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2/31 12:19:53瀏覽705|回應0|推薦1 | |
台灣之中混雜著1949年遷台的外省人,但是台灣人對這群外省人骨子裡的民族本性了解多少呢?相信在國府的白色恐怖之下,大多數台灣人都不敢去接觸這問題,實際上,素質遠較遷台國府人員高的台灣人民,本來也不會去在意這群外來移民是哪一血族。遺憾的是,台灣人為此受害長達數百年,如果還搞不清楚,往後只怕還有幾百年的痛苦要承受‧‧‧ 1949年遷台的外省人,其實包含有大多數滿蒙等遊牧民族的後裔,反而沒有多少真正的華夏漢人。滿蒙等遊牧民族性與從華夏諸國與蠻夷韃擄的區別來觀察,有極大差別。 比如說,華夏北方遊牧民族包含蒙古,滿州〈前身女真、肅慎〉,吐蕃等等,他們有沒有引進華夏文化,仿製華夏典章文物?他們與華夏是幾百年近鄰,為什麼就不願仰慕中華文化,向中原王朝大方進貢? 可是朝鮮、日本等國就會仰慕中華文化,跨海向中原王朝朝貢?有沒有人想過,這是為什麼? 其實人類多少會有民族性,會以為自己民族是最優秀的,是不會輕易向別個民族學習的,這一點不論是華夏諸部落,華夏北方遊牧民族,或是日本,朝鮮,越南也都一樣。但是日本,朝鮮,越南就肯向中原地區王朝朝貢,搞大化革新,抄襲模仿漢族王朝的文化。 這不禁讓人省思,難道日本,朝鮮,越南就沒有自己民族性嗎?為什麼日本,朝鮮,越南可以,獨獨中國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就不可以像日本一樣,抄襲模仿以及仰慕中華文化? 大部分學者的解釋都不能解釋這一點,只好沒頭沒腦的掰出一句「因為中華文化很優秀」云云的,來解釋這一點。從歷史觀察,中華文化再優秀,北方遊牧民族還不是照樣把漢人給剃髮易服,通通弄垮,不會吝惜嗎?。比如滿族弄垮漢族火器技術,有表現出吝惜愧疚嗎?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不同異族的心裡,便存在有不同的哲學與民族價值,在這方面,北方遊牧民族蹂躪中土的歷史血跡斑斑,滿族也並非第一個如此糟蹋漢族文化的北方民族。 所以說,滿蒙等北方遊牧民族與越南,日本,朝鮮等國對待漢族文化,必然存在一項根本性的差異,才會造成兩邊民族對中原漢族的態度,差異如此之大。那個差異到底是什麼呢? 那個差異就是因為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有很多華夏移民。幾千幾百年來,這些華夏移民不斷離鄉背井,遠赴日本朝鮮與越南等國,與當地住民結婚生子,繁衍子孫,另建新國。 對這些移往海外的華夏移民來說,「中原文化」一直都是最優秀的,「祖宗」是最棒的,這沒甚麼道理可言,就是仰慕故鄉風土文明,如果事業有成,一定要找機會回國「朝貢」,藉機多搜刮一些「故鄉文化」移回定居之國,幾千幾百年來都是這樣,這就是日本、朝鮮、越南等國,與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漢族王朝關係的不同。 就因為這點不同,所以中華文化才能擴散到東亞諸國,但不會擴散到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人的血源,種族,文化基本就是不同,他們對中原王朝多半是軍事欺壓,很少去接納華夏移民。所以他們不會有華夏民外國的那種複雜感情,所以這些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這種外族朝貢,會認為那根本就是恥辱,更別提會去仰慕中華文化。 所以視唐宋為同族的日本當然可以對"唐宋"朝貢,但絕不肯對元蒙「異族」稱臣。日本也會認為「韃靼不配稱中華」,這就像遊牧民族絕不輕易對中國低頭的道理一樣。因為日本,朝鮮與中原漢族就有這樣一層,可追朔到幾千幾百年以前的,同一民族的關聯。 那麼台灣與上面這種現象又有甚麼關聯呢? 由於1949年國府遷台,使得台灣被迫接受一大批鄙視漢文化的滿蒙等北方遊牧民族遷台,所以連帶的也會接受一大堆鄙視與排斥漢族文化,抬高滿蒙文化與抬高滿蒙遊牧民族的民族意識,在各種台灣教育裡大行其道,經常性的羞辱身負漢族與日本文化重疊的台灣人為台巴子等等。 雖然,可能大多數台灣本土住民素質較高,並不會有鄙視其他民族的心態,但來自於二戰後遷台的外省人中,大多數皆為北方滿蒙移民,鄙視漢文化早已是百年以上的祖傳心態,對台灣本土的漢文化竭盡仇視敵視之本能,或者言語暴力攻擊,或物理暴力攻擊,或在教科書及各種場合裡誘導臺民去鄙視自身純正文化,或仇視韓日以達將臺民與其它華夏部族斷絕聯繫,隱瞞或忽略滿蒙部族對華夏部族的傷害,擴大強調韓日等國與華夏的磨嚓,甚至在許多場合,皆身著滿蒙服飾謊稱中華者多之。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台灣民眾如不能仔細認清這批遷台者的深刻背景,只怕要繼港澳之後,成為下一個,被世居北京的滿蒙民族指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奴才住民,活生生的從台胞變成呆胞。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