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則學會
2011/08/31 15:47:33瀏覽105|回應0|推薦0

取代「責備」,3原則學會同理他人

在臨床上,有些病人經常重複犯錯,不可自拔;在家族裡,有些親人往往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我們愛之深,責之切;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我們嘗試各種方法,想要幫助他們脫離困境。

我們試著講理遊說,盼他回心轉意;攻擊批評,採取激將策略;加壓催促,求他立即改變;耗盡心思,威脅勸導利誘。然而往往遭逢阻力,雙方陷於僵持,使我們感到痛心無助。以下幾點原則,如能靈活運用,將有助於化解僵局:

一、同理了解。

一位躁症病人在入院會談中,態度惡劣的指控說:「你們是在審問我!我不想回答任何問題!」許醫師急忙的加以辯解:「不是!不是!我們想要了解您的處境,來設法幫助您!」他仍堅持立場,不為所動。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爭辯,雙方僵持不下。許醫師覺察到自己情緒激動,急忙退後一步,換個立場,改變態度說:「李先生,我知道強制住院的經驗不好受,您不喜歡審訊似的問答。讓我們一起來努力,讓您盡快出院!」他態度軟化,點頭默許。

繞道避開正面衝突,深入了解對方立場,誠心同理他人處境,可以化敵人為盟友,解除僵峙的局面。

二、循勢誘導。

余小弟上網著迷,經常廢寢忘食,荒廢功課。余媽媽雖苦口婆心,然而勸告無效;換成大聲叫罵,也不見功效;想要放棄不管,卻無法釋懷。

她決定換個新方法,把他視為夥伴,交付給他責任。對他說:「你已經長大,知道該如何自律自治,我尊重你的決定。你上網還要多久?你什麼時候要做功課?你幾點鐘要吃飯?」余小弟開始有所改變,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信守自己的承諾。

循勢誘導有如打太極推手,融合對手的力量,將它導引成正向的能量。我們尊重他人,他們就會學到自重;我們賦予他人信心,他們就會獲得自信。

三、慈悲割捨。

鄭同學經常翹課逃學,與幫派鬼混,喝酒吸毒,深夜不歸。在屢勸不聽的情況下,鄭媽媽壓力過重,引發憂鬱症。如果用盡一切能事,當事人仍舊執意不改,我們就要勇於割捨,順其自然,接受自己的能力界線,以慈悲心來包容一切。

在一個寺廟裡,許多僧人不守廟規,紛爭層出不窮,佛陀想盡一切方法,來替他們調停,然而效果不彰。佛陀自知無能為力,於是決定離開,讓他們自食其果。在個人能力範圍之外,存有法規制度的約束,還有自然法則的果報。

如果我們不企圖改變別人,他們可以選擇自己來作改變,抑或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勇於割捨放下,可以減除人際關係的緊張,也可以卸下我們肩負的重擔。

關愛他人不是要隔桌對看,而是並肩同坐,角度一致的來看世界,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處境。想要勸勉他人改變,我們必先提昇自己;在伴隨他人走過低谷時,也要撫平自己的傷痛;在愛心關懷他人時,更不要忘記善待自己。

每個人的心中有一盞小燈...

適逢新年長假,帶小孩到聖地牙哥Legoland遊玩,下榻當地旅店。當晚就寢前才發現小夜燈忘了帶來。正在擔心家人睡眠時要在漆黑中度過,我那就讀教會學校的五歲女兒出人意料的說:「我把我的小燈帶來了!」我好奇的的問她:「你的小燈在哪裡?」她煞有介事的說:「我的內心有一盞小燈,它的名字叫瑪麗亞和耶穌。」

我訝異的問:「你怎麼知道的?」她很得意的說:「是我的老師教的。這盞小燈隨時伴隨著我,讓我能在黑暗中看見。」我的八歲兒子把頭藏在棉被裡,調皮的說:「我沒有燈,我看不見!」我機會性的教育他說:「老師說的對,這盞小燈你也有。你可以選擇將它打開,或是將它關掉。」

記得放假數日前,陸教授急急忙忙的到病房找我,面帶難色的問:「本週四,我請了醫院牧師部主任到系上演講,我知道您在宗教心靈醫學領域有所專精,不知道您是否也可以講個十來分鐘,來作開場白?」我的內心一沉,心想:「糟了!這怎麼可能?期末是我最忙的時候,我有研究結果要交,學生報告要讀,怎麼可能在三日之內,完成演講準備?」想到過去陸教授對我在學術上無怨無悔的幫忙,我不忍拒絕。於是把心胸打開,把那一絲不願意包容起來,點頭答應。

當天晚上,在小孩就寢後,夜深人靜時,我絞盡腦汁,全神思索研究統計上的問題。忽然靈機一動,思緒導向演講大綱。我朝著那個方向探索,居然文思泉湧,不下一個鐘頭,就把初稿完成。往後兩日,只要稍加修改,演講準備也就大功告成。接著下來,研究統計上的難題,也居然迎刃而解。

也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盞小燈,沒有宗教信仰的分別…
也許這盞小燈就是我們的心靈…
也許當我們願意敞開心胸,接受它的指引的時候,它的訊息就更加明顯…
也許當我們願意發揮愛心,捨己助人的時候,它的光芒就更彰顯…

當我們與心靈有約的時候,我們融入一個大我的情境。這個情境行為心理學家稱為「自流狀態(Flow state)」,楊容學派稱為「開羅時間(Kyro’s time)」。在這個境界裡,我們全神灌注全體投入,內心充滿愉悅,忘了時間的流逝。我們有著無比的智慧,效果事半功倍,往往達成不可思議的任務。

我們如何來與心靈相約?每當開始工作之前,利用些許時間,來作深呼吸,將身心放鬆。向您內心的智者請教問題,然後細心聆聽內心的聲音,仔細覺察心靈小燈給我們的訊息。

自流狀態(Flow state)的經驗在各行各業,不分年齡性別,都時有所聞。您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呢?讓我們在生活忙碌時,不要忘記與心靈有約;讓我們在身處壓力時,不要忘了幫助別人。

如果你對生活失去熱情,請聆聽

在今日文明社會裡,大多數人都豐衣足食,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然而很多人卻失去了生活的目標,感到日子空虛無趣。

有位大學研究生,父母供給他一切生活所需,但他仍覺得生命空虛。他專程從德國搭機來美,計劃跳金門大橋自殺,中途因跌斷腳踝而住院。另一位女病人因被男友拋棄而企圖自殺。她解釋說:「我為了男友而活,失去男友等於失去一切。」

德國著名精神科醫師,法蘭可〈Frankle〉說:「文明發展使人類喪失了動物求生的本能;加上傳統道德的式微,造成所謂的生存虛空。為了充填這個空洞,有人追求權勢,有人迷戀財色,更有人酗酒用葯,造成種種問題。」他認為要解決社會問題,必須幫助人們找到生活的目的。

生存意義有表層與深層之分

從前有一位建築工人,天天搬磚砌牆,日復一日。有一天他詢問自己:「我這樣工作到底為了什麼?」他百思莫解,變得鬱悶不樂。

他於是去請教其他同事的觀點,有一位同儕向他解釋說:「我勤於工作是為了要賺錢養家。」另一位同仁喜形於色的告訴他:「我在興建校舍,幫助培育下一代!」

淺層意義侷限在個人和現實生活的層面,深層意義則超乎物質,居高就遠的來衡量事件處境,旨在造福比自己更大的族群。

研究報告指出:將生活壓力視為人生挑戰者有較高的免疫力。深入了解生存意義的人通常比較快樂,生活比較充實,較能坦然面對困難,甚至無懼於死亡的威脅。

為了生命意義而赴湯蹈火的感人實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法蘭可醫師〈Frankle〉為了倡導生存意義,堅忍的從納粹集中營存活下來。史可法為了留取丹心照漢青,可以視死如歸從容就義。

此外許多癌症病人活出意義,發揮愛心貢獻社會。很多醫護人員以服務貧苦病患為職志,因而放棄其他高薪職位。

天地萬物都有生存的意義。例如種子的目的是要長成大樹,成蔭結果,淨化空氣,保護水土,造福生物。生存的意義隱藏在每個人及每件事的深處,我們要深入探索,用心體會。

有一位病人因吞藥自殺來住院,我問他自殺未遂的意義在哪裡。他反射性的回答說:「吃的藥量不夠,我下次該多吃一些。」我進一步問他深層意義,他想了一想回答說:「也許我命不該絕,老天要我留下,來完成一些工作。」

您是否感到生活壓力,事不如意呢?讓我們來回想一下目前所遭遇的一些困難。做個深呼吸,將身體放鬆。

退後一步,問您自己:我目前怎樣處理這個問題?這個困難給我造成怎樣的痛苦?這個難題的深層意義是什麼?它要我學習的是什麼?它要我割捨的是什麼?靜默幾分鐘,聆聽內心的回答。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8475101&aid=559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