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活禪
2014/08/19 17:42:02瀏覽288|回應0|推薦7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就道而言,修行人各自站在自己的體驗,只看到了一部分的道,卻以為這一部分是全部,就是究竟,別人的都不對,於是產生數不清的宗教糾紛、門戶之見。

中國禪談:【平常心是道】,睡覺、吃飯,然後飯後再來一杯茶。

真的這麼簡單嗎?其實,這是已經開悟之後的境界啦!是必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再經過一段段艱辛的歷程,才能達到這種輕鬆、從容,見山又是山的階段。如果一開始就說吃飯、睡覺是道的人,只能說他還不懂,何謂修行的次第!

已悟之人,賞月、吟詩、觀花、聽濤、遊山、玩水,都是道。

未悟之人,讀經、拜佛、持咒、靜坐、守戒、也都變得風馬牛不相干。

修行人不是沒有情緒的,而是當情緒一來,就讓喜、怒、哀、樂,自然的、單純的表現,想哭就哭,哭完了就笑一笑,讓一切就在當下。不要排斥、也不招惹,不以習俗、禮節,或別人的經驗,來增加困擾,這也是一種平常心。

修行無非就是要打破自己的慣性思考,例如:當別人對你越恭敬、越客氣、不必沾沾自喜,另類思考是別人對你的距離越遙遠。其實這當然不是絕對。靜思語有句話說:“讚美當警惕、是非當教育”。金剛經也云:“凡所有相,皆屬虛妄”。就是告知我們不要著相,要隨時觀照自己、修正自己、反省自己、若說修行次第,我想自省應該是首要的吧

戒顯禪師曾說:「大道不在言也,非言無以顯道;佛法不在學也,非學無以明法」。想想我們不立文字的禪宗,留下多少禪籍、公案,然而這些也無非是給後人一些啟發,並不是讓我們套招用的,雖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是否也可說眾生因根器不同,而對至上佛法產生出諸多的法門呢?

對修行人而言,無處不是道場。修行在生活中,慧能禪師的“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指的就是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值得重視,但如修到了某種程度,得到法喜,雖可高興慶祝,但若因此而沾沾自喜,可又犯了大增上慢。

修行是要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但又自在的處於生活中不斷體驗,接受你所遭遇的任何考驗,當下“直接承擔”,那就是最好的生活禪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1636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