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把本尊及根本上師一體同觀,永遠的住在你的頭頂上。
2023/09/18 17:48:08瀏覽63|回應0|推薦0

恭錄自盧勝彥文集第266冊《黃金的句子》聖句㈣

「親愛的聖弟子,請永遠記住盧師尊的一句話:要愛自己,也要愛別人;要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

「親愛的聖弟子,請永遠記住盧師尊的一句話:把本尊及根本上師一體同觀,永遠的住在你的頭頂上。」

「親愛的聖弟子,請永遠記住盧師尊的一句話:一切善行,一定要隨喜;一切惡行,千萬不能做,連念頭也不能有惡念。」

「請注意,你可以很簡單的,在自然的秩序中發現因果及倫理。」

「如果你認識真如:

無畏。

無懼。

眼光無限。

說話不偏真如。

自在。

不會迷途。

思想及行為很完美。

進入大光。

會去叫眾生醒來!」

「修行人達到了寂靜的時候,他是無所不在的,很多聖賢均是如此。」

「請意志停留在眉心輪,那是千葉蓮花之處,當投射出去的時候,就像電流出去,讓別人的心理,領受到思想的波。」

「最偉大的肉體死亡有四:

轉相遷識。

光蘊遷識。

咒字遷識。

七日成佛法。

要學會這個!」

「禪定吧!禪定吧!禪定吧!有一天一定能做到真正的禪定。」

「禪定有多項表徵:

一、合一。

二、和諧。

三、平等。

四、寂靜。」

「行者在修行上,通常分幾個階段:

在家期。

出家期。

梵行期。

隱居期。

苦行期。

悟真期。

度眾期。」(佛陀的一生)

「有餘三摩地是指尚有分別,受時間影響,受變動影響。無餘三摩地,是沒有分別的,不受時間、空間影響,不變的,與至上合一。是無念的。」

「八正道是人生珍寶: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最高的境界:

非心、非我、非覺,

非天、非地、非物。

無生之始,

無命之終,

我無形。

恆常自在,

無盡之行,

沒有束縛,

與至上合一,至上!至上!我是至上!」

「瞋心」

能夠把修行來的成就資糧全部毁滅掉,

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能用「恨」人的心,

來毁滅對方。不管對方有多惡,

也不能發瞋心來毁滅別人,

只要是菩薩,一定要修忍辱,

沒有忍辱,不成為功德。

恭錄自2014年10月26日蓮生活佛於彩虹雷藏寺開示

👉盧師尊說:

  🍀有了堅定的淨信,可以讓你感動虛空中的佛菩薩。

  而佛菩薩的慈悲,如同風雨過後的彩虹。

  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加持無所不在。

  有法身。(毘盧遮那佛)

  有報身。(阿彌陀佛)

  有應身。(蓮花童子)

  只要你有淨信。

  一心憶念。

  其實純淨的心,也正是如來的心,那種心不是扭曲的,變形的。

  純淨的心就是法寶。

真佛講堂

蓮生活佛盧勝彥講經 虹光大成就2

37恆心

自利利他

  修行的事,是自利跟利他。釋迦牟尼佛,祂不是沒有錢,祂很多錢。祂當一個城主,未來就等於是一個國,就可以掌握一個國,祂都可以捨掉,我們為什麼要去要那個東西呢?釋迦牟尼佛是「自利」以後再「利他」。雪山六年修行是為了自利,到最後,到了鹿野苑就是為了利他。

  我們中國人的思想也是一樣,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就是利己,「治國平天下」就是利他。修行的事情,本來就是自利利他。

  在大乘佛法裡面,在密教裡面,都是教人要發菩提心,有一個偈就是這樣子「發菩提心,付菩提道,得安樂果,傳安樂法」,先要發菩提心,然後,付菩提道,再得安樂果,傳安樂法,這是修行人立下的志向。

恆心

  修行人,每個人的志向要很高,而且要有恆心。我們常常提到恆心的事情。我覺得,修行,沒有恆心的確是不行。你說要修行,立下了志願發了菩提心,假如沒有恆心的話,結果,立的志願也沒有達成,菩提心也沒有果,也沒有菩提道,也沒有安樂果,也沒有傳安樂法,這些都是空。所以,恆心,應該是最重要的。知道了方法,就是要有恆心。

  你假如還在摸索,最好不要發願。但是,你知道了密法,你可以發菩提心的願,那麼,你就一定要行菩提道,將來,你得到安樂果,你就可以傳安樂法。這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人,初發心是很好,我一定發菩提心,要怎麼做、怎麼做,事實上,你都沒有修菩提行,都沒有走菩提道,沒有恆心,不會達到的。

  我這二十幾年來每天修法,很多人問:「你到底什麼時候,才算相應?」據我所知,應該到美國,在靈仙閣的時候,才算真正相應。以前,在台灣,只算通靈,那個出神也都是勉強,或者佛菩薩給你帶領。到了靈仙閣才算漸漸地相應。到了真佛密苑,每一次修法,每一次都有相應,每一次都有法流在循環,每一次都有灌頂(也就是每一日都有灌頂,每一日都有法流,每一日都是在充電,每一日都是在循環、在轉法輪,每一日說法,每一日度眾生),這個就是從「自己修」一直到了「利他」的行為。

一沙一塵

  有人講說:「我寺廟建得最大,道場最大、最宏偉」,很驕傲!有人認為,他的弟子最多幾百萬,幾千萬,很驕傲!其實,在真正開悟的人的眼中,你的道場再大,不過是一粒沙;你的弟子再多,不遇是一顆塵,以一粒沙跟一顆塵的功德,怎麼能夠算功德呢?所以,達摩祖師講得好:「一沙一塵,如何算是功德?」你建的道場再多,不過是一粒沙;你度的眾生再多,不過是一顆塵,毫無功德可言!這是開悟人眼中所看。

  我們去努力,辛苦地收穫,才是甘美的,才是比較甜。我今天談到格物致知,談到治國平天下,談到釋迦牟尼佛雪山六年,談到鹿野苑度眾生,其實,這個都是要恆心,二十幾年來,就是每天在這樣子修持,才算有一點小小的成就。將來,就算建了很大的道場,度了很多的眾生,也不過是一沙一塵,沒有什麼。

  嗡嗎呢唄咪吽。

一九九一年元月九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ko610&aid=17988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