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6 23:04:53瀏覽114|回應0|推薦0 | |
「一個巴掌打不響」-佚名 在我們開始探討受害者監牢中的其他陷阱之前,我希望指出犠牲的最後一項特性。我把這項特性稱為「鐘擺效應」。這個理論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你為了伴侶犠牲,那麼你就會把對方看成是利用你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應盡的力量。你犠牲到什麼程度,對方就會放縱到什麼程度。有「放緃者」,犠牲者才能存在。 如果沒有人把東西丟得到處都是,你又怎麼能跟在後面收拾呢?如果沒有長舌的人,你又怎麼能當犠牲者,聽人長舌講不停呢?只要有犠牲者,就有放緃者,反之亦然。如果你扮演的是犠牲者,那麼除非你停止犠牲,否則是沒有辨法改變你的伴侶的。如果你不能明白,改變伴侶或為他/她的行為做出補償都不是你的「職責」,那麼你就無法停止犠牲。如果伴侶放緃自己的怒氣,你不必把維持和平當作是神派給你的責任。如果你的伴侶嗜賭成癮,你也不必把加班貼補家用當作是自己的責任。對方酗酒也不是你的負擔,所以你不必放棄你的熱情和自發性,只為了提供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環境來彌補伴侶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說了這麼多之後,我想要下一句結語:雖然彌補伴侶的放緃不是你的職責,但對方的放緃行為確實是你的責任。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有能力對伴侶的行為做出回應,而不採取犠牲的方式。 人們常會忘記,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要為發生的事百分之百的負責。親密關係中常常發生的情形是,一方已經盡了一切的努力,弄得自己身心俱疲,但另外一方卻袖手旁觀。有酗酒問題的親密關係往往被描述成這樣:一方長年受苦,像奴隸一樣辛苦的想讓親密關係或家庭維持下去,另一方卻耽溺於自私的享受。但是到了最近這幾十年,人們卻發現會有這樣的情形,其實犠牲者也同樣有責任。如果你扮演犠牲者,就會吸引人來扮演放緃者。 然而,雖然這樣的互動關係往往是一方放緃而另一方犠牲,但如果你想看看真正有意思的事情,不妨私下個別問問兩個人,誰犠牲得比較多。結果通常是,不管你問哪一方,他/她都會說自己是犠牲比較多的人。即使跟你說話的人當時是比較沒活力、沒生產力的一方,那也只是因為他/她正在「休息」,因為之前已經辛苦工作了一個禮拜、一個月,或一年,或甚至是因為經歷了一個悲慘的童年,所以必須休養生息。放緃者常用自己悲慘犠牲的故事來作為他們行為的藉口。這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犠牲並不是一種行動。犠牲是一種心態。洗碗可以很有取,也可以很煩人。有什麼樣的經驗,完全是由心態來決定的。要怎樣才能改變心態呢?一開始,必須要有改變的意願,但我也了解我需要一些不平凡的幫助才能做到,因為犠牲的心態已經跟了我一輩子,甚至是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選擇的時候就開始了。為了融入家人,為了讓自己生理及情緒上得到滿足,我犠牲了自己。 看看鐘擺模型,你就可以推論,你離中心愈遠,犠牲或放緃的程度就愈嚴重。既然犠牲與放緃具有共生的關係,如果你去除其一,另外一個也無法繼續存在。我發現,不管我往哪一邊擺盪,都可以藉助來自中心的力量來幫助我。位在中心的,就是我的靈魂-也就是我的本質-的力量,它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支持。既然我的靈魂不會批判或處罰我,我就可以信賴它,讓它用健康的方式帶我走出犠牲或放緃的模式。 一旦你對自己的犠牲有所自覺,就能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來自中心的力量,並要求愛來引導你走出犠牲的模式。犠牲完全是心態上的問題。只有愛能進入你的心,去改變只有給予卻不懂得接受的模式(犠牲),以及只有獲得卻不懂得享受的模式(放緃),使得犠牲轉變為真心的給予,而使放緃轉為真心的接受。 我們所需要做的-也是我們僅能做的-就是讓靈魂的愛帶領我們回到中心,回到有愛存在的地方。練習,不斷練習吧! 本文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摘自<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 新自然主義出版社發行 |
|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