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麥克阿瑟」(MacArthur,1977)
2015/11/28 22:01:20瀏覽986|回應0|推薦3

同樣是描述二次世界大戰著名軍事將領,比起珠玉在前「巴頓將軍」(Patton1970),本片導演編劇相形遜色,戰爭場面不甚有力,若非Jerry Goldsmith配樂拉開序幕,及Gregory Peck軍人扮相有一定說服力,片長逾二小時不易讓人耐心看完。

故事從1962年麥克阿瑟將軍(Gen. 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回西點軍校,以「責任、榮譽、國家」(Duty, Honor, Country.)演說期勉後輩,倒敘1942年從菲律賓撤退至澳洲練兵、19452月重返菲律賓並晉升五星上將、同年9月代表盟軍最高統帥在密蘇里號軍艦主持日本簽字投降儀式、同時負責對日駐軍及重建、19507月韓戰爆發再度領軍、19514月撤職返美、國會演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1952年參與共和黨總統初選敗給學弟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

本片優點是重要歷史場景、轉折,幾乎都有帶到,名句「I shall return.」、「跳島戰略」爭論(選攻台灣或菲律賓)、涉水登陸菲律賓Leyte島、訪問台灣見蔣中正總統及夫人宋美齡....,一路下來,事件不斷,但也就這麼平鋪直敘,歷史觀及人物思維,模糊不夠深刻,甚至莫名所以,亦無法引人。

編導當然對麥帥相當推崇,也強調軍人打仗單純求勝,政治考量延誤時機,多致姑息養奸,這樣恪守「責任、榮譽、國家」信念的人,不能像崇拜的父親參與的是較單純美國南北戰爭,來到20世紀世界大戰,美國兵力部署無法滿足南太平洋戰略,而麥帥自恃甚高又不吝展現英雄身影,在羅斯福總統時期,尚能獲得戰術肯定(但兩顆原子彈結束大戰,讓將軍無用武之地),杜魯門總統可就不能冒再次引發世界大戰危機任由將在外擴大戰場,以致韓戰是麥帥軍職最後禮讚,也是遺憾。

本片實是麥克阿瑟後期十年軍旅生涯與美國兩任總統戰略之爭,本來這樣自視過人又喜於寫下歷史的將軍,絕對讓總統緊張甚至不能容忍,但男主角Gregory Peck軍人扮相相當有型,卡其軍服、盤帽、墨鏡、麥稈、扶腰手勢,比真正麥帥好看甚多,特有溫文氣質,讓這角色儒雅多過傲氣,固守信念一以貫之。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370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