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的重要--因果成為負面認知的枷鎖
2023/04/06 13:17:01瀏覽44|回應0|推薦0

皈依 師尊2011年~2023年,覺得最難的就是【因果】。

即使你自己接受這一套說法,但是別人呢?

這是佛法傳播的困難之處,因為因果不一定現世,有些隔世的因果,怎麼證明?即使你講出來,別人也不一定會信。

因果後來變成:【不是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是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不是廣結善緣,而是希望看到別人有報應】,或是成為狡辯的理由【那個誰誰誰,殺那麼多人,還可以活這麼久,可見沒因果嘛】,這和佛理真的是背道而馳,變成人的【一種心病.負面認知】的枷鎖,他信的不是因果,他信的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因果是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佛教是教人修福,而不是祈福】,【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理念真的很簡單,但是後來變成【希望看到討厭的人有報應,希望對他不好的人有報應,希望欺負他的人有報應】,佛教是這樣教人自我中心的嗎?

例如:大學女同學,她被大學的男友劈腿,她一直叨叨念念希望對方有報應,但是換來的就是前男友過得不錯,這是她心裡的坎。

所以她到底信的是因果?還是相信對她壞的人就是要有報應?

而且這一個還變成【負面思惟】,沒有解脫煩惱,反而更多煩惱。聽一大堆佛學課十幾年來都沒進步,FB還是常看到她怨天尤人的抱怨文。他還會理直氣壯說:【明明就是他對不起我,為什麼我要原諒?為什麼我要放下?】

例如:下蠱+作法的巧巧前同事,就是想要站在上帝視角,給【她討厭的人好看】,才這麼費勁.花錢作法。就是要看到別人有報應的【爽感】。

例如:還有孩子在學校被霸凌,出嫁的女兒被丈夫家暴,回到家,家人對她說:【這是你前世的因果,你要承受】,即使的確是因果,但這樣的話語,難道不是給孩子的二度傷害?

好像因果就是一種另類逃避問題,應該這樣說【因果沒錯,但是不信因果的人,也要這樣跟他們講嗎?】

我秉持的理念是【因果.業障是對自己說,不是對外人說

釋迦牟尼佛弘法,用神通讓弟子看到自己的前世,弟子然後一心相信+學習佛法,我個人是認為因果真的要自己看,不要問事,不要聽人說,因為肯定不信和無感,只有自己看,才會有【切身體會】,只要夢中幾個片段,就足夠嚇到自己的,我自己就有被過去世的夢嚇到,不過那不是真正的宿命通,真正的宿命通是可以【自己控制】,例如:想要某段記憶,自己可以回溯,而不是不穩定的做夢。

【深信因果,就是要看到對方有報應】,這會形成兩類人:

一.充滿戾氣.怨恨,例如:愛撂話【我等著看你的報應】。

二.相信惡有惡報,很難走出創傷。例如:堅信惡有惡報這個信念,但是換來的,卻是別人的【爽爽過一生】。

所以他是【等了個寂寞】,活了大半輩子就是要看他有報應?

他會認為:【既然作惡的都沒受到懲罰,難道是我有錯?所以老天給我懲罰?】

或是想【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無限循環的負面思維困住自己

對自己貶低,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對外人無法信任,覺得別人都要傷害自己。

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無法獲得安全感。

這樣的人要如何正確教她因果?

即使密勒日巴在她眼前,跟她講:【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 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但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請問她聽得進去嗎?

佛法其實講到2023年,該研究的都被研究光了,該講的都被講完了,我覺得要有【新解】,不是拋棄過去,而是【要與時俱進】,要符合現代人,現代人更難度,因為都太聰明,或是自作聰明。

不只是佛法,很多經典都是這樣,包含算命也是如此,有些解釋真的不符合現代了。

這個無解的問題,就先寫出來吧!

或許以後,或是未來的賢達,有能力帶領和解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ko610&aid=17882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