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20 20:46:44瀏覽1306|回應0|推薦3 | |
作者:莫言 出版社:麥田 出於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好奇,我借了這本書來翻翻。 就結構而言,作者自己分成了「鳳頭」、「豬肚」、「豹尾」三個部份(如此命名自己的作品該說是有氣魄還是真囂張呢)。頭尾皆為書中角色的各自陳述所見所聞所感受所期望,中段則是以客觀角度講解每個人經歷過的種種,造成目前的景況。 一開始便感受到角色關係的糾纏不清,至看之下自己似乎闖入了一個正上演到一半的戲台,掙扎著想要弄清楚情況。直到美豔的眉娘、冷酷的趙甲、呆愣的小甲、矛盾的錢丁各自表述之後,才知道故事演到了何處。當中部的細節塞滿前文留下的孔隙之後,便可以好好享用剩下的結尾大戲。 一開始不太習慣作者的用字習慣、段落少有切分的密麻字句,但看得順了之後便能進入作者創造的奇妙世界。作者自序和後記都相當有趣,不過還是建議看完書再看,以免壞了驚喜、有了成見,書中的描述便全都變得不單純了。 這是一個關於聲音的故事,作者如是說。這也是個關於酷刑的故事,看書名便知道。無論是角色們傾訴的聲音語氣、受刑者的叫罵和體肉發出的聲響、貓調戲子們的咪嗚歌唱,以及鐵路、德國人、槍砲等等,充滿了我們不太熟悉的、想要窺探的聲音。 書中的情感交錯複雜,親情、愛情、友情、同胞之情、家國之情,想要達到高遠目標的熱情,每個人心中深切的欲望,化為各種各樣的怪形怪狀,癡傻的小甲看破眾人外表下的真心,感到恐懼害怕,情願自己什麼也看不清,讓人用皮肉裝扮繼續欺騙他的眼睛。為了愛情拋棄羞恥的眉娘、為了國家以及自身欲望的劊子手趙甲、失去妻兒憤而加入義和團殺德人的孫丙,以及在對國家忠誠、對人民照顧和對愛人順服之間擺盪不定的錢丁,他們或許阻礙、或許推動的彼此的前進,到了最終誰也不是贏家。 「酷刑」應該是讀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其中對殺頭、腰斬、凌遲、檀香刑的詳細描述,或許令人感到不適,或許也讓某些想要一窺究竟的讀者滿足了好奇心。 趙甲是個很特殊的人物,他是時代下的產物,肯定著自我的存在意義,在冷酷的外表之下亦有著火熱的心、嗜血的心、殺人的心。他是個殺人魔,不把受刑人當人看,為了到達完美行刑的目的,為了在歷史上留名。讀者或許會譴責這樣的人物,但是書中描述的卻是一種巧妙的平衡觀點。高超技巧的劊子手、資質甚佳的受刑人、配合度高的觀眾之間的彼此協助,才能達到完美的結果。 為什麼要公開處刑呢?為了讓人學得犯罪的下場會是如何以減低犯罪率,同時提供血淋淋的殘酷娛樂。人其實是殘酷的,在事不關己的時候毫無節制地嘲笑、譏諷他人,報紙上常有對他人的遭遇下標題的新聞,讀者或許鼻子一哼,批評個幾句便以為自己對於社會大眾的生活瞭若指掌,關心的國家大事和社會動態,豈不是太好笑了嗎? 我們看到的脫序、邊緣故事,或許源自於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待到偏頗歪曲而至無法扭轉的時候才開始責罵、詬病。凡事都有前因後果,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而我們應該試圖理解其中的組成,才有辦法找出問題的癥結。假如只是一味的反對而不提出意見改變,那與盲從看戲的人們又有什麼差別呢?人不可能超脫於社會之外,所以當不合理的事情發生,每個人都可能是幫凶。 這是一本精彩的書,可能要多花點耐心閱讀,不過從中所能獲得的絕對不會讓人吃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