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節的禮物
2010/05/10 12:20:49瀏覽307|回應0|推薦2
 

五月九日是今年度的母親節,全世界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特別表達對母親的敬意與謝意。

當年訂定每年五月的第二個主日為母親節,既是從教會裡發起的,教會當然看重母親節;所以在大部份的教會裡,都會在這一天為辛勞一整年的母親們,預備特別的節目與禮物。

我因為經常到各地各方的教會講道的關係,也總會在這一天收到一些不同的教會所預備的形形色色的給母親們的禮物,今年也不例外。

然而,今夜(201005100127)我卻為這些禮物有感而發。

人的一生當中,應該會收到許多的禮物;當然,也應該會送出許多的禮物。收到禮物時,你總會發現有些送禮者的巧思與貼心;所以,當你要送出禮物時,也就會開始花些巧思,並盡可能的為對方想像,什麼樣的禮物是適合的。

不過,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也有可能會弄巧成拙。

比如說,當我們過度貼心的想到對方的身份、地位,想到如何讓所送的禮物是比較實用的,有時有可能反而會讓所送的禮物是把對方標籤化(stigma),反而會讓對方不是很舒服。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的母親過了中年以後,你要送她禮物時,你可能不再是送她衣服,而是送她保養品、化妝品,甚至是健康保健食品,這是你的美意,但母親收到時也很容易有一份感慨,從她所收到的禮物她已經知道:自己老了。(即使你還是送她衣服,但你買的衣服是越來越適合老人家穿的,是寬大大的,是沒腰身的,所以也同樣會傳遞這樣的訊息:她已經老了,連身材都走樣了)

Stigma起源自希臘文,原本的意思是『烙印』。在古代希臘,刺青或是烙印是專用在牛隻和奴隸身上,這些都是當時的貴族所認定的低等物品。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Goffman)在1963年發表對於身體殘缺和障礙者受到歧視行為的看法,他使用了「Stigma」這個字的概念來作解釋。

他的用意和我們送禮有些相似。他的意思是說,我們有很多法令或政策原意是想幫助身體殘缺和障礙者,可是,實際上卻反而可能更讓身體殘缺和障礙者被污名化、被貼標籤,感受到更大的歧視。從那之後許多國家的社會福利政策因此而改弦更張,操作變得更細膩。

再回到母親節的禮物這個話題上來說明,我們要送母親禮物,通常會想到母親是何等勤儉持家,所以通常會想送母親實際需要的,甚至是希望所送的禮物可以減輕她的操勞;但是,如果你因而送她一部電動縫衣機、吸塵器等等,那恐怕只會讓母親更難過,原來在你心目中,母親就是註定來幹活的,原來母親的宿命是如此──她可能會感到被定型了,被貼了標籤,而不會很快樂。

其實,父親節如要送禮,意思也一樣。假使你送父親的是一部電動刮鬍刀,這完全沒有問題,從最年輕到最年長的父親,這一生大概每一天都需要用到刮鬍刀;但是,如果你送他的是厚重的外套、圍巾或手套、甚至是厚襪子、毛線帽等等,這就會有:『他已經老了』、『開始怕冷了』的聯想,所以除非他真的已經很老了,否則可能不是很適合。(即使你真的知道父親需要,也不適合在父親節送此禮物,他可以自己買,或是由你的母親買給他,若是由你買,多半會讓他更感慨)。
所以,今夜,我為送禮這樣的問題沉思良久,送人禮物看是件好事,但有時候卻不見得能帶來好的結果,其中還真有很大的學問呢!(希望森林/www.seewant.org/2010.5.10清晨李良達寫於台北)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aron0413&aid=401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