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23 17:04:09瀏覽157|回應0|推薦0 | |
皇帝為了庇護,將所有罪責推給陸文昔,太子:「為什麼棄掉的不是他們?」
陸文昔人在牢中坐,鍋從天上來
1.皇帝的作為只是「壓制太子氣勢」不讓一方獨大,但是太子卻「想起過往,被父親偏心的對待」認為【又要丟下我了嗎?同樣都是妻兒,為什麼選擇趙貴妃和齊王這邊?】,太子心中充滿不平衡。
其實這部劇,一些細節,皇帝還是很關心太子的,只是太子監國之後,除掉李柏舟,太子還想要「趁勝追擊」,皇帝認為「太子勢力太旺,必須挫銳氣,剛好利用陸文昔疑似殺太子妃兇手,利用一番」 其實皇帝就只是「方便他個人統治,不要讓一方獨大,即使有錯的張尚書,在皇帝眼裡就是還有利用的地方,暫時免張尚書一死,等利用完畢,張尚書變成燙手山芋,皇帝也是會割捨掉的」 在皇帝眼中,太子蕭定權才是「破壞規則的人」
在太子成長過程,因為他認為被忽視,形成「非要證明我是對的」心理,你越打壓,我越要證明。 就像一些女人,明知道男生是渣男,還是要為渣男上刀山下油鍋,認為只要付出就會得到愛、得到肯定。
太子不服氣的在於,你明明知道誰是冤枉、誰才是兇手,卻不伸秉公處理,而且犧牲的還是無辜的人。
太子厭惡【被選擇】+【被拋棄】的感覺,這股力量,讓太子變得執拗和不平衡。
2. 最討厭儒家的「虛偽」,皇帝只把儒家思想當統治工具,但是骨子裡根本沒儒家的仁義。 例如:皇帝與太子鬧意見,就搬出儒家那一套壓太子,說是太子性格不好。 滿口儒家的皇帝,卻對一個宮女的性命視如敝屣,一點都不在乎宮女是否被冤枉。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