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禪」最初領略-一默如雷
2005/12/22 01:42:55瀏覽1134|回應6|推薦19

    在佛教的支派中對於「禪宗」有著許多的好奇心,也許沒有外在的規範也沒有深奧難懂的經典是讓我獨愛的原因吧!上了一整學年的佛學概論,聽也不是很懂,懂要懂的徹底就更難,連皮毛的程度都沒有,看起來似乎沒有,卻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迷惑。

    我很喜歡「一默如雷」這四字,那是很早期練習書法的某板字帖中寫著,它讓我想起「拈花微笑」的典故。發掘「禪」的真理的人,釋迦牟尼佛將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傳給了迦葉尊者,於是乎『禪』就這樣在拈花微笑間產生了,對當時的我很難理解,這樣深沉的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涵義?

    經過這些年跌跌撞撞的從紅塵間來回,放下名利的牽絆回歸校園的同時,我在秋風的落葉間微笑起也輕鬆許多。是心的作祟吧!聽的見二葉松的沙沙聲響,聞得出土壤濕潤的青草香,不再是與時間斤斤計較的可憐蟲。當心胸豁然時,肉眼所見皆是自然的美妙,側耳傾聽不再是蜚短流長的閒言話語,恍惚中聽見時間慢慢滴答的聲響,隨著窗外的日落星辰而喜悅。也許你會笑我是愛作夢的孩子,不悔言的承認在此時我擁有一顆易受感動的心靈。

    世間上任何東西,無論是山河大地、樹林花草,都是藉由其自身的特點來表明,它們的存在是具有真實性,人人都能看到、接觸到的,因此有詩、歌、晝等的產生,由此可見,人類的感受,來自實物的體驗,而語言的傳達,不是絕對的重要。

如同王維膾炙人口且朗朗背誦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中所呈現的靜諡、安閑的山景,勾勒成一幅清淡幽靜的畫色,情趣深遠審美價值也極高。「一默如雷」也是,沉默並非無聲,而仍有真實的聲音,只因音階不同,一般人聽不到罷了。也許必須有實際的體驗,才能領略到無言的聲響,才能體會無聲勝有聲的境地。因此當思想、感情上跳脫一種超現實的境界,不受外界的束縛,寫出來的詩就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詩的禪味也油然而生。佛學中的「禪境」與詩境、辭境頗有相似之處,從這樣來理解似乎就能體出,語言文字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時甚至會弄巧成拙,把本來很清楚的事物,越說越糊塗,甚至離題千里,所以「禪」,不靠語言文字,倒是要靠人去思維。

2003.11.20.  晴子上課隨意書寫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gnes0512&aid=131393

 回應文章

嗨!
一默如雷 願解如來真實究竟義
2012/10/11 14:32
讚嘆大德所得妙境,可惜非禪宗之所證。禪宗所說的"禪",是藉觀察、思維,找出有情眾生各自圓滿具足的"真如心"。若欲早日明瞭"一默如雷"之 妙法蓮花 ,敬請親近"佛教正覺同修會 成佛之道網站http://www.a202.idv.tw"

張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5/12/29 00:03

嚇自己一跳

感謝西蒙行雲Ashing的回應

讓我又發現不一樣的個人禪


每天
很認真的告訴自己
深-呼-吸
再繼續努力

AS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聽者聽雷鳴
2005/12/28 22:32

曾聽過一句:
善聽者聽雷鳴 善力者舉鴻毛
或有幾分相通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無為
2005/12/24 00:10

喜歡此句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無為即是

無語便是

...................................

無意中路過此地

祝福聖誕節快樂



西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禪境:
2005/12/23 15:22

「什麼都不想

無字,無語亦無我。」

以上~我猜的


「人是風景的轉瞬即逝的夢。」_______《收集夢的剪貼簿》

張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故意也吧!
2005/12/22 02:34

剛剛真的不小心按推薦

算啦!算我自己厚臉皮吧

本人還滿喜歡自己這篇文章

或許  我喜歡沉默的環境

聆聽眾生喧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