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初探佛理詩-以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為例
2007/10/05 15:33:58瀏覽2615|回應0|推薦22

初探佛理詩-以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為例

 

前言

蕭衍(464~549),自叔達,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被尊稱為「菩薩皇帝」,又有「佛心天子」的尊號,也是齊梁時文學家。在位48年,晚年因皇子繼承權之爭,導致內部日漸分化,終於在太清二年(548)蕭正德勾結東魏降將侯景叛亂,蕭衍被囚台城,次年餓死。其著作據《梁書.武帝紀》,蕭衍著作甚多,除學術著作之外,《隋書.經籍志》有《梁武帝集》26卷(梁32卷)、《梁武帝詩賦集》20卷、《梁武帝雜文集》9卷。唐宋以後,雖已有散佚,但在明末張溥輯錄《漢魏六朝三百家集》時,《梁武帝集》中作品的數量依舊超過許多同時文人。此外,因為大量的佛學經典創作,以本身政治地位影響著梁代的文風。

本篇報告將分為三部份初探:

一、佛「偈」演變為禪詩的背景

二、禪詩的分類

三、佛理詩的風格探討-以梁武帝十喻詩其中五首為例

 

壹、               佛「偈」的演變

 

   「偈」(Gatha),為印度文學形式的一種。形體上以三字~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字數與句式都有一定的規格;就內容而言主要以頌揚讚嘆或敷演法義之用。漢末魏晉以來,隨著印度佛經的翻譯,中國許多的僧侶、佛徒、禪者漸漸仿效這等的文學形式,將自己悟境的心情、言行、思想仿「偈」的形式表達。南北朝時,這些偈作的方式以五言四句以及五言八句的形式居多,幾乎成為初期佛偈的定格。[1]

    例如:

 「無我法皆空,死生少異同;妙心化識見,真諦在其中。」(南北朝僧偈作慧可)

直到唐宋之後,偈的演變幾乎以五、七言如律詩或絕句的形式表現,進而可知逐漸具備詩體的特色,只是內容還是維持佛學、禪學為主,顯得偈漸漸詩化。後人為了區隔,往往將以禪學、佛理為內容的五、七言詩體稱為「禪詩」。

 

貳、               禪詩的特色以及分類:以佛理詩為主要探討

 

   禪詩的特色以勸世、勸善和口語化最為顯著,內容大致上可以區分三類:一、開悟詩,著重於描述自己開悟的心境;二、啟悟詩,著重在如何開悟的學習;三、佛理詩,針對佛經中單句或是整部經典的要義抒發自己的心得,魏晉南北朝最為顯著。

    佛理詩何以在魏晉南北朝最為顯著?其原因歸納於當時佛教傳入,所採納的「格義」說理的方式與當時社會文化心態有密切的關連。魏晉六朝中國的宗教趨於成熟,不僅本土的道教得到充分的發展,連佛教都得到無法想像的普遍崇拜。宗教現象是一種歷史現象,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佛教初入中國,漢代時依附於黃老,魏晉時以「三玄」說理的方式,得到自己長足的發展。再加上君主、帝王的個人信仰,將宮廷奉佛的風潮,傳布至民間。

    東晉釋道安說:「以斯邦(中國)人老莊教行,與《方等經》兼忘相似,故因風易行也。」[2]佛學者採用「格義」的方法,也就是中國本身固有的名詞、觀念、範圍,解釋佛學經典的名詞與觀念。比方說「無在元化之前,空為眾行之始,故稱本無。」道安以此解釋的意圖非常明顯,將玄學的「無」說明佛學的「空」。

也因如此,魏晉六朝許多信仰佛教的士人、君王,往往將自己對於佛學經典的領悟以及啟發化為文字,傳達出自己個人對於境界的抒發。因為詩中明顯的提出佛家語言所使用的字詞、經典出處或是教義,因此在禪詩的區別中更突顯佛理詩的特色,以《八關齋》與《五苦詩》兩首說明。

 

八關齋詩(其三)作者支遁

 

靖一潛蓬盧,愔愔咏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睱想逸,採藥登崇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凌陂,婆娑清川石。.

 

支遁對《般若經》有深入的研究,本身又為六家七宗之一,後世輯有《支遁集》二卷。此首《八關齋》為題的詩,為晉康帝元年(343十月二十二日,支遁邀約揚州刺史何充以及他人集於吳縣土山墓下,為八關齋事。「八關齋」為晉宋時期流行的一種修行方式,即通過齋戒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纓絡、不習歌舞伎樂。支遁這首詩主要是對齋事作不同方面的描寫,第三首所表達的是眾人離去之後,作者心裡的感受。[3]

 

五苦詩 作者亡名(俗姓宋,北周南郡人)

 

   生苦

可患身為患,生將憂共生。心神恒獨苦,寵辱橫相驚。

朝光非久照,夜燭幾時明?終成一聚土,強覓千年名。

    老苦

少日欣日益,老至苦年侵。紅顏既罷艷,白髮寧久吟?

階庭唯仰杖,朝府不勝簪。甘肥與妖麗,徒有壯時心。

    病苦

拔劍平四海,橫戈卻萬夫。一朝床枕上,回轉仰人扶。

壯色隨肌減,呻吟與痛俱。綺羅雖滿目,愁眉獨向隅。

    死苦

可惜凌雲氣,忽隨朝露終。長辭白日下,讀入黃泉中。

池台既已沒,墳隴向應空。為當松柏裡,千年恒勁風。

    愛離

誰忍心中愛,分為別後思?幾時相握手?嗚咽不能辭。

雖言萬里隔,猶有望還期。如何九泉下,更無相見時!

 

佛教的四諦分別為苦、集、滅、道。而人有八苦,生、老、病、死加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首組詩將其中的五苦形象化描述,並直接宣傳佛教思想。[4]

因此可以從詩中觀察出一些端倪,魏晉六朝的詩非常的口語化、生活化,淺顯的將道理表達在文字的字裡行間,傳達著個人想傳遞的思想。

 

     叁、   佛理詩的風格探討-以梁武帝十喻詩其中五首為例

 

何為「喻」?與寓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辭源》的解釋:「有所寄託或比喻之言。……後撐先秦諸子中短篇諷諭故事為寓言,因為文體之名。」;《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提到:「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多數通常為散文體寫的簡短故事,有時也採用詩體形式,多具有諷刺、勸喻或教訓意味。」中國古代將寓言稱為「譬喻」的傳統有關是由《莊子》原義解釋,「有所寄託或比喻之言」而來。事實上寓言與譬喻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寓言指的是文體;譬喻為修辭手法。印度寓言脫離不了佛經寓言,巴利文佛經寓言,集中在《佛本生故事集》,藉由「輪回轉生」的觀念,透過動物行為的善惡、民間故事宣傳教義理,將生、老、病、死的痛苦之道,透過思考尋求解脫。[5]「十喻」中「喻」解釋為「以既知之事實,闡明未知之事理。」起源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序品》:「解了」

 

(一)幻詩

 

揮霍變三有,恍惚隨六塵。蘭園種五果,雕案出八珍。

對見不可信,熟視事非真。空生四獄想,徒勞七識神。

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

 

「三有/六塵/五果/八珍/四獄」皆是佛家詞語,「三有」一詞源於《道之三主要》的內文「…於三有樂不貪者…」;「六塵」意指色、聲、香、味、觸、法…等源自佛學文獻,而心悟且自悟。

 

(二)如炎詩

 

亂念矚長原,例見望遙恦。似江漢    ,氾濫若滄溟。

金波揚素沫,銀浪翻綠萍。遠思如可取,近至了無形。

熱緣熱惚逼,渴愛渴心生。

 

「如炎從渴愛生是彼相陰」在《維摩義記卷21》與《維摩經略疏》提起,因此在詩尾句末結論「一切由心生」。

 

(三)靈空詩

 

物情異所異,世心同所同。狀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風。迷惑三界裡,顛倒六趣中。五愛性洞遠,十相法靈沖。皆從妄所妄,無非空對空。

 

「三界/六趣/五愛/十相」、「薪遇火/草行風」在實有的俗塵社會,異皆是同,如同材薪燃火,歸結在「皆所妄所妄,無非空對空」。

 

(四)幹闥婆詩

 

靈海自己極,滄流去無邊。蜃蛤生異氣,闥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樓帶紫煙。皆從望見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幹闥婆」一詞在許多經典中皆有出現,例如《佛十地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可見此詩由經文有所感觸所書寫下的文字。

 

(五)夢詩

 

甘寢隨四坐,蓋睡依五衆。違從競分諍,美惡相戲弄。出家為上首,入世作梁棟。色以非真實,聞見結靈洞。長眠出長夜,大覺和大夢。

 

「夢詩」典故出處《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7》,其意是「一切法如幻如化」與「不如幻如化」在「長眠出長夜,大覺和大夢」體驗著。

 

肆、               結論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緣起的定義[6],簡單說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起始原因。可是往往我們都側重在『逐物流轉』的緣起看法中。「老死」都是因為「生」;除了不生,不然任何事物都脫不了「老死」;同樣的「有」-「取」-「愛」也是如此循環。佛理詩的核心同樣也具備佛法的核心,強調「法」過於籠統,從詩的語言上可以在「文義」和「意境」證明。「文義」著重在聲名句文的語言,語言文字能表達佛法,但也只能限制詮釋佛法。「意境」重點在特有的性相,由心識所知的境界。《阿含經》提到:「為終歸於滅。」歸空也是歸滅,解脫往往是從經驗出發而非來自想像,也因此佛理詩建立在此等基礎上。

    前秦 鳩摩羅什《十喻詩》曰:「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住,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7]佛理詩的意涵,離不開經典,佛理與詩的結合藉著文學形式表達著內涵意境上的開發,這也意味著佛理詩影響著唐代禪詩的蛻化,更突出深厚的生命境界與文學博大的交融性。

 

参考書目

 

1.《中國佛教百科叢書7》詩偈卷 張宏生  佛光出版社 1999年初版

2.《佛法概論》印順 著  正聞出版社1949年初版,1971年重版 ,2000年新版

3.《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尤雅姿 著 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初版

4.《六朝社會文化心態》    趙輝 著 文津出版社 1996年元月初

5.《六朝文學》六朝文化 陳安吉主編 吳功正、許伯卿 著 南京出版社 2003年十二月

6.《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陳蒲清 著 駱駝出版社 1992年初版

7.《法藏文庫》碩博士論文  中國佛教學術論點105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印行 2001年初版

8.《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5年九月

9.《六朝僧侶詩研究》羅文玲 著  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2003年初版

                        初稿寫於2006.11月

                            南華大學文學碩士班   魏晉佛學期中口頭報告



[1] 引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05》〈盛唐詩與禪〉第三章詩與禪的融合:第一節偈與禪詩,77~83頁。

[2] 引用《毘奈耶序》

[3] 引用《中國佛教百科叢書.詩偈卷》15頁。

[4] 引用《中國佛教百科叢書.詩偈卷》,27-31頁。

[5] 引用《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161-185頁。

[6] 引用《佛法概論》第十一章緣起法,147~155頁。

[7] 引用《藝文類聚卷第76卷》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gnes0512&aid=127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