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30 15:47:01瀏覽799|回應0|推薦34 | |
太巴塱部落位在花蓮溪與馬太鞍西沖積的平原上,太巴塱部落是花蓮縣內最大的阿美族群聚落。太巴塱天主教聖母教堂是太巴塱部落的信仰中心,美麗的教會在藍天白雲襯托下,有如一座悠美的渡假聖地……
這趟旅程在光復鄉造訪二座教堂,一早先造訪有如積木般造型的光復天主堂,現在造訪的是第二座教堂,太巴塱教堂。教堂大門沒關,不請自來的走進大門參觀去。
大門圍牆裡側旁一座木造的瞭望台,瞭望台高度很高,造型線條簡單,但卻簡潔優美。
瞭望台為二層,頂層屋頂為木造,底層則是茅草屋頂。茅屋裡立著一尊聖母像,身著白衣的聖母顯得莊嚴又慈祥,聖母前鮮花環繞。以前見過的聖母大都是立在山洞裡,第一次見到聖母立在茅屋中,別樹一格又富有原住民的味道。
瞭望台旁一座圓形的水池,水池高出地面許多,水池裡側漆成藍色,池裡的水看起來顯得特別的清澈,水池四周有幾道小水管引水流出,大概是供淨手用。
瞭望台對面的建築物牆上掛著幾幅教堂的照片,這是今天看到教堂比較漂亮的外貌。
為什麼說是比較漂亮的外貌?因為來得不恰巧,正值教堂在整修,除了外觀不甚完整之外,教堂外還多了一層鷹架。鷹架對外觀有點礙眼,但卻是整修外觀不得不架設的設施。
鷹架阻礙了視線,使得觀賞教堂建築有距離,但教堂的大致外觀還是可以看得清楚,只是施工中的教堂似乎比平常少了一小部份結構和色彩,看起來也覺得平淡了些。
為了不妨礙到他人的工作,不靠近施工中的教堂,看看教堂右邊的建築物。
這幢平房建築顯得比教堂樸素簡單許多,建築窗子上貼了許多資料,屋子旁的空地上也搭起大帆布帳棚,正在辦活動,避免造成對活動進行的干擾而不多做停留。
走出教堂大門,大門外路旁看到一座以木雕作品做為燈桿的路燈,是不是很有趣呢?
教堂外的路旁有幾幢連接在一起的木造古厝,不論建材或建築樣式都十分講究,可惜沒有人願意照顧它,外表已顯得有些毀損,若沒有得到適當的維護,恐怕將會消失在不久的將來。
越過道路,往另一個方向走,走幾步路後來到太巴塱國小。
記得在旅遊資訊中看到太巴塱國小裡有一些富有原住民特色的建築,茅屋、瞭望台等等,所以特地來參觀。走進校門,走進川堂裡去看看。
川堂前的草地上一只雙耳壺,壺上標示著校園導覽圖,有創意,但可能是難以加上文字註解,所以只有圖而沒有文字。
川堂牆上貼著太巴塱始祖傳說,以毛筆書寫的字跡有些有點褪色,但旁邊的陶牆則色彩依舊。
川堂後的草地上一塊寬寬長長的水泥地,水泥地兩側各有一排白色柱子,看不懂做何用途。
在校園裡逛了圈,除了一座有點破舊的茅屋,茅屋外二個巨大的木雕人偶之外,校園裡沒找到其他具有原住民色彩的設施。逛了一圈後離開太巴塱國小,也結束這趟花東行的光復鄉之旅,轉往瑞穗鄉去,去觀賞瑞穗牧場金黃亮麗的大面積油菜花。
這趟花東花海七日遊的行程和其他造訪景點,請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