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05 10:17:04瀏覽573|回應0|推薦4 | |
今日在法國新聞台上看了一則有關倫敦和巴黎麻雀因為殺蟲劑濫用而數量減少的研究報導。看完報導,心中有種台灣人命不如西歐麻雀的感慨! 該研究大致上是針對西歐飛禽數量減少進行調查,隨著土地開發、農藥使用及人類對部份「有害」動植物採取的獵殺或剷除行為,西歐飛禽的數量因食物鍊中族群消失,覓食困難致難以生存,數量大幅減少是意料中的結果;但研究中意外發現,現代化城市中的麻雀數量也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若依常識判斷,麻雀在城市中較無覓食困難的問題,因為城市隨處可見的「垃圾」即可化身為麻雀的美食,但無斷糧之虞的雀族為何數量也驟然減少呢?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麻雀數量減少的原因是其覓食來源由昆蟲轉變為人類食物,雖然肚子填飽,但卻因食物轉變致其生育力嚴重受影響,研究雖是朝建議減少殺蟲劑的使用為結論,但筆者心中卻有了另一個疑問:麻雀生育力下降,其真正的原因究竟是缺乏昆蟲的某種特別成份,抑或吃了人類剩餘的食物所致? 如果昆蟲真對麻雀的生育力有正面助益,那就提供了另一值得大力研究的主題,但這不在筆者的考量範圍;筆者真正懷疑的是人類食物中的成份才是麻雀繁殖力大幅衰退的禍首!雖然該研究未對人類食物對生育力的影響力作進一步研究,但其長期追蹤禽鳥生態的精神卻值得佩服。反觀國內學術單位不但缺乏如此執著的研究精神,更有甚者是受制於財團大企業的捐助與否而不敢在研究議是上保持中立的態度,以日月光排污案為例,檢調單位就因缺乏有力的研究數據而被法院以罪證不足而無法對犯罪企業予以重罰,其背後的原因是沒有學術單位願意出面提供污染的真正數據。 看完西歐這段研究報導,筆者只有一種很鳥的失落感,我寧可化身為西歐的一隻麻雀,也不想在台灣過著沒有尊嚴,吃飼料油、餿水油的日子。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