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21 18:20:47瀏覽589|回應1|推薦5 | |
關聖帝君、名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人。即我們所熟知的三國『關公』。因其一生忠心追隨劉備,辛苦顛沛也不改初衷、至死不渝;而其重義,受曹操恩惠,亦能不違背立場之下,湧泉以報。使其忠義形象深植人心。故台灣諸多廟宇皆有供奉『關聖帝君』、或稱『武聖』、『武財神』、『忠義大帝』…以表彰其誠信節義之精神。
關羽傳言長得是紅臉長鬚,丹鳳眼、臥蠶眉,人稱「美髯公」。幼時有受過相當的文化教育,這在那個兵荒馬亂時期算是非常難得的,由此可知關羽家境應該還不錯。關羽記憶力很好,能熟讀背誦《春秋左傳》。與諸葛孔明相同,喜歡研讀歷史,藉此引以為鏡,故我們可知關羽也是個知識份子。因其天生勇力,使他給後世的印象,偏於武將,但其實關羽仍算是有相當智識的謀臣。
關羽年輕時,因在家鄉犯了法,而逃亡至涿郡,在此遇到了劉備,並與張飛結成異姓兄弟,即為著名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雖貴為中山靖王之後,屬於皇親國戚。但無奈其命運多舛,爭戰多年,陸續依附投奔曹操、劉表之下,始終沒有自己的根據地。關羽隨之轉戰南北、顛沛流離,也從無怨言。關羽這種不畏辛苦,儘管劉備始終不得志,亦不離不棄的情操,讓劉備在發跡初期,因為有了關張,而有了堅強的左右手,及持續不餒的精神支柱。
劉備因故反曹,由關羽鎮守下邳城,代理太守的職務。爾後被曹操攻破徐州,關羽為保護劉備妻子被迫投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武藝,更欽佩其忠義之心,一心想攬之以為己用。故又是拜關羽為「偏將軍」,又賞賜許多金銀珍寶,但關羽皆不為所動,告知曹操部屬張遼:「我很感謝曹公對我所作的一切,但我受劉備之恩在先,曾發誓要同生共死,這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早晚都會離開曹公去找劉備,但我離開之前一定會立功以報答曹公的。」
官渡大戰前,袁紹派顏良攻打曹操所屬的東郡,當時袁紹大軍壓境,情況非常危急,曹操派張遼和關羽前去救援解圍,關羽到現場一見顏良的麾蓋,即策馬疾行到顏良座前,揮刀將其斬首。顏良和曹操眾兵將皆被這突然的變故所攝。關羽神力,威震三軍。曹操得知後,更想留下關羽,而上表封關羽為「漢壽廷侯」。
建安五年,關羽得知劉備的下落,即掛冠和留下其賞賜離去。曹操雖不捨,但也只有英雄惜英雄,愈加感佩關羽不為名利官位珍寶所誘,在其眼中,唯“忠”而已。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最後逃到華容道。此時關羽已遵孔明的指示,在此等候狙擊。曹操帶著所剩不多的殘兵,卻又在此遇到關羽攔路,原以為命已休矣。但關羽感念其對自己有恩,雖立場不同,可是曹操始終對關羽非常寬厚,未曾加害,所以就放了曹操一條生路。由此可見關羽「仁愛」的一面,受人恩惠,點滴必報。而曹操也可說是「慧眼識英雄」當初的珍重關羽之情,竟意外為自己留了條活路。
在稗史三國演義中,說關羽因被毒箭所傷,而需要剝肉刮骨療傷。當時,由於麻醉藥劑並未發達,名醫華陀為關羽刮骨去毒時,只見關羽還一邊與其將領把酒談歡,雖血流如柱亦能談笑自若。以現代的角度觀之,此部分應為作者想像之作。試問將軍中毒乃是何等大事?若將軍亡故將嚴重影響軍心,眾兵士擔心都來不及,如何“膽敢”在將軍治病時,在旁“談歡”?但我想作者描述此等小事,主要是要描寫關羽有很強的忍耐力和自制心。而忍耐自制相信後人對關羽一生的了解,一定很相信其擁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魄。而以關羽之能,一定也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軍穩定軍心有大的關係,故對中毒一定不會等閒識之,更遑論還有心情一邊治病一邊跟部署喝酒。作者編此故事,有點小覷關羽、小覷讀者了。
赤壁之戰後,劉備憑藉關張趙之力,趕在東吳之前,收復了江南諸郡。劉備封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獨自坐鎮荊州,荊州因其地處東吳水流上游處,戰略經濟皆緊扣東吳命脈,荊州因此也被孫權視為必奪之地。
劉備後來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鋮﹝符節及斧鋮,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與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這對關羽無疑是很大的肯定和鼓舞。
當馬超投降劉備,而受到重用時,關羽曾聽說馬超勇猛,遂寫信問諸葛亮馬超可比誰人?孔明非常了解關羽的為人,故回信:「孟起(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布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關羽看完信後非常高興,展示信給在場賓客看。我們可以從信中清楚知道孔明對各部將專長及缺點瞭若指掌,對人性的拿捏更是“絕倫逸群”。雖說關羽忠心無庸置疑,但將在外,獨守荊州這重要據點,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孔明透過信讓關羽知道劉備和孔明對他的倚重,使其更能有自信的堅守崗位,孔明其用心之深、由此可知。
赤壁戰後,孫權一直派使臣來索討荊州,還為兒子聘求關羽之女,想與之結為姻親。關羽對此十分不屑與憤慨:一來赤壁之戰是劉孫合作才打勝戰的,荊州也是劉備正正當當從劉表部下接收而來的,但孫權卻硬要說荊州是東吳的。二來聯姻部分,之前孫權將其妹嫁給劉備,卻又趁劉備外出,把她騙回東吳。這對一生守信重諾的關羽來說,對孫權的人格行徑因此感到萬分厭惡,並因此對孫權使臣羞辱罵回。而孫權索取荊州不成,聯姻又遭到拒絕侮辱,對關羽真是氣憤到極點…至此,吳蜀聯盟正式結束。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奉命攻打樊城的曹洪,曹洪派于禁、龐德為先鋒抵抗。時值八月雨季,關羽用計水淹于禁七軍,于禁大敗,龐德為關羽所殺。關羽在此所展現的,與三國時代大多武將最大不同之處,即是其除了驚人武藝外,關羽還擅用智計,當時有如此「文武雙全」的武將,就只有東吳的周瑜,曹魏的司馬懿可與之比擬。
後來孫權派呂蒙攻長沙、桂陽二郡,並圍攻零陵。東吳魯肅率軍屯守益陽,與關羽兩軍對峙時,邀關羽談判。關羽將隨行隊停於百步之外,只帶二三隨從單刀赴會。魯肅見關羽大義凜然、不卑不抗,對東吳大軍視若無睹。原本想趁機暗殺他,卻又攝於關羽威武,最後談判破裂,只能讓關羽全身而退。關羽之威嚴,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大敗曹洪後,軍威正盛。趁勢率軍繼續北上進攻,直取曹操所在許都,曹操嚇得欲遷都以避其鋒。司馬懿建議曹操聯合孫權,從關羽背後偷襲。孫權早有此預謀,派呂蒙做許多相關準備工作。十月東吳派兵進攻江陵,並遣使告知曹操其戰略,請曹操嚴守其機密。曹操接受謀臣建議,將東吳規劃以飛箭告知關羽,欲見蜀吳相爭,曹魏坐收漁翁之利。關羽因怕其有詐,因而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關羽部署南郡太守糜芳、部將傅士仁被孫權用計誘降。關羽圍樊城、襄陽後,通知蜀將孟達、劉封出兵相助,他們皆以剛收復上庸、西城不久,人心未穩為由,拒絕出兵。關羽就在前有魏吳聯盟、後無援軍、兵盡糧絕的情況下,急速潰敗。
關羽最後只帶少數隨從向蜀後方上庸方向撤退。他們日以繼夜的趕路,口渴腸飢、疲累非常,但命運還是不給關羽機會,在臨沮被吳將馬忠捉到斬殺,死時約五十六歲。關羽傳奇忠義一生、盡歸黃土。
觀關羽在世所為,忠義護主。其惡小人、斬奸雄的形象常為後人所稱頌。雖然其大義失荊州有許多因素造成,也讓他枉死、蜀失荊州更失大將…但都不影響關羽「無愧」的一生。
後人為感念關羽忠義,三國時謚封「壯繆侯」,宋封「武安王」,明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乾隆改其謚為「忠義」,亦稱「關帝」、「關聖」…。歷代也有很多廟宇供奉關羽,尊其為「關聖帝君」。關羽也是唯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其香火鼎盛,為民間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這在其他三國英雄來說,沒有人可以與之相比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永遠淘不走的,是英雄在世的所作所為,及對後世產生的影響,關羽終其一生,為忠為義,夙昔典型,已深植在所有人的心中了。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