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出家人對佛的實踐之我見
2008/04/23 21:11:06瀏覽797|回應0|推薦3

我一向熱衷探討宗教、信仰、哲學,大概對探討事物本質有一點吹毛求疵的性格,但我並不是那種對答案相當執著的人,我只要求一個解釋,一個讓人心平氣和的解釋,而我能沈浸在那樣被解釋的世界,甚至可以很安然自在。

當然,有時有些不是文字或是言語可以形容的,而是一種感受與領悟。如果非要有一個比喻來形容我的理想,那大概就像是佛家給人的安寧那樣。

最近我瞭解佛家思想跟起源,開始明白我之所以對它有一股距離感,大概是它帶有太深的出世與厭世思想。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以前小時候我看到和尚跟乞丐在同一個街上乞討,我很猶豫我要施捨給誰,一個是身體殘疾的人士,一個是剃度出家的和尚,兩人手上都拿著一個缽。我母親對社會各種人事物一向提防,她告訴我,那些人都是騙子或是被金光黨利用。我那時很矛盾,施捨同情與助紂為虐好像站在一陣線上,你沒辦法看清楚你的行為是否明智,也看不清他們的心態。所以後來,我沒再捐獻過,對於我不明白的事情,我選擇錯過,我寧可選些我明白來龍去脈或比較光明磊落的事情去幫助。

另一點是,對於出家人的化緣,我也不明白。以前我看電視電影,他們的化緣,是去人家家裡討飯來吃,怎現在變成要現金呢?後來我看了關於佛教的書籍,佛陀那時代,確實是去討飯,並且限定每一次討飯不超過十家。也許我們會說,時代不同了,現在講求「衛生」,但是我仍然對於這種行為感到不愉快。我看到很多人辛苦賺錢,甚至滿身疲憊的勞動身體,但是一部份的出家人或是騙子,經常利用出家人身份作這種好逸惡勞的事情。我對宗教有個人的看法,我認為修行本身不是應該被拿來奉養的,如果個人選擇遠離紅俗的修行,那他應該在山上自力更生,摘些野菜來吃,或是在海邊行釣(不過出家人吃素)。既然他要脫離社會求獨自修行,為何還要依附社會、乞討錢財求生呢?

有時,我甚至感受到,有一些人選擇出家,是在逃避社會,他們不能適應社會,利用修行來自我躲避。我相信佛陀當初的思想與行為,真正要落實是很困難的。
不同國家的佛教文化都有差異,大乘、小乘、密宗等等,也跟社會的道德價值觀緊緊密合。台灣很講求施捨,富人如果不適當捐獻,留取過多就是給人有不義之財的觀感(伊斯蘭教更是直接把捐獻當常識了,甚至是法律一部份)

但我認為,行善,不是完全靠具體的施捨來衡量;修行,也不是一種身份上的特權(既有清高的名聲、又不用去面對社會給予的生活壓力),而是行的自在。所謂的求解脫,不管是選擇求個人解脫或是選擇度化眾人、犧牲奉獻,那都是一種選擇,我們給予尊重,但是他們在生活能力上也應當自強。

我相當不贊成利用宗教捐獻去作過多的「侍奉」、「興廟宇」、「儀式」等等,這都違背人要從宗教中求解脫煩惱、求心安的目的。為何人要辛苦賺錢去奉養那些不會料理自己生活的某些出家人呢?我認為在現代社會,出家人修行也應當從事勞動身體求取適當報酬的工作(當然我知道很多僧尼是這樣的),利用念經、行善、講課、心理輔導等等。這是一種交易行為,合理性的,如果真的講隨緣,誰的日子可以好好過下去,銀行如何進行,價格如何公平呢?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給予宗教上一種支出上的依據,才不會有那麼多人利用宗教去斂財。隨心,心只會更貪。

我十分尊重肉體精神都可以自立自強這樣的出家人。讓出家人作真正更有建設的事情,而不是拿錢去供養他們,倘若有些出家人要堅守「出世主義」,不碰任何俗事,那就要自立自強,不該成為依附社會供養的修行者。

也許佛教的出世主義卻又意圖拯救世人,這種彼此衝突的思想,令我感到矛盾與難理解,對我而言,除了所謂出家的那些「專業修行人」外,更多信眾是依附在社會組織底下,為生活汲汲營營的小老百姓。他們生活很辛苦,卻又要花錢去買信仰、買心安,既無法真正從佛理得解脫,又得花費更多心力去求取信仰。

而出家人也是人生父母養,有時候,他們的家人有難或無力更生,出家人和所謂家庭關係根本不可能完全脫離或真正解脫。這也是我對出家人「出世」的理想,所保留懷疑的一部份。因為宗教真正影響人的除了道德觀,就是修行的制度、儀式與戒律,最後總是變成重視宗教形式居多,真正去參透佛理、行菩提心與做事的,反而鮮少。

現在台灣的佛教文化已經演變成相當多元,我理解到或許人就是因為不是這麼完美,人對佛的解釋也不一樣,才會在制度上、文化上有這麼大的差異。甚至因為
為了讓宗教可以在異地生存,並融合當地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讓人更便利),而讓佛教本身的內容變得複雜,人與佛教間的關係,態度也變得曖昧、矛盾與衝突,摻雜許許多多人事上、政治上、繼承上的利益糾葛。

佛還是當初的佛,只是因人而異。

既然是一種哲理,便需要不停思索與實踐。

以上並不是我刻意要批評出家人,而是我對這樣一個制度和文化,提出懷疑。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90932&aid=180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