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做觀音的化身 (下)
2015/10/31 08:30:00瀏覽966|回應0|推薦7

(續上篇  →   http://blog.udn.com/a0a006b7/34367620)

   

三、佛教的生命觀點

   

 ()佛教的核心思想──解脫道


           一切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都環繞著「緣起」的概念,包括詮釋緣起的「四聖諦」、敘說生命流轉的「十二因緣」以及修行解脫的「八正道」,從這些教理中,人了解痛苦的本質和起因,透過「道」的修習,達成「離苦得樂」的最終目的。這些基本教理大致可歸納為「苦、空、無常、無我」等四個核心思想。

 

           1.


  《雜阿含經》:「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又「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人的發生與延續與「無明」有密切的關係,因無明而造作善惡業,有業行,遂構成「識」的生命主體。此識雖因人不斷地造業而變更其內容和性質,但它確是主導生命活動的唯一中心,人若不知修行以祛除無明,便會執著身心、世界,成為苦海中的凡夫(釋聖嚴,?)


          佛典對於苦的觀念有幾種不同的分類,以下是五分類法:

     

           (1) 苦苦──指生、老、病、死等四種苦的型態。人因有身體,縱使終其一生不生病,但亦將會面臨老、死的過程,而對於死亡去向的不確定與茫然,也會感到一種無可奈何的痛苦。


          (2) 壞苦──於種種順意境界壞滅時,身心所感受的苦,稱為壞苦。所謂「天下沒有不謝的花朵,人間亦無不散的筵席」,若從世間相的生起、完成、變異而復歸於消失的事實來看,世間相是經常變遷的,而人往往視為恆常久住,所以會感受到失落、痛苦。


          (3) 求不得苦──人在世間,不可能一無所求。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即主張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等需求。事實上,有求必應是不多的,而且在求得之前,通常都必須付出相等的代價。


          (4) 怨憎會苦──人世間,好景不常、冤家路窄的現象很多,喜愛的事物很難保全不變,厭惡的事物又偏偏常出現,所以很苦。


          (5) 愛別離苦──不論是父母、夫妻、親子、或親密的朋友,生離和死別是最讓人肝腸寸斷的苦事。


          2.


          佛教的「空」,是指世間事物的形成和毀滅,皆有其因素(條件),稱之為「因」,因素與因素間所發生的關係稱為「緣」。一切的事物和現象是許多因素集合而成的,若將這些因素分解開來,任何一種特定事物和現象均不可能存在,是一種暫時性的存在,佛法視之為假象或幻象,是謂「緣生性空」。當人了知「緣生性空」的道理,即能對稱心之事物不起貪心,對不滿之事物亦不起怨恨。所以「空」並不是指一切都沒有了,而是不要把它擺在心裡,那是去除煩惱的最好方法。


          「緣生性空」的概念蘊含了無常、無我兩種意義,亦是佛法中很重要的兩個核心思想。

         

          3. 無常


          一切事物的現象既然是各種因素暫時的聚和散歷程,只要因素的各種狀態有所變動,聚散也隨之變動。此歷程又可分為「生、住、異、滅」四種狀態,而且從不停留,不是恆定的狀態,所以是無常。

   

          4. 無我


          人類的自我觀念,比其他的動物還強烈。自我的觀念會帶來自私的行為,凡是和自私的行為相抵觸的事物便會引起煩惱。構成自我概念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身體,圍繞著身體,於是有了我的財產、家屬、名譽、事業,權勢、思想等等。人為了維護這些「我」及「我的」,勤勉奮鬥,也為了「我」而招致煩惱。

   

          從「因果」的觀點,佛教鼓勵人積極向上;從「因緣」的觀點,佛教主張放棄我見。世間一切事物,包括每一個人的身心在內,都是由因緣所構成的幻相,「我」無處可生根,所以佛教主張「無我」。這是從理論上的闡釋和分析,當人了知「自我」並不可靠,也不實在,至少可以使人減少一些因「自我」而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憂鬱。至於要親證「無我」的身心和宇宙境界,人必須要修行。

   

()佛教的利他行──菩薩道


          佛法利益眾生,主要是救濟人類身心的種種苦惱。修行的人在聽聞佛法之後,通常都會自己受用,也願與他人分享。聖嚴法師認為關懷人間的種種社會問題,是屬於人天善法;自求出離的四諦法門,是為解脫法;以六度及四攝等法門,來利人利己的,稱為菩薩道。若不以解脫為終極目標,僅修人天善法,從事社會關懷,便成隨順世俗的福利事業,不符佛法救世的宗旨。若只顧修行四聖諦法而自求解脫,便成缺少慈悲心的自了漢,亦不符佛陀化世的本懷。將出離生死之苦、證得涅槃之樂的解脫法門,結合人天善法的社會關懷,實踐於人間,才是正確的修行觀念(釋聖嚴,?)。略將六度、四攝說明如下:


          1. 六度,「度」含有濟渡、轉化之義,梵文是「波羅密多」,到彼岸的意思,亦即能度過生死苦海,到快樂的彼岸。六度是使人度過生死苦海的六種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2. 四攝,「攝」有導引、攝受之義,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菩薩攝受眾生時所用的四種方便法。菩薩外行四攝法,內以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為基,令眾生產生一種好感和依附之心,以此獲得眾生的信任,便容易令其親近佛法。


          可知,四攝法很類似於西方心理諮商與輔導的理論,提供當事人一個溫暖、安全、接納的環境(氛圍),基於當事人的利益給予同理、支持,以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並適當地協助和引導當事人回復健康的身心狀態,解決自己的問題。


四、結論

 

          綜上所述,發現佛法與心理學確有相輔相成之效,兩個領域的融會不但有益於助人工作者整合心靈層面,提升個人的自我成長,修復早期的創傷,也能促使助人者以深層的角度看待個案的受苦經驗,用更慈悲與涵容的態度進入助人歷程,增進其助人工作的專業能力。而佛法在呼應時代的需求下,宜更深入地探就佛法的心理輔導理論架構與助人技術,例如四聖諦與意義治療之相關、六度四攝與助人技術理論之相關、八識或業與潛意識、集體潛意識之相關、以及E. T. Gendlin的聚焦法之研究等,俾能符合東方佛教文化生活的思維脈絡,以造福人類社會。        (作者:釋果選,取自《諮商與輔導月刊》第358期,2015.10,第14-18頁)

 

 

參考文獻

呂漁亭(1999)。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12)1116-1130


周和君() (2010)。智慧的心:佛法的心理健康學(原作者:Kornfield, J.)。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      年:2008)


易之新()(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原作者:Cortright, B.)。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7)


易之新、胡因夢() (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原作者:Walsh, R & Vaughan, F)。台北市: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93)


易之新、黃壁惠與釋自鼐()(2008)。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原作者:Kornfield, J.)。台北市: 張老師 (原著出版年:1993)


欣瑜()(1971)。心理學與宗教(原作者:Fromm, E.)。台北市:有志 (原出版年:1950)


張美惠() (2003) 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原作者:Goleman, D.)。台北市:時報。


楊雯君(2014)。諮商師學習與應用佛法於處理哀傷議題的經驗(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靳文穎()(1995)。心智科學(原作者:Goleman, D & Thurman, R. A. F.)。台北市:眾生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95)


廖世德() (2008)。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的交叉點(原作者: Preece, R.)。台北縣:人本自然文化。 (原著出版年:2006)


蔡維民(2004)。宗教信仰與心理諮商-基督教與佛教的初步比較。新世紀宗教研究, 3(2)月,60-102


謝筱梅(2009)。個人宗教信仰在諮商工作中的呈現與實踐:以佛教心理師為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釋聖嚴(?)。法鼓全集 (網路版)。台北市: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1)。聖嚴法師與宗教對話。台北市:法鼓文化。


Heisig W. J. (1987).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In Mircea Eliad (Ed.),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Mac Millam, 12, 57-66.

Watson, G. (2008). Beyond happiness: Deepen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m, psychotherapy and the mind sciences. London: Karmac Books.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a006b7&aid=3453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