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宮本武藏與武士道
2009/08/30 00:25:17瀏覽4651|回應14|推薦142


宮本武藏與武士道


「正在用餐的武藏,精準的用筷子夾住飛來騷擾的蒼蠅,看得前來鬧事的浪人目瞪口呆,落荒而逃............」這一幕是我早年看這部片子的唯一記憶。

DVD之賜,最近我又重温舊夢,消失的記憶又鮮活起來。想細說從頭,唯恐落落長,就長話短說,只提三個情節。

先說武藏的愛情觀。武藏和好友又八一同去參軍,又八在回鄉途中受傷,被母女兩人救回養病,竟陷入了温柔鄉裡,把在家鄉等他的未婚妻通子拋棄了。武藏看在眼裡,對通子由同情而生愛憐,但始終將愛慕之情藏於心中,又唯恐漂泊的武士生涯無法讓通子幸福,即使通子表明以身相許,仍不為所動。至於多位女子對他的傾慕甚至於投懷送抱,或由愛生恨,他都無動於衷。他與通子的結局如何,在完結篇裡有很精彩的描述。

其次是改變武藏命運的救命恩人澤庵大師。武藏因斬殺官兵多人而被官方驅使村民追捕,澤庵得知武藏為人善良,乃與官方商定由其處理武藏。大師上山捉武藏,通子隨行,在荒郊山野的夜晚,大師升火炊煑,通子吹笛,笛聲吸引了武藏過來一吐怨氣,大師䁱以大義,先誘降以五花大綁示衆並吊在大樹上以示懲罰,後來又將武藏置於藏經閣中,逼廹武藏熟讀經書,讓他脫胎換骨,變成一位亦儒亦俠、文武雙全的武士。

當然重頭戲是武藏的決鬥生涯。所謂劍道即俠道,不磨武士刀,只磨武士魂。這兩場決鬥驚心動魄:

第一場是在京都一乘寺,和名門吉崗武館教頭清十郎的生死對決。先是武館施展小人計謀,以80人對1人追殺武藏,武藏經過一場奮戰,選擇遁走為上策,却在此時碰上清十郎要求對決。經過修行磨練的武藏,劍道已登峰造極,刀劍齊飛,出神入化,勝敗已不言可宣,但最後他却刀下留人。

最精彩的自然是在嚴流島與佐佐木小次郎的世紀決鬥了。小次郎可非等閒之輩,人長得俊帥,有青輕武士美稱,當時已是將軍府的教頭,靠著必殺絕技「燕子翻身」戰無不勝,但却一心一意要打敗宮本武藏以揚名天下。

兩人都有未婚妻在家等候,兩個女人都為自己心愛的人担憂受怕。小次郎對光子說﹕「我不需要妳為我祈禱,我要了無牽掛的去決鬥。」武藏對通子說﹕「武士的妻子應該笑著送丈夫出征」。只是決鬥的結果必然有一位女人註定要嚎啕大哭,這種決鬥,現在看來是太殘忍了。

對決時刻到了,在海邊,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人慢慢走近,天空一片紅灰色,旭日東出的太陽照得刀劍閃閃發光,經過一陣陣的刀光劍影,突然一個人慢慢倒了下去,另一個人額角也滲出血漬,他一步一步的趨前探視。旁觀者說﹕「真是精彩」他沉靜的回應﹕「他是我從未遇過的强敵」轉身坐回小舟,他終於流下了英雄淚------

這部當年獲奥斯卡最佳外語片榮譽獎的電影,三船敏郎演活了武藏,他主演的電影無數,印象中「山本五十六」也甚膾炙人口。而他演武藏之後,讓他真正成為日本的第一男子漢。

傳統的日本武士,遵從武士道精神(簡稱武士道),這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忠於主君、尊敬祖先、平靜、沉著、不畏死、尊重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够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就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

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築波大學的中興大學教授林景淵博士是一位日本通,他以武士道為專題寫了「武士道與日本傳統精神」一書(19908月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出版),他強調,武士最注重道德和使命感,從12世紀到19世紀近700年間,日本的統治階層幾乎都是武士,他們講求忠誠、武勇、名譽、嚴守紀律、樸素有禮、以及凡事正經神聖、劍及履及的傳統精神,正是促成日本現代化的重要因素。

可惜19世紀末的日本轉為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侵略成性,殘暴的燒殺擄掠加諸鄰近的中國和台灣,真是歷史的大不幸。

但願今日日本,能重現武士道精神,讓滿街都是宮本武藏的化身,如此說不定能挽救今世道統淪喪離經叛道的亂象。

                                
                                                               
2009.08.30.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1288&aid=327052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林景淵教授的觀點‧‧‧
2011/08/11 14:55
宮本武藏的故事,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可能很難談出一個道理來,不過,關於林景淵先生的觀點,泥人讀過有些意見,似乎缺乏整體的掌握,以致於簡直成為日本右派的傳聲筒了‧‧‧〈不知他真是博士嗎?〉

就所知,「武士道」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武士史觀」,學者研究怎能只談傳奇性很重的「武士道」,卻掠過了這些歷史與文化的真實背景?

武士史觀最著名的大作是賴山陽的「日本外史」,由源氏前記直講到德川時代,合理化了武家政治,幕府下勀上,壓制皇室的起源,這是日本武士下勀上,無人能扭轉的傳統背景;該書有中文木刻本,台北廣文書局影印發行。

大家都有興趣的話,建議可以找來讀讀看。

此外,林教授的大作中,為「武士道」開脫, 沒有提出論證,只是說「切捨御免」是「有待商榷」的說法(頁189);其實,武士道的 「切捨御免」作為一個事實,可見於文化人類學者潘乃德著名 的《菊花與劍》一書,桂冠圖書公司民國68年四版黃道琳譯,謂 「對武
士無禮,或對上級不敬的庶民,可在當場斬決」。筆者依德川幕府初期能有 「武夫夜間持刀至路口殺往來 行人」(當時謂之 「迂切」,的情形。見於余又蓀著,《日本史》,第三冊, 頁468,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5年初版。);並且在日本大正14年初版發行,昭和14年新訂520版發行的《廣辭林》(金澤庄三郎編纂, 東京株式會社三省堂發行。)中的 「切捨御免」詞下,也確有 「德川時代之時,武士對於無禮的町人、百姓乃至於賤民的格殺是受默許的」的 解說。因而,顯屬史實,怎可開脫。

至於,宮本武藏,個人以為可以注意的,是日本大眾文學中對武士傾向暴行之描述:如著名小說家柴田鍊三即在其名著《決鬥者宮本武藏》裡,竟杜撰這位大俠童年時,如何親見其父被挑戰者所砍殺;母親隨之被挑戰者姦死;然後該挑戰者竟收養了對手的遺孤,大俠是如此長大的── 這大約也是外國作家很難想像的殘忍構思──其實, 在這位大俠已知的身世中並沒有這一段。另外,在地位上或許更高的小說家吉川英治的傑作 《宮本武藏》中,則明顯地為小說主角設計下殺人的理由──作為大俠屠殺奈良地區大批浪人的場景與行動的辯解 (上 冊,博聞堂出版,頁181~190)。對於外國讀者而言,實在不能不懷疑設計該屠殺場景之必要性。或許這樣的暢銷大眾小說加上日本 「文明開化」論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氏,為日軍的旅順大屠殺〈含婦女兒童〉六萬非戰鬥員後,所辯解的 「本來支那人嘴巴說信義,實際上不信不義而不以為恥,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不可以當普通人來看待的人民 呀!」「今後對這種情況,應不客氣地進行殺戮,余敢斷言毫無差錯」都正表現了日本通俗文化中所謂 「武士道」的一種極致 (理論上武士道的 完美歌頌可見於前引林著及著名的 《武士道》一書,新渡戶稻造著,蘇癸珍譯,協志工業1982年初版;另,前衛出版社有李登輝新譯本〉

由此頗異常的部分觀之,作為它的鄰邦,實在是一不幸的遭遇。

泥土敬白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11-08-12 20:06 回覆:

謝謝泥土兄提出這些日本武士道的論點,

林教授這本「武士道與日本傳統精神」我只大略讀過,並沒深入研究。

在下剛好和林教授熟識,他是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作甚豐。

宮本武藏的故事家喻戶曉,加些神話傳奇在所難免,

中日台的恩怨情仇一言難盡呀。


ez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武士道
2009/09/11 04:19

當磨魂變成磨刀時

武士已無"道"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11 09:47 回覆:

所以高明的師傳會說﹕「只磨武士魂,不磨武士刀」

武士的傳說,也是一則美麗的故事。


盹龜雞~ 五月21 22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武士道
2009/09/08 13:38

宮本武藏武士道的修練很像是給武士上了文人(接近儒家)的課, 加強內心的定與靜, 補足陽剛所欠缺的陰柔, 更加好的是,他的恩師給他靈性空間的引導. 這有點像太極拳推手訓練, 要不懼怕 ,在兩方倗手較量時, 黏連相隨, 補捉對方的來力大小 , 意圖的方位,施予化解, 或找破綻順其力反推驅敵. 這些細微的感覺是在死練太極拳 (更不用說外家拳了)學不到的.

我比較以為日本的明治維新是脫離受積弱不振的中國影響, 接受工業革命後的歐美文明洗禮後的奮發 (日文的文法上, 略可以看到受拉丁文字根 字尾 文法上的影響); 可惜我們雖然接受西洋文明早~ 馬可波羅 利馬竇...明朝的理學還很強的, 戰亂,改朝換代, 加上宮廷鬥爭, 中斷了科學的傳承. 逃避多年,清末留洋學生雖然帶回來科學知識,想要營建船堅砲利, 已是差日本一大截.

最讚佩日本的是, 他們將文化溶入生活中, 將傳統尊榮的傳下去, 即使上班族節奏很快, 也沒有拋棄傳統的緩慢寬廣, 和自我修持. 謙和努力的學習, 鼓勵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創意, 竭誠將小事做到最好, 沒有豐富的內在養份, 怎麼能如此堅持 ?

至於武士道, 因為日本也有孔廟尊崇孔子, 我相信受儒家的影響. 雖然有日本的悲壯美學 ( 知恥到以切腹明志的勇氣), 在忍者漸逝 武德不彰後, 武士道的風骨也漸漸弱了吧.

雖說人心不古, 兩邊的環境是一樣的, 沉靜有序,重視傳統的日本還是令人尊敬的.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8 19:52 回覆:

您的見解,令人折服。

想不到「宮本武藏與武士道」會引起格友如此精彩的回應,武藏能脫胎換骨亦儒亦俠歸功於澤奄大師,大師真是用心良苦。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不再鎖國,以開放的態度吸取西方文明,國力由弱轉強,終於超越中國,甲午之戰就打敗了滿清。而當時的滿清,正如您所說的,宮廷鬪爭,李鴻章把海軍軍備的經費移做慈禧的生日献禮修建頤和園去了,無怪劉公島海戰,全軍覆歿,結果賠上了台灣。

多次到日本旅遊,不得不佩服他們各方面的現代化,在亞洲無人能出其右。

日本武士的悲壯切腹,有公開儀式和見證人,三島由紀夫於1970.11.25.切腹,應該是後無來者了。


響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荷蘭人
2009/09/05 21:29

有一說佐佐木小次朗是荷蘭人

所以他高頭大馬紅髮碧眼

腳高手長又使長劍

任你武功有多強近不了身也無用

所以武藏只能

腳踏礁石彌補身高.手使船槳彌補手劍長度之不足

借旭日耀小次朗之眼

縱身躍下礁石由上而下

一擊得手..智取強敵

英雄淚下.勝之非武也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6 18:16 回覆:
想不到您對佐佐木小次郎如此有研究,給了我一個出乎意料也是蠻合理的答案。

心情出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真精采
2009/09/05 15:03

我看的是連續劇的宮本武藏, 也很不錯呢!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6 18:12 回覆:
連續劇更能吸引觀眾的心,「且待下集分解」必然更有魅力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決鬥者宮本武藏
2009/09/04 05:36

唸大學時嗜讀柴田練三郎的「決鬥者宮本武藏」,深為作者高段的文筆迷戀不已。雖然那只是一本翻譯小說,就我個人而言,柴田練三郎的武俠無人能出其右,連金庸也要差他一截。

中日文化的近似性與差異性也使得這本武俠精彩絕倫。臺灣人對日本自不陌生。他們特有的菊花與劍,笛聲、飄雪、寺院、僧人,在在都使武俠場景益形淒美、肅殺。

最後斬殺巖流佐佐木小次郎那段更是全書的精華。我相信柴田練三郎是有受到三國演義影響的。這本書遠勝電影太多,不在話下。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4 09:28 回覆:

把小說變成電影,就要看編劇和導演的功力。有段時期,也是非常着迷於各類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更是迷人,可惜您提的這本小說我還沒緣閱讀。

年歲漸增,愛看電影更甚於小說,「宮本武藏」這部電影(分三集)的確值得欣賞。


金雀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今無儒無俠亦無德
2009/09/03 12:17

當人的生命意義

轉檔以錢財為要

則一切將為其次

儒俠道義將何在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4 10:19 回覆:

說的也是

不禁讓我們懷念古老的年代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09/09/02 21:54

在這 兔子又長知識了  原本就不太熟悉 經您這篇文 及夜風樓主大哥的解析

又多了層認識 感謝您

兔子謝謝您來訪和應 晚回覆了 還望諒解

祝福您 順心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3 20:37 回覆:

謝謝您欣賞此文,剛被您的網路情人嚇到,虛擬世界,那來情人?

聰明的兔子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有感
2009/09/02 09:23

宮本武藏的禪定功夫了得

他在 "動中練靜"

由於心的 "靜定" 

故能感知對手的 "起心動念" 生起的 "劍氣"

從而觀知下一招劍法的 "破綻" 

所以致勝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3 19:59 回覆:
其實,我們對劍道是門外漢,您的分析還頗有道理呢!

夜風樓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武士道
2009/09/01 00:17

日本是一般百性沒有姓 武士一直有姓 武士事家中一代傳一代 除練武還要讀書 而一般百姓不一定要讀書 武士相當我國周朝的士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所以統制者由武士出身是自然 而明治維新以後人人要當兵 當了兵就以為自己是武士 走路有風卻少讀了武士必讀的經書 到東亞各地的皇軍給人應像不佳 也都是這種兵武士 明治維新 廢籓置縣 失去領地的籓主世族 以對外發展提高自己地位

成為軍閥 導至亡國之惑  

一畝桑田(abc1288) 於 2009-09-01 16:18 回覆:

分析得非常透徹,敬佩敬佩!

明治維新以後不久,日本由鎖國轉為開放,國力由弱趨强,甲午戰爭就打敗中國,台灣從此也改變了命運------

二戰日本被打敗了,但他們很快復甦,有人就認為與他們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有關。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