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機耕種有益地球環境
2013/02/07 07:40:50瀏覽742|回應0|推薦4
每一年的五月到九月是臺灣的雨季,先有梅雨再有西南氣流加上偶發的颱風,會陸陸續續給臺灣帶來大量雨水。偶而會有幾個颱風降臨,較大的風勢和雨量給臺灣造成災害,但這段期間帶來的水資源非常寶貴,是我們一整年的用水所需。

近幾年天氣形態改變, 降雨量大量增加,常有一日超過數百毫米的情形,而且連續降雨達兩、三週,在各地造成災情,是近幾十年未見的。今年的情況,是從六月開始,有將近十來個颱風 接近,真正降臨釀災的颱風不多,但全臺灣大小雨不斷長達三個月之久。土地,尤其是平坦的耕地,可說有連續三個月的時間是浸泡在水裡。

連續的風和雨對農業和 民生影響很大。在這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雨不停,土地未排水保持乾爽幾天以上,農耕機械是沒辦法運作的,如果翻土整地也將會破壞土壤結構。勉強播種或種下 菜苗,在土壤淹水的情況下,種子和植物根部都將因缺氧窒息而腐爛。施用的肥料將被連日的雨水帶走,潮濕也會造成許多病媒滋生。於是我們常吃的一年生蔬菜無 法耕種,多年生的果樹也因根部受損,在質和量上都受到影響。所以今年的蔬菜和水果供不應求,價錢也居高不下。

九月初天秤颱風過後, 又加了幾場午後大雨,等到最後的雨停了以後,土地總算乾爽許多,農民才趕著播下當季的青菜。許多熬過水患,奄奄一息的花木也漸漸生根發芽,長出新枝葉來。 只是,雨停後兩個月了,南臺灣却連一滴雨水都沒有。我忍不住擔心著,今年老天給的下雨配給量是否己經用完了?到明年雨季來臨,還有八個月之久,會不會在3個月裡倒給我們幾場豪大雨之後,就留給我們乾旱吧?如此一來,農業和民生又要受到影響,經濟、政治和社會也會跟著動盪不安。

極端氣候來自地球暖化

這種下雨與乾旱極端明顯的情況,並不僅發生在台灣,在世界各地如澳洲、美國、中國等,可說是愈演愈劇烈。就在十月底,超級颶風在美國東部造成百年罕見的大災。

「不願面對的真相」和「搶救地球」影片中,己有許多的科學數據,氣象局也有許多偵測統計的資料。近25年,氣溫上升最明顯,強降水,熱浪、乾旱、洪水、颶風,在世界各地頻傳,未來預期規模會更大,危害更嚴重,這就是地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異常。

地球暖化的原因很多:人口增加,工業發展,砍伐森林,製造污染,過度消費……。結果將會造成海平面上升,更多土地沙漠化,影響動植物的生態平衡和季節規律,高溫和乾旱,洪水氾濫等等災害。

農牧業也造成地球暖化

農牧業也是造成地球暖 化的重要來源之一,尤其是慣行農法的操作方式。工業化、大規模化、加上自私自利只求財富的企業化經營,於是森林被砍伐,光禿禿的土地被用來飼養肉牛、肉 雞;或是用來種植一望無際的大豆、玉米、小麥,再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操弄生態。都是破壞環境,製造氧化亞氮(NO)和二氧化碳(CO2)等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相反的,有機耕種的方式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減緩地球暖化,改善氣候變遷,讓我們可以在有益地球環境的前題下生產足夠的食物。

有機耕作可改善地球暖化

有機耕種與慣行農法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而是循環利用有機質,努力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利用有機質活化土壤,進而養成健康的植物,再進而養成平衡多樣的動植物族群,最後就是美好穩定的生態環境。

有機耕種增加土壤有機質,而有機質最大成份就是碳。要由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CO2)等溫室氣體最簡單便宜有效的方法是讓土地生長各種植物,把碳存在植物的根、莖、葉裡。活的植物還能行使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後釋出氧。

植物生存有一定期限, 當植物死亡時,就失去了移除碳的功能,植物將逐漸分解,回到大地。此時,有機耕種方式培養的土壤生物群又發揮功效,把植物變成土裡的碳。植株有機質腐化分 解後的產物就是腐植質,在土中可以存在千年之久,是碳的最佳儲藏庫。森林裡樹木高聳林立,可以想見枝幹樹葉存放了巨量的碳,但更驚人的是其地底下的根、土 壤微生物、土裡小動物和腐植質,總儲藏的碳還要超過地上部份。要活化加深土壤的儲碳功能,必須應用有機的耕作方式。

有機耕種製造及保存土 壤有機質的方法有很多,所有的有機質都可循環再利用,可加以掩埋、作表層覆蓋或做醱酵堆肥。在有機農場的土表都儘量用有機質覆蓋,避免光禿地面,可讓雜草 生長,也可種植綠肥植物、匍伏低矮覆蓋土表的植物或適伴植物等多樣化的種植。在有機農場,所有動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寶貴的,都是生態平衡的一份子,包括常被 忽略的黴菌與藻類,是一個全面性生物合作的地方。

有機耕作會減少經常性的表淺的翻耕方式,改為偶而但較深層的刺穿方式帶入有機質和空氣。不用易溶於水的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和除草劑,它們會危害土壤生物,降低土壤有機質。

溫室氣體氧化亞氮(NO)的危害極大,有二氧化碳(CO2)的300倍 之多,由農業排出的溫室氣體有一半就是氧化亞氮。慣行農法常使用過量的化學氮肥,因土中微生物作用而釋出氧化亞氮,加入愈多氮肥,釋放出愈多。其實只要養 好優良的土壤生態,一氧化氮在健康的土壤是可分解的,有機農作不用化學肥料,是以種植豆科、使用動物糞肥和有機質,土裡有自然繁衍的固氮微生物,讓土壤安 全自然肥沃。

有機耕作除了能逐漸增加土壤的儲碳功能在土壤裡增加有機質含量,種植植物或持續做好表層覆蓋,也能讓土壤結構保持最佳狀態,因應大量降雨情況,能快速吸收雨水,減少水的溢流及土壤的流失。

應對炎熱與乾旱

當氣候炎熱乾旱時,有 機耕種方式可以讓植物有較高的耐受性。因為有機質和腐植質可改善土壤滲透性,水較易滲入土底保存。有機質和腐植質可以涵存大量水份,植物根部在此結構良好 的土壤可以長成健康的根系,伸展完全,較沒有缺水的危害。有機耕作的土壤蘊育許多共生的細菌黴菌等與植物根系互利共生,也可以幫助植物吸收水分和養份。

未來長期缺水發生時, 或水價提高時,將影響農作及管理方式,所以要調整供水方式和澆灌方法。應儘量自己儲存水資源以備不時之需,澆水方式以埋管滴灌最省水有效,又可防病害和雜 草叢生。使用表層覆蓋保濕,多種植在地原生和較耐旱的植物,必要時引進強韌的植物,並減少耗水多的嬌弱植物。

讓植物保持涼爽較少耗 費水份,天氣很熱時要給植物遮陰。植物很熱時就會從葉子散發水氣,用這種空調方式降溫。如果吸收的水份來不及應付散發的水氣,葉子就會開始枯萎。有些植物 耐受性較好,在傍晚或晚上氣溫降低後就能恢復,有些就無法復原。幫助植株保持涼爽,可以把它們種在涼爽的環境,有些遮陰及擋風,譬如較高的植株或人造的籬 笆旁。白色的遮光網可以保護嬌弱的植物、蔬菜等的葉子或果實,防止晒傷,也能降低植株溫度。

給植物遮風也可以降低蒸散作用,因為氣流靜止時,葉背的氣孔呼出水氣,在葉子的表面形成濕潤的一層,因此能降低水氣蒸散。

海草液肥含有豐富養份,可幫助植物調適乾旱。準備耕地時或許要先打破底層(土底約半公尺至一公尺左右的硬土層,常因重型機器壓踏而形成),可用機器或叉子或先種些深根的植物化解。澆水時要澆透,但減少次數並拉長澆水間距,可讓植物根系長得更深,更因而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含水量,也加強了根部覓水的能力。

應對多雨與淹水

連續三個月的雨水對我 的園子也造成不少危害。土壤雖然是優良的砂壤土,園子種植許多大樹和各樣樹叢花草,土表種植各樣覆蓋植物,修剪下來的枝葉更厚厚覆蓋保護著土面。但連續的 雨水讓土地沒有乾爽的機會,小樹苗和各種不耐水植株淹死了不少,厚厚的表層有機質腐化流失,露出了表土。

所幸在規劃農園時已納入許多因應極端氣候的辦法,譬如種植多樣大小植物穩固土壤,所以減少了土壤流失;排水水路彎曲複雜並種植各種植物,可留下養份回收利用;設計立體菜圃(蛋糕花園)堆高以利排水而且可以種植更多青菜等。

夏天因為炎熱、颱風和豪雨,在平地能適應和耕種的蔬菜種類較少。大家四季最常吃的高麗菜、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其實較適合生長在高冷的地方,它們需肥量大,病蟲害多,是很嬌貴脆弱的植物,在平地是不適合種植的。

在臺灣,夏天還是有許多營養豐富又容易種植的綠色葉菜類值得大家栽種,以度過這種異常氣候帶來的非常時期。

譬如地瓜葉就是大家最熟悉,最營養好吃的青菜。地瓜種類非常多,地瓜葉有各種形狀和顏色,各有不同的口味,可說是最有趣,最多樣化的蔬菜,它們容易種植不會失敗。

空心菜喜好高溫和潮溼。一小包種子就可以創造出空心菜森林,因為空心菜的莖節只要碰到地面就生根,向外蔓延。種植時可以讓它長得粗壯些,持續採摘省了許多麻煩,讓種菜更輕鬆。粗壯的莖部其實也很嫩,可以斜切炒豆干,輕脆爽口。

活力菜又叫赤道櫻草或 日本枸杞,是非常適合或者應該說最好是種在花盆裡的青菜。它四季都長個不停,可以持續採摘。採摘後整理嫩莖葉,稍為川燙,淋點好橄欖油和好醬油,就是道營 養好吃的菜。它對土壤不苛求,如果沒看好,讓它的莖節碰到地面就生根擴散出去,蔓延成片,秋天會開出一片淡粉紅色花海。

皇宮菜也是好種又好吃的夏日青菜,在夏初播種後會往上長,長著大大肉質深綠色的葉片,然後愈長葉片愈小。可以插幾根支柱讓它們長成小綠籬,持續採摘葉片吃,薑和麻油和它最速配。夏末它會開始開花結仔,長成黑色的種子。

過貓也是可以在陽臺耕種的青菜。如果有缺少陽光的陽臺,過貓正好最喜歡遮陰的環境。剪嫩莖葉燙過再炒點薑和豆豉,野菜風味在都市就可嘗到。它和前面幾樣青菜不同的地方是它靠孢子蔓延,繁殖時可以挖鄰近的小苗移植。

另外可在陽臺種植的青菜還有芋頭。芋頭也可當青菜吃,把地上的莖部切下來,去掉葉片,撕掉莖部的皮然後切大塊。地底下的小芋頭也去皮切塊和莖段一起,炒薑燜熟,風味特殊。

茄子也是好種又很少病蟲害的夏日蔬菜,只要種兩棵就夠全家吃了。種茄子要持續修剪,把太低太多的枝條剪掉,讓茄子由主幹以上僅留下簡單強壯的兩、三根枝幹讓結果的茄子自由的懸掛著,可以避免果皮擦傷。

如果可以搭個棚架,或者立幾根支柱,就可以種幾棵菜豆和絲瓜。菜豆和絲瓜的生長季節很長,所以可以連續種植,種下新植株取代老株。絲瓜在春天的時候開始種下,到夏天可再播種另一棵。菜豆生長期不長,春天開始第一批,之後可以每一個月播種幾顆新的菜豆種子取代老株。

有了青菜,就需要種個薑來爆香。薑也是很適合種在花盆的,只要把發芽的老薑淺埋在土裡就可以了,它們會長滿花盆,像片迷你的竹林。到了冬天,等葉片乾枯了,就可把花盆倒扣,好好的收成那肥厚的嫩薑了。

蔥、辣椒和菜更簡單,種在花盆,隨時都可剪下來食用。

種植的培養土可以在花市、園藝行等地買到,或者挖些泥土也可以。最好拌一、兩成的沙幫助排水。

肥料可用家庭堆肥或購 買有機肥使用,也可自製液肥,只要準備一個水桶加水後放入一些肥料。如可以就再加一點糖蜜,更完美的是再加一把較天然無汙染的土壤,如沒有糖蜜和無汙染的 土壤,有機肥就夠了。用根竹竿每天攪拌一下,一、兩個禮拜就可以使用。施肥時加水稀釋的倍數要觀察植株需要,大約每一、兩週澆一次,澆在植株週邊。

建立多樣性

有機耕作的另一重要原則是多樣性的種植方式。有機園丁要種植多樣化的植物,才能儘量覆蓋住地面,儲藏最大量的碳。

記得包括在地常見的植 物,及終年都有開花植物。如果沒有花,許多有益的鳥類和昆蟲都不會拜訪或定居。如果沒有水,青蛙和蜥蜴地不會停留。有些動植物喜歡陰涼潮濕的地方,有些喜 歡乾燥多陽光的空地,所以提供多樣化的棲地對建立多樣性很有助益,水塘和高矮參差的樹種有加分的效果。

園區更應加強在地物種的多樣化,尤其是能開花和結果的植物,可提供食物和棲息地給在地的動物。但應避免種植太過強勢的植物,以免危及在地物種。對公告或自己發現會危及生態的物種,我們都有責任予以去除和控制。

多樣化的種植方式,只要組合正確,不但節省空間,植株間還有互利的效果。豆類,玉米,和瓜類的組合又稱為「三姊妹」是來自北美原住民的耕種智慧。種植時堆成一堆堆30公分高的土堆,先種玉米,等玉米長到15公分高再在旁邊種豆類和瓜類。玉米擋風,讓豆類攀爬。豆類提供氮肥給玉米和瓜類,也給人類補充幾樣玉米所沒有的胺基酸。瓜類則覆蓋地表保溼涼爽,遮去陽光壓抑雜草,帶毛的葉表還能防蟲害。是農業上植物多樣化種植和適伴種植互助合作的好例子。

有機耕種有益地球環境

有機方式生產食物將是解決應對全球環境危機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每個人都能多少生產一些食物,多些自給自足,環境、社會和經濟就會有大大的不同。

有機強調再循環,建立多樣性,把大氣的碳轉移至植物及土壤內。考量生態,使用在地的、能適應極端氣候的方法,不須投入太多資源、能源和人力,不用化肥和殺蟲劑,就能減少碳足跡及能源消耗。

面對當前地球暖化所帶 來的危機,我們小小的個人也能有所貢獻。瞭解極端氣候的影響,減少消費,停止污染環境,用有機的方法自己種菜。把有機材料做堆肥而不是丟掉,循環有機質為 可用的植物營養,回收碳放到土裡,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並種植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點點滴滴,聚沙成塔,小雨滴也能匯集成大海,每個人都能過自 足簡單的生活,都能改善地球暖化的問題。

設計蛋糕花園以利排水及種植更多作物。

多樣化的種植提供多樣化的食物:地瓜葉、蕃茄、絲瓜、萵苣、香樁、金桔、紫蘇、九層塔、橄欖、薄荷、……

芋頭和過貓都是夏季可食用的菜,都喜歡陰涼的環境,種在水邊樹下最適合。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349466&aid=728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