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08 02:38:21瀏覽87|回應0|推薦0 | |
1.「你又要捨棄我了嗎?」 「委屈、不平的人」把「討公道的希望」繫在「皇帝」身上,在他們的眼裡絕不可能是你的委屈和不平,他們想的是「利弊權衡」。
意思就是,「失去你」或是「失去另一方」,「皇帝」算計哪個損失大?
只要皇帝判定「另一方還有利用價值」,即使你有天大委屈(例如:冤獄、背黑鍋),「皇帝」還是會捨棄你,選擇那個「做盡壞事,但還有利用價值的那一方」。
鶴唳華亭就是個理想主義、儒家思維的悲歌。
把每位「皇帝」設定為明君,設定他們都能知曉一切,設定他們都能興利除弊。 把希望寄託在「皇帝」幫你討公道,真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與其希望「皇帝」幫你討公道、出一口氣,還不如「有個特長,讓皇帝非你不可,不能動你,動不了你,因為一動你,就是動搖國本」 (但前提是,你自己不能囂張過分,要拿捏分寸,否則皇帝逮到機會,還是會削弱你的勢力)
鶴唳華亭一直被說「很虐」,底下留言都是罵皇帝,罵這罵那,可能我早就認清儒家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沒什麼虐的感覺。 反而是冷靜的看角色們的對應關係和分析。
權謀、反轉劇情真的很好看,即使主角在低谷,我也覺得「這是幻象,很快就翻轉了」,塞翁失馬。
不要認為「哪個人」就是正? (這樣會變成對人不對事) 劇中再怎樣正的人,也有算計的一面 再怎樣邪的一方,也有軟肋的地方
沒必要把人分正邪、分君子小人 你自認正,但別人認為你食古不化,老古板 你自認為正,但沒勢力,形單影支,也沒什麼用
在朝堂上,與其當個好人,不如當個「有能力的人」。 沒有力量(能力與勢力),即使是個好人都是會被捨棄的棋子。
2. 演員演得很好,但是不知為何,我很難融入角色的情感。 可能每個人都有他「算計、權謀、狠心」的那一面,很難讓人喜歡他們。 只覺得他們就是「勢力彼此消長」、「風水輪流轉」的那種感覺。 反而是太子妃姊弟,才是沒什麼心計的角色,但他們單純到接近傻笨。 這樣的角色也很難讓人喜歡,只覺得這類人就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豬隊友。
3.瑯琊榜、延禧攻略會讓人看得解氣,所以收視率比較高。 鶴唳華亭是看得一肚子悶氣,哈哈~難怪和同檔期的「慶餘年」,大家都跑去追慶餘年。 大家都喜歡看「爽劇」
我反而是喜歡看這種「需要思考」的劇
4.對女兒的教育
我一直認為「女兒的教養很重要,因為女兒沒養好,她怎麼身心健康生養下一代?」 「還有,你怎麼知道,當你哪天有難,會需要女兒的長才?」
陸英、張陸正就是很好的例子。 陸英不認為文昔是女的,就不讓她接觸書本、其他知識、培養其他能力。 陸英父子蒙冤,也只有文昔一路忍,一路鬥智鬥勇,撐到最後。 那種痛苦真的就是「含淚活著」。
張陸正的女兒,就什麼都不會,就算個性好,也沒有能力,只能嫁人。 陸英的女兒,還會為陸英爭一口氣。 張陸正的小女兒,父親出事,就跑來找張陸正,「為了孩子的活路,爸爸你就多背一個鍋吧」 大女兒嫁人,死於宮鬥。 小女兒嫁人,未來要面對醋勁極大的齊王大老婆。
養女兒養這麼久,有沒有用,就看這一刻。
5.人都是要在落魄的時候,才會感同身受
文昔對張陸正:「冤屈的滋味,從前冤屈別人的滋味,好受嗎?」 人都是要「遇到事情」才會有同理心。
在落魄、不順、坎坷的時候,就是要懺悔、同理的時候。 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別太得意,「因為囂張沒有落魄久」,「等走下坡,還是會與他們相見」
6.李柏舟、張陸正 李柏舟的能力比張陸正強,至少李柏舟的勢力,真的夠「盤根錯節」,所以皇帝不敢動他,因為一動就是動搖國本。
張陸正,只會用嫁女兒「攀關係」,這最不牢靠。 難怪皇帝動張陸正,沒有猶豫太久,只要有證據,就辦了張陸正。 但是李柏舟,卻是「花超久時間,冤枉一堆人」才辦。 要呼風喚雨,沒有從基礎培養起,只想靠姻親關係,根本天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