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面埋伏擒蛟龍」(Behold a Pale Horse,1964)
2015/08/02 19:48:44瀏覽933|回應0|推薦0

Gregory PeckAnthony Quinn第三次合作,兩人交集是Omar Sharif,製片兼導演Fred Zinnemann,全片拍來不很有娛樂性,但畢竟出自名家之手,自是沉穩有格調,且有Maurice Jarre1924-2009)配樂,靈巧悅耳。

影片開始,西班牙內戰結束(1936-1939),游擊隊首領Manuel ArtiguezGregory Peck),被迫棄械流亡,避居法國西南小城Pau,與祖國西班牙隔一座庇里牛斯山(Pyrénées)。

20年後,西班牙11歲小孩Paco,翻山越嶺來找Manuel,求他回西班牙San Martin,除去警長VinolasAnthony Quinn),為小孩爸爸也是Manuel昔日戰友報仇,但眼前Manuel衰老頹唐雄風不再,早拋開革命之事。

話說Vinolas,看似驕奢荒淫,但對反抗軍行蹤相當敏銳,尤其捉拿頭號戰犯Manuel20年來念茲在茲,得知Manuel母親病危住院,佈下天羅地網守株待兔。

能生出反抗軍領袖,Manuel母親怎是省油的燈,為保兒子安全,臨終前指名向神父FranciscoOmar Sharif)告解,只因這神父要去法國Loudres朝聖,途中必經Pau城,拜託他阻止Manuel回來送死。

故事大概就是在講過氣英雄Gregory Peck,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過程,靈感來自1959年短篇小說「Killing a mouse on Sunday」,導演Fred Zinnemann1907-1997)筆法運鏡,向來扎實有深度,數來名作「日正當中」(High Noon1952 )、「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修女傳」(The Nun's Story1959)、「良相佐國」(Man for all seasons1966)、「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1973)、「茱莉亞」(Julia1977),無論戰爭、宗教、時事,皆發人深省,且眾家演員經他雕琢,多有脫胎換骨光芒四射演出。

今年710日過世的Omar Sharif1932-2015因「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聞名全球,本片轉任中立神職人員,既不挺政府,也不同情游擊隊,眼睛深邃沉靜,像後來「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1965),演來不慍不火,很有氣質。

然較之上開名作,本片缺少恢弘氣勢,戲劇性及節奏感亦嫌不足,「貓捉老鼠」架構,原可呈現正反雙雄立場對峙,可惜Anthony Quinn1915-2001)演頭號反派戲很少,與Gregory Peck兩地相隔毫無交鋒,坦白說,兩人各演各的,搞不懂彼此對峙或堅持甚麼。

其實三位男明星都演得出色,甚至感覺已化身劇中人,尤其Gregory Peck彼時不過48歲,卻滿臉鬍渣,接近暮年之貌,演無神論共產黨員,不信教,也不屑神職人員,既已確認母親過世,大可不必回去送死,然為證明仍是昔日英雄,無畏生死回到革命初衷,等被亂槍擊斃,跟母親一起躺在太平間,也算同時盡了孝心,但一切榮耀歸給警長,百姓看不出端倪,英雄主義到最後,死的不明不白。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2702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