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1 11:10:40瀏覽327|回應1|推薦4 | |
<軼事。桃源軼聞>
戰國末年,群雄並起,又以秦為盛,民強物豐,刑嚴法峻。餘六國不可敵阻,與之齊驅。 楚有少年,素懷鴻志,志學已現天資,有安邦之心,樂民之願,遂博覽群書,戮力不懈,凡耕農織飼、兵略奇陣,無一不能精曉,時年十七,已過人遠矣。 卻見西秦日強,六國貌合神離,兵馬倥傯,竟無止息之日。有鑑此情,少年急訪明主,鞭催馬上不稍止,環謁諸侯,日夜不息。可歎年輕甚,縱辯言滔滔,諫理精闢,六國不敢委之以重,每每怏怏而去。直至秦霸天下,一統中原,少年返楚,無意回原鄉,遂於西南楚地,鎮日沽酒求醉,散盡身銀,自此頹靡不振,年寒冬,竟衣薄不足以避寒,屋殘不可以擋風。 當地有士知之,親逢其處,資之以衣糧。二人一見如故,言語投契,竟談十日之久,不捨相離。少年時謂哀歎,又思才學無以安民之用,不禁喟然。士亦憐其遇,慰之:「以子之才,不能容於君。即收子,子亦不可久屈人臣。不如自立,攜親鄉遠秦之暴虐,倘有另闢樂土處,再邀余同去。」遂盡家財以資,少年感甚,涕泣拜謝而去。 少年返鄉,見時秦暴虐,鄉人不堪苦役,遂領鄉眾,闢河湖州島,縱橫百畝。外以亂石奇陣隱之,渺茫蒼濛,以避外;內授鄉人耕農織飼之術,百姓安樂,怡然自得,宛然葛天無懷之民。 此處百姓安定,猶如仙境樂土。少年思其士,遂返舊地而暗訪其家人,豈知其士因隨抗秦軍而去,已然戮死疆場。少年聞訊大慟,黯然而返。 返島後,遂令鄉人於近湖之處盡植桃花,年年花燦如霧,博得桃源仙境之名。鄉人奇之,遂答曰:「吾與友約,豈知生死離錯。吾友生平最喜桃花,願其在天能見,為魂能尋,知樂土有成矣!」 其士劉姓,征前有語家人子孫:「若有聞仙境樂土,離塵絕俗,有小國寡民之形,葛天無懷之樂,必疾行去往。吾此去多有不測,命定不見,子孫必依尋。」有復問:「仙境可有何奇景處?」劉略一思忖,笑答:「以吾與吾友交心,倘不幸魂歸天去,名刻碑石,其定於其地遍植桃花,緋煙霧漫!」直至魏晉有武陵人不意尋得,事傳遠播,孰終生尋之?南洋劉子驥也。劉子驥何人?劉士之後也。可歎無緣尋得,循病終。二人子孫,竟也無有重逢之日,感嘆甚,遂記之。 (101.2.17)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