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04 22:15:13瀏覽1166|回應0|推薦40 | |
登瀛書院最初設立目的是教化平埔族,後來改為義學。登瀛書院設立於清道光28年(1848),光緒9年(1883)再修而成為目前的樣貌。古樸的書院位於一片綠油油稻田中,四周有圍牆環繞,來到書院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而回溯到當年書聲朗朗的年代。內政部於民國74年將書院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離開敷榮堂之後沿著芬草路、博愛路、史館路,彎進史館路文昌巷來到登瀛書院前。進入書院大門前,在書院的圍牆外先看到一株高聳入天的芒果樹,地上也偶而可見掉落的芒果,看來這株芒果樹的年紀並不會比書院小。
史館路的文昌巷路幅不寬,無法會車,但在書院門口前有塊空地,汽車可以在此迴車、可以在此停等而互相禮讓。
走進芒果樹下的大門,去看看這座三級古蹟書院。
大門內的圍牆邊立了二座不鏽鋼製的解說牌,第三級古蹟登瀛書院的解說牌裡有中英文並列說明登瀛書院的沿革,同時有登瀛書院的平面圖。
另一座解說牌裡中英文說明登瀛書院的建築結構與特色,並繪出方向指標指出各建築物的方位。
大門進來的另外一側有塊大石碑,民國101年立的登瀛書院碑記,細說登瀛書院的沿革,也說明隨著不同時代的演變和修復經過。
走到大石碑旁的草地上往前看,腳下是圍牆邊的綠草地,中間一塊大廟埕,書院位在廟埕之後,廟埕兩側是左右護龍,而書院後方還有一座後花園。
站在圍牆內側的大約中間位置,一側有座大石碑,另一側一株老榕樹,老榕樹外貌看起來很老,樹上葉子並不是很茂密。
往前方看去,正前方的書院屬華南式的建築,單簷歇山式屋頂,殿前有龍陞,與護龍間有過水廊相連。
往正殿靠近來看它,三川殿以紅褐色為基底,平光的紅褐色顯得樸實而低調,散發一種親切而無距離的隨和感。
兩側的護龍建築形式和色調大致相同,紅磚式的柱子和門框、石灰白的牆壁、紅瓦的屋頂,顯得清新而耀眼。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資料說,經過幾次修復護龍的建材仍為土墼(土埆),並沒因修復而更換為磚塊,而且完整的保持初建原貌,真是難能可貴。
進入大殿裡,向諸神明虔誠一鞠躬。書院主祀文昌帝君,神龕上的文昌帝君神像、朱熹夫子牌位和魁斗星君牌位,都是道光28年(1848)登瀛書院落成時所安奉。
神龕上方一只外觀十分古老的「學教敦倫」扁額,已經看不出上下落款的字跡,這只扁額也是道光28年登瀛書院落成時所掛。
位於學教敦倫扁額上方橫樑上掛著一只「文運重興」扁額,這只扁額是昭和2年(1927)登瀛書院整修完工時所掛,它算是比較年輕一輩,目前是近九十的年紀。
神龕的木雕顯得簡單而細緻、古樸而精美,色彩樸實而沈穩。神龕前的金黃色燈光與神龕形成古與新、莊嚴與活潑的對比。
神龕供桌前的一座祈福架上掛滿了祈福卡,每一塊祈福卡的下方都串著一串紅絲線,柔軟又發亮的紅色線群集在一起,顯得熱鬧又充滿希望。
但有些人不按牌理出牌,不將祈福卡掛著架子上,而是掛在供桌旁的柵欄上,不知道這樣是否能特別引起文昌帝君的注意和關愛?
神龕旁的側面牆上有座龍鳳榜,架子上有些人將准考證包在金紙外,有些人准考證包在金紙上之外,還外加了一張添油香的紅色紙。不論以什麼形式來祈福,都是莘莘學子的一份虔誠心意。
走出三川殿看正殿的側面牆,側面牆的色調和護龍相似,紅磚的牆基、粉白的牆面加上渾圓直挺的石柱,秀氣中散發著雅緻氣質。
右側護龍的中間,階梯式鐵架上排列著許多紅色的玻璃瓶蠟燭,玻璃瓶身上各貼著一張紅紙,原來這也是許多考生祈福的方式之一。
護龍與正殿間有過水廊相連,護龍的紅磚柱配上粉白牆面,散發著濃濃的古樸美,牆上的木窗漆成明亮的鮮藍色,使得粉白的牆面好像也會發亮般的好看。
護龍的門口柱子上懸著一塊「閱讀室」的牌子,大概是開放給學子做為讀書的地方。
再來到正殿前,抬頭往上瞧,三川殿門楣上方的「登瀛書院」扁額顯得樣式古老又斑駁,這也是道光28年書院落成時所懸掛,已有將近一百七十年之久。
正殿前方的大榕樹旁一座三層敬字亭,敬字亭底層以石板建構,往上二層則為紅磚砌成,四方造形加上修長的亭身,紅磚仍紅而樣式古樸,有著新舊交融的融合美。
穿過左側護龍,走往正殿後方的後花園去。
後花園不大,但樹多草綠頗富生機,花園裡種植一長排的桂花,數量不少,桂花季節時整座書院應該都會沉浸在桂花香中。
再繞回廟埕,往圍牆邊去。
圍牆很特別,圍牆上有尖尖的燕尾翹脊,但圍牆邊有許多大株的植物,無法一窺全貌。
走出書院大門外,準備離開書院,同時也由外面道路瞧瞧圍牆的樣貌。
紅磚砌成的圍牆有高低落差,牆身上有紅磚砌成的窗花。
嚴格來說,圍牆並不高,左右兩側的圍牆高度都相同,只有在書院的正前方圍牆較高而且有燕尾造形,這堵圍牆稱為照壁或照牆。燕尾翹脊的照牆除了能防禦、遮蔽外,更有辟邪、擋煞的功能。
登瀛書院建築物經被評定為書院類建築物之最完整者,一百五十年來雖曾四次大修,都依照原貌加予修繕,不僅正殿之結構體毫未予更動,連兩排齋舍也不增減一間,建材之土墼(土埆)也未更換為磚塊,完整的保持初建原貌,真是一大特色,堪稱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此段文字出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頁)
離開登瀛書院後,沿著敦和路走,到敦和宮去一拜財神爺。
這趟投屏七日遊的其他行程,歡迎參觀指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