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奢華條款的訂定,表面上是為了教育卡債族,這跟卡債風暴出現時,社會尚普便認為是卡債足過度奢華的生活消費所致的看法是一致的,銀行也可藉此擺脫當初大力推銷雙卡衝業績時不當行銷手法教育客戶所帶來的爛攤子,並進而變成無辜的受害者卻將一切罪則推給這些人,而這些隱性的原因中也包括了政府主管機關將消費性借貸上限從無限制變成有限制卻未能考量到銀行暨其客戶間額度大幅提升後一下緊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只是反奢華條款若出現,依據人際關係的250法則來看,社會上的經濟活動將會急速萎縮,嚴重的話,將是很多奢華精緻產業面臨關門倒閉的命運,這又造就了更嚴重的失業問題,而吾國民眾有貸款者眾矣,一旦失業無法繳出貸款,勢必面臨財產被銀行拿去命運而成為依無所有的窮光蛋,到最後包括銀行財團在內不會有贏家出現。
所以這次卡債族的問題,嚴苛而言,銀行、政府亦難辭其咎,結果卻將所有責任推給卡債族,這也展現出台灣企業的道德暨所謂正港台灣人政府執政的水準。這對整體社會所帶來負面之影響將大於正面,是包括媒體在內的眾多人士所見忽略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