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04 04:42:00瀏覽3015|回應17|推薦82 | |
自從兒子不到五歲開始上小學的幼稚園起,學校裡每年從年頭到年尾總是有各式各樣各種名目的募款活動。這些多半是由學校家長會辦的募款活動,除了補足了教育部出資的92.5%的學校經費之外,還幫學校添購了許多硬體與軟體設備,甚至有時候還能有餘力捐助鄉下的偏遠學校。募款活動是澳洲小學生從小就習慣的生活文化;如何組織募款活動也算是學習的一部分,這點我在小學募款 Disco Party一文中也有提到。 很慚愧的,身為全職工作媽媽,我雖然都熱烈響應學校義工家長組織的募款活動,卻從來沒有親身參與義工活動。今年兒子小六,明年就要離開這上了七年的小學(幼稚園一年加小學六年)上中學了,六年級的傳統是在畢業典禮時送給母校一份紀念禮物,而組織『棉花糖義賣』則是六年級的傳統。這傳統可是一年傳一年,甚至還有一份『棉花糖義賣手冊』相傳,內容包括去哪租棉花糖機器、用什麼樣的糖和特別的食用色素做棉花糖、如何操作棉花糖的機器、使用後如何清潔機器、、、等等。去年的畢業生送的是一套供學校禮堂使用的電腦影音設備,今年的畢業生還沒有決定送什麼紀念禮物呢! 兒子班上組織棉花糖募款活動之前,向家長發出徵求義工的通知;兒子還特別要求我説如果我能抽空到他班上去幫忙做棉花糖,那就太好了。兒子説做棉花糖會很好玩,他們全班會負責接受幼稚園到六年級的預購訂單的包裝、分送各班,也會負責募款義賣當天在校園內午餐休息時間的擺攤現賣活動,義工家長只要在老師休息室臨時搭成的『棉花糖工廠』生產線上負責做棉花糖就好了。從兒子裝可愛祈求的臉上,其實我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我説:如果媽媽去當棉花糖媽咪義工,你是不是可以免費吃棉花糖啊?果然沒錯!不過,老媽我雖然有一點慚愧從來沒讓兒子感覺到媽媽到學校當義工的驕傲,但是,在工作上沒事先安排好之前,也不希望隨便答應兒子後又爽約而讓兒子失望,所以我説讓媽媽喬喬看囉! 本來是想就此搪塞兒子,逃過一劫的,沒想到幾天後接到兒子班上的家長代表和導師的求助電郵説還缺做棉花糖的義工,要家長支援,就算抽空去做一小時的義工也好;因為如果人手不夠,當天能製造的棉花糖數量不夠,就籌不到充足的預算買送給學校的紀念禮物。我想想手邊客戶的案子剛好到一段落,應該挪得出時間,於是就回電郵説我可以當一整天的義工。 當義工的那天,我按照『棉花糖義賣手冊』的説明穿了一件老舊的長衫和牛仔褲,由另一位義工媽媽現場示範如何做棉花糖:機器先開啟預熱10分鐘,開啟旋轉馬達和風扇,將特級白砂糖與食用紅色素按比例混合均勻後,倒入機器中央那根像洗衣槽內的旋轉棒中心,慢慢的旋轉棒周圍盆子裡就會開始形成像蜘蛛網一樣的絲,棉花糖媽咪就拿着一根像『仙女棒』一樣的木棒順勢把形成的糖絲捲在棒子上,待累積到一大團時,就從棒子上除去,一旁由兒子班上組成的小幫手(其實除了幫忙外,還可以順便把小塊、碎掉的棉花糖清理到肚子裡),把棉花糖裝到塑膠袋,再由另一組小幫手用機器封袋。另一組小幫手則是根據各班預訂的訂單將分裝好的棉花糖裝到大袋子中,再分送各班。老媽我接受了不到5分鐘的『職前訓練』就立即上線作業。不得不説做棉花糖真的不是想像中的容易,特別是要在5小時之內做近800袋鬆鬆軟軟的棉花糖。老媽我的心得是:做棉花糖要像仙女耍仙女棒一樣輕盈,優雅的把棉花糖捲在棒子上,才會鬆鬆軟軟。棉花糖的英文叫Fairy Floss,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沒有像仙女一樣輕盈利落的手腳或沒耐心,那棉花糖絲就捲不成團,而會結成塊積在機器盆子底。 老媽我越做越順手,後來還為其他幾位棉花糖媽咪義工做職前訓練。午餐休息時間,兒子班上的同學有負責在外場現賣棉花糖的,有在棉花糖工廠內幫忙的。因為我的參與,兒子自然成為棉花糖廠內的童工領班,發號施令,發派工作給其他同學,讓我看到平日不曾看到的一面,才覺得兒子還真像個小大人了! 棉花糖的銷路太好了,輪流上線的棉花糖媽咪做得馬不停蹄。我也搞得從頭髮、衣服到牛仔褲全都是棉花糖;還一邊捲棉花糖,一邊叫兒子吃掉我身上沾的棉花糖。兒子還把我身上沾的糖分給同學吃,同學都高興得不得了。我可是貨真價實的Sugar mummy棉花糖媽咪!﹝被棉花糖絲纏繞住的木乃伊!﹞ 那天,我沒吃午餐,光是聞那甜甜的棉花糖焦糖味就聞飽了。一天的義工工作,右手臂開始發疼,簡直把我累癱了!這讓我想起休完一年產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我坐在辦公桌前,竟然有一種休假的輕鬆感。『媽媽』這7/24工作真的是全世界要求最高的工作,一點不為過! 這次棉花糖募款活動,拜兒子班老師、同學、棉花糖媽咪義工的組織賣力和全校八百多個小朋友的共襄盛舉,一袋棉花糖2.50元,一共募得了兩千多元。下半學年,還會由另外一六年級的班按照『手冊』再辦一場棉花糖義賣,要募得五千元澳幣(15萬臺幣)送給母校一份造福學弟妹的紀念禮物,應該不成問題。哇!真的不能小看這棉花糖的魅力喔!
註:澳洲英語稱媽媽為Mum,不同於美語的Mom。澳洲學齡前小朋友稱媽咪為Mummy,與埃及木乃伊Mummy拼法相同。 ○○○●●●○○○ 母親節快樂! ● Happy Mummy's Day! 新聞: Australia is second best place for mums ﹝媽媽幸福指數國家排行榜:第一名是挪威,第二名是澳洲,接下來是冰島、瑞典、丹麥、紐西蘭、芬蘭;阿富汗的媽媽最命苦、最需要大家幫忙!﹞ |
|
( 在地生活|紐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