云何發起?修習三解脫門故。云何止息?不修三解脫門故。
云何發起?降伏魔怨故。云何止息?樂著涅槃故。
云何發起?善修方便故。云何止息?愛樂寂靜故。
云何發起?進求不息故。云何止息所?作已辦故。
云何發起?了俗諦故。云何止息?證滅諦故。」
佛告 慈氏:「如是種種精進行法,皆精進力而能圓滿,無增無減,方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者何?以能遠離一切相故,皆由智力而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云何 菩薩摩訶薩修習事業?所謂修習大慈大悲不捨有為,證真無為不退不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慈氏!當知此即菩薩摩訶薩意業清淨“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 慈氏!菩薩摩訶薩有四種精進。云何為四?所謂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滅,未生之善當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長。
「慈氏!當知此即菩薩摩訶薩四種精進。若無此四,云何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所起精進,乃至布施、
持戒、安忍、精進,難捨能捨、難作能作,如是種種難事,精勤勇猛心無懈倦,所修勝行,一切諸天釋梵護世所不能作。何以故? 菩薩摩訶薩廣度眾生出生死海而無度相,皆精進力之所成辦,是則名為“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 慈氏!懈怠眾生所修事業功力微少,猶如水滴不至大海,懈怠之人亦復如是,不能得至無上菩提。譬如有人手足俱無,行住坐臥不得隨心,乃至微小作業皆不成就,如是之人豈能越渡江河大海。懈怠眾生無精進足亦復如是,此懶惰人於家事業尚無所成,豈有慈悲具修戒慧,能度有情出於火宅,修行菩薩六波羅蜜菩提資糧? 菩薩摩訶薩以“精進波羅蜜多”而為船筏,三無數劫福智所成,與諸有情同乘此船,超越生死大海彼岸。
「復次,世間眾生總有三種:
一者,懈怠;
二者,非勤非惰;
三者,精勤勇銳。
言懈怠者,於己家務悉亦棄捨,況能為他營建事業。
非勤非惰者,於大事業都不能作,設欲進求遇緣便退。勤精進者,恒為有情受大勞苦,但利益彼無念己身。窳惰之人,為懈怠鬼常所拘執惑亂身心。譬如有人入於大海至七寶山,於是山中寶珠無量,方欲採取為鬼所著,欻然之間徒步而返,不獲一寶裸露而歸。懈怠眾生亦復如是,此贍部洲福德之地,十善業力來生其中,菩薩觀之,無量無邊十善珠寶遍滿大地,而諸眾生為懈怠鬼之所魅著狂亂失心,設見妙寶都無取心,如妙高山不可移動。若精進人取斯寶物,不足為難如舉一毛。
「 菩薩摩訶薩為欲圓滿“精進波羅蜜多”,普為眾生,從無量劫生死長夜,不惜軀命勤行精進方至菩提。菩薩觀之,心無懈倦猶如食頃。復更思惟過去諸佛行菩薩行,為欲滿足六波羅蜜,經無量劫亦如食頃。
「 菩薩摩訶薩復觀現在未來無量無邊一切諸佛,行菩薩行經無量劫方成正覺,如是劫數難可校量。譬如有城極為高廣,四面高下各百由旬,於此城內滿中油麻,經百千劫除去一粒,如是劫數漸漸除一,乃至城空為一大劫,如是大劫積數滿三阿僧企耶。
「 菩薩摩訶薩經如是劫,常為五趣一一有情,勤行精進受諸苦惱方至菩提。譬如大地末為微塵,如是微塵寧為多不?」
慈氏白 佛言:「甚多,世尊!」
佛告 慈氏:「假使眾生如彼塵數,菩薩為彼一一有情,如上劫中勤行精進,不惜身命受諸苦惱,然後乃成無上菩提。 菩薩摩訶薩復應如是思惟:『我於過去如前劫數,勤加精進具足圓滿六種波羅蜜多,得不退轉方至菩提。』作是思惟:『如是長遠勇猛精進,況於人間年月劫數,而比於彼如剎那頃而成正覺,何不進求? 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堅固其心,所捨頭目髓腦手足支節無所悋惜。』如是思已一心精進恒無懈惓,此即名為菩薩摩訶薩“精進波羅蜜多”。」
時, 薄伽梵而說頌言:
「世間諸果實,皆由精進生, 大地水火風,根塵由彼有。
貪恚癡疑惑,皆由懈怠生, 菩薩於此中,常懼如毒箭。
如人有技藝,懶惰無所成, 懈怠諸男女,慈母不忻見。
有智勤精進,菩薩行成就, 是人開覺花,能成佛果位。
智人常勇猛,了達深義趣, 愚癡懶惰人,世所不稱讚。
若人無精進,亦無世名稱, 無善法資糧,如糞穢不淨。
如草及塼石,猶堪世所用, 懈怠懶惰人,一切無堪用。
譬如衣垢弊,亦如花鬘萎, 人若無精進,端正不任用。
如人有名稱,由精進安忍, 無忍無精進,非女亦非男。
懈怠乏資財,卑賤多驕慢, 常懼他人語,家務悉不成。
如是無精進,雖有眾技藝, 恒被人所輕,如蛇無毒氣。
雖無諸技藝,唯有勤精進, 佛果大菩提,決定皆成就。
一切修福業,皆由精進力, 如欲受使者,專待王教勅。
精進尊貴本,應當勤勇猛, 菩薩樂修行,必成無上果。
恒住於精進,智者所稱讚, 無智執由天,邪見生死本。
智者住正見,捨天而精進, 應當勤勇猛,能度於彼天。
愚劣無精進,捨勤而事天, 智者樂精進,遠離於天教。
天命及精進,愚智有差殊, 信天邪見因,精進招勝果。
如有地無種,耕墾何所益, 無勤亦復然,天命何所獲。
譬如風吹火,隨小漸成大, 精進亦復然,善法而增廣。
能行諸難行,而獲增勝果, 身命無悋惜,當紹於法王。」
爾時,佛告 慈氏菩薩摩訶薩:「求菩提時擐精進甲,以大誓願而為器仗,日夜精勤增長功德,猶初白月漸漸圓滿。譬如有人聞彼遠方有佛舍利窣堵波塔,及有善說正法之人。此人聞已歡喜踊躍,不待資糧車乘伴侶,徒跣而往詣彼塔廟。所經道路唯是猛火及布利刀,是人勇銳其心不退,決定前進達於彼所,瞻禮佛塔聽聞正法。於火刃中舉足下足,步步思惟而發是願:『我於今日刀火中行得聞正法,願我當於生死大苦之中,拔濟有情置於涅槃安樂之處。』
「菩薩摩訶薩發是願已,雖踐刀火如履蓮花,足下柔軟如須曼那花,復似栴檀香水而洒其上,清涼芬馥無以為喻。復作是願:『我從今日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於是中間,身口意業常作佛事。若行餘事,願我此身如枯槁木;口說餘言,願我瘖瘂;意思餘法,願我狂亂。除正法外,自餘音教無所樂著。如是三業所修諸善,皆悉迴向無上菩提。』
「復願一切眾生咸成正覺功德無盡,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窮未來際無有休息。譬如虛空密雲彌布降注大雨,若至陸地砂鹵之處不久便乾,若雨一滴入大海中,海水未竭其雨無盡。菩薩所作功德亦復如是,若為自身求於解脫,如陸地雨不久還乾,若為法界一切有情修於善業投涅槃海,以大悲願,眾生無盡善亦無盡。
「復次, 慈氏!譬如菩薩壽命無量,往於東方經過無量俱胝三千大千世界,所經國土眾生之類,悉皆令得大般涅槃安樂之處。如是無量阿僧祇劫廣度眾生,我今觀之如爪上土,其未度者如大地土。如是東方世界未度既然,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雖有如是無量有情, 菩薩摩訶薩亦不厭捨而生退轉,勤行精進終無休息。 菩薩摩訶薩能發如是廣大之心,無有少法難修行者,於三界中所有福智尊貴自在,無勞功力自然得之。」
佛告 慈氏菩薩摩訶薩:「於諸世間所有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學無學人及辟支佛,如是有情精勤修集無量無邊所有功德,比於如來一毛功德,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如是所有一一毛端,皆從如來無量功德之所出生。
如來之身一切毛端所有功德,共成如來一髮功德。
如是佛髮八萬四千,一一髮中各具如上毛端功德。
如是合集共成如來一隨好功德。
如是隨好具八十種,一一好中各有如上佛髮功德。
如是合集共成如來一相功德。
如是諸相具三十二,各具如上隨好功德。
如是合集至百千倍,成佛眉間毫相功德,其相圓滿婉轉右旋,如頗胝迦寶明淨鮮白,夜闇之中猶如明星,毫相舒之上至色界阿迦膩吒天,卷之如舊復為毫相於眉間住。
以此毫相所有功德至百千倍,成佛頂上肉髻之相,所有功德無有人天能見頂者。如是肉髻千倍功德,不及如來梵音聲相所有功德,其聲下徹阿鼻地獄,上至色界究竟天中。
如是所說無量功德,皆是如來大悲化現。
如是化身皆由無量功德集成,無比無喻無與等者。
如是化身千倍功德成佛報身。
如是報身所有功德,百千萬倍成佛法身,所有功德莫知其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諸佛如來無邊功德,不驚不怖不畏者,當知是人成就“精進波羅蜜多”,應發如是廣大之心:『佛身功德無量福聚,我今觀之誓當修證,勤行精進不惜身命,為一切眾生,於無量劫受三塗苦,心不生悔,皆令圓滿具足成就六種波羅蜜多,得成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 慈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應當諦觀佛之智慧,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如舍利弗,諸聲聞中智慧第一,此贍部洲,北廣南狹如類車廂,周匝七千踰繕那量。東勝身洲形如半月,周匝八千踰繕那量。西牛貨洲形如滿月,周匝九千踰繕那量。北拘盧洲地形畟方,周匝十千踰繕那量。妙高山王其相四方,入水八萬踰繕那量,四寶合成,出水量等,四寶合成,周圍四面各有八萬踰繕那量。次外即有金山七重,周匝圍繞有八海水,最外復有大鐵圍山。如是四洲及諸山王用為紙素,八大海水以為其墨,一切草木用為其筆,一切人天一劫書寫,比舍利弗所得智慧,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又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其中眾生所有智慧,如舍利弗等無有異。
「 菩薩摩訶薩了達“布施波羅蜜多”,所有智慧過彼百倍。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具“布施波羅蜜多”智慧,不及一菩薩摩訶薩所得“淨戒波羅蜜多”智慧,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具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智慧,不及一初地菩薩摩訶薩所得智慧,乃至十地菩薩摩訶薩所得智慧,展轉倍增亦復如是。又此十地菩薩所得智慧,比汝 慈氏一生補處菩薩摩訶薩所得智慧,百千分中不及其一。」
時, 慈氏菩薩聞佛語已,而作是念:「今者如來在大眾中作是稱讚,深生悚慄。」
爾時,佛 薄伽梵告 慈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諦聽。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所有智慧,皆如 慈氏等無有異。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詣菩提樹坐於道場,降伏魔怨將成正覺,所有智慧,於佛如來所得智慧,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慈氏!當知如來智慧,甚深無量不可思議,亦非譬喻之所校量。若菩薩摩訶薩聞是諸佛甚深智慧,不驚不怖不畏者,應加精進成就波羅蜜多。懈怠之人,世間小善尚不成就,況於如來大智彼岸,而能廣度一切眾生。
「復次, 慈氏!有三種精進。云何為三?
一者,聞此甚深如來廣大智慧心不傾動。
二者,能隨過去諸菩薩摩訶薩大悲之行。
三者,所行之行設逢苦難心不退轉。
又以精進力,觀察一切世出世間、情非情境皆悉是空。以觀如是勝義空故,無一眾生有相可得。雖知無相,而為眾生於無數劫修諸苦行不辭勞倦,常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取有情,教以三乘令得解脫,次復安置於最上乘得不退轉,一切行願皆悉成就。具足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諸佛如來與受記別,近無等等無上菩提,猶如白月十四日夜漸向圓滿。
「菩薩亦爾,於佛菩提漸向圓滿得無功用,自然獲得十種勝事。云何為十?
一者諸佛正法不由聽習而悉現前,能為有情宣說妙法。
二者不思議力自然能發堅固誓願,能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三者而得自在身口意業,隨願現生一切無礙。
四者能現種種神通變化,隨心自在無所障礙。
五者能作希奇未曾有事,皆得自在。
六者受生自在,於五趣中隨機利益而能生彼。
七者寶藏隨生賙給無盡。
八者常為心師、不師於心,無有卒暴如調伏象。
九者自然覺悟生死涅槃二皆平等,不由師訓。
十者得無上智利樂有情,方生死中拔濟令出,置於三乘涅槃正路,究竟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精進之人,於生死中說諸過患,顯大涅槃無量功德,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是即“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聽聞正法總持自在,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向,微那夜迦作障礙者無所能為,菩薩言教悉皆承順。
「復次,精進之人,一切諸天恭敬愛念,危難之中一切善神之所擁護。
「復次,精進之人,小有所施而能圓滿“檀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護持淨戒不為懶惰之所攝受,速能圓滿“淨戒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善能安忍,怨親平等無有二心,速能圓滿“安忍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勇猛不退被精進甲,大慈大悲恒不捨離,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勤修靜慮,於三摩地安住不動,速能圓滿禪波羅蜜多。
「復次,精進之人,多聞智慧,諷誦無倦而無懈息,速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然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大海,一切聲聞、獨覺及諸菩薩,無有方便而能測量,唯有“精進波羅蜜多”而能究盡。
「復次,精進之人,日夜增長無量功德,如青蓮花生淤泥中,日夜增長漸舒出水,其花開敷香氣芬馥。見者咸悅,取以作鬘置佛頂上。若天魔梵、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一切人民皆悉愛樂。精進之人亦復如是,於彼生死淤泥之中,生菩提芽、出二乘執,開真實相,顯示涅槃,種智敷榮香氣芬馥,遍十方界利益人天,如青蓮花人皆愛樂。是則名為“精進波羅蜜多”。
「復次,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以火焚之。懶惰之人亦復如是,一者不自策使,色力日減,二者不能勤理家業,常臥睡眠。身壞命終,地獄火中焚燒受苦。精進之人如如意樹,在於生死曠野之中,與諸有情作歸依處,飢渴之者為作飲食,裸露之者而作衣服,乃至能度生死險難,盡此形壽無所乏少,令一切眾生安隱快樂,以精進力速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 薄伽梵說此“精進波羅蜜多”時,會中七十八俱胝那庾多若人若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皆得無生法忍至不退轉。
佛告 慈氏:「此即名為“精進波羅蜜多”。」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