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期末的自我檢視─壞狗狗社運心路談
2013/01/15 21:28:20瀏覽398|回應0|推薦2

  如何才能讓整座校園對於公共行動的動力有所提升?這指的並不是長期的參與異議性社團活動,而是一種關於精神層面、平日生活中,對於校園、南方社會,更甚是整座島嶼的公共意識,一種個人不一定要實際行動,卻不能忽視周遭的一種原動力。即使是選擇不參與,也不會被動的逃避、刻意不去看見這些關於社會、政治的事物。我時常在想,如果我們是一群經過高等教育訓練後,能夠客觀去分辨、評判眼前議題的公民,那我們的義務,或者別說得如此果斷,那我們所得到的,與眾不同的社會能力是什麼?

  加入放夠社,並且成為骨幹人員,是我在來到中山前從沒想過的事情。暑假時我所懷抱的夢想,其實就只是重新適應男女合校的生活,然後抱著吉他在半圓型廣場組個團、唱唱歌,交個可愛有氣質的女朋友,一圓過去高中時幻想的各種大學生活浪漫情節......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最後選擇義無反顧的投入「放狗社」這個社團?

 

  回顧過往,必須承認,自從上了高中後的我常常是無心於課業的,又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傢伙,表明了就是無所謂的心態(這種惡習一直到最近,我都還在努力改善),對於眼前的不合理、社會議題,常常也是不計後果,就大放厥詞、直截的表態,這樣的結果通常只有兩個下場:成為英雄,或是變成褒貶不一的爭議人物(講白一點,就是那種公認校務討論區靠北人物)。真正有所反省的日子,大概是高三下的時候,迫於壓力,我只好逼自己靜下心來讀書,不停追趕進度,突然的將自我陷入沉默之中,這時總算是嚐到過去的苦果了:一個擺廢久了的人說要認真確立目標,反而成為了笑柄。「乎人看衰小」,真是哭笑不得。從小到大的氣勢瞬間消耗殆盡了,對於過去所說的大話,竟是羞恥的抬不起頭來。

  奇蹟似的,經過三個月的補救下,大考放榜時,我得到的成果超出了自己預期。不對,以我這樣的心態,這樣的處事態度,怎麼可能會有如此驚人的結果?

 

  漸漸我才發現,今天的自己所吃到的果實,有很多顆並不是親自栽種出來的。我在升學主義至上的這座島上,占盡了有利的位置,一次次的大考,我們這群學生被考試成績所分級,自己分配就讀的學校教學品質、資源雄厚,只需要稍稍用點心截取,就更有機會平步青雲。那麼,其他應該得到相同平等資源的人呢?應該屬於他們的教學經費、人才資源到哪了?此刻我才發現到,其實我吃掉了許多不該屬於我的果實。極其慚愧,當這個社會剝奪了許多弱勢者權力,將資源不平等的灌注於你身上,而你過去的表現卻是如此差勁、頹靡,這叫那些努力了大半天,卻終究無法翻身的人情何以堪。可是轉個念頭想,今天這個國家為何有心要將大量精力投注在我們身上?假如我用點心去關注周遭世界,稍稍付出自我的能力 ,能不能有機會將資源重新回饋、擴大?

 

  來到大學,衝擊是十分強烈的,處處都是不同的見解、觀點,每個學院也有屬於自我的獨特學術風格,許多課程的進行中,也時常必須面臨到:發表自己的看法。我總覺得這似乎是一種表態,而且是無法逃避的。說真的,這樣很痛苦,因為過去的挫折經驗讓我對於「表態」產生了恐懼感,我實在沒有膽量再去面對被貼上「標籤」,然後遭到刻意忽略的感覺。要從頭開始建立自信,發表見解,真的好殘酷。我無法拿捏、確立「自信」與「臭屁」中間的界線,也無法了解眼前人群對我的行為如何看待,是正面還是負面?我實在很害怕,過去人生的小悲劇又再度上演。直到我遇到了放狗社的夥伴們,這群同學帶給我的,是滿滿的正面回饋:我們能夠勇於發表自己對議題的看法、用心收集論證、資料,互相激盪出對於解決公共議題更多的可能性。必要時,我們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影響力,更不會因為自己仍是學生而退卻,反而是勇敢的站出來,對於自己所捍衛的理念,做出堅定底表態。我總算覺得,「表態」不是一件可恥的事,而那些站在對立面的論點,也並不是你的敵人,反而是創造出更多新機會的素材。

  桑德爾說:「我們太習慣於試圖保持中立,但其實面對議題時絕對的客觀中立是不存在的。」或許我們不應該害怕去討論,或許只有回到理性,大家公平地,一再地討論,問題才會越來越清楚。我這麼告訴自己。

  有了伙伴以後,我開始不再悲觀,我們可以用更樂觀、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社會議題,即使它常常反映的盡是悲傷、剝奪的痛苦,即使當投入的時候自己也常常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但我從來沒想過放棄任何成功的機會、任何美好未來的可能。

實際走入後,我看見了社運更深一層的內涵,去除了那層神秘面紗後,更真實的內涵:一場場理性激辯所結構出的論述,經過所有人討論過後所認可的訴求,所有行動前縝密的計劃,一絲不苟。我不能否認抗爭中一定會考量到的暴力潛因素,但相信我,這絕對佔不到整個運動理念的千分之一。

 

  所以從現在起,我必須要成為一為催眠師,即使許多政客醜聞還是不斷的被揭發,我還是要告訴身邊的人:「政治不可怕,公共議題不可怕,表態也一點都不可怕,只有坦然接受它、討論它,制度才會有更大的改進空間。」;即使自己生命經驗中曾經吃過苦頭,曾經被別人嗆得半死不活、崩潰不已,我還是要告訴身邊的人:「現在的台灣,不再是被上個世代的威權所籠罩的台灣了,把話攤開來講的效益絕對會比把話悶在心裡好。」

 

  最後,我更希望的是,再也不會聽到什麼「還好有你們」或是「感謝你們的發聲」的話了,比起這些,我更想聽到的是「讓我加入你們」、「我也能做些什麼呢?」,又或是「我有不同的意見!」(這樣更棒、超棒、非常棒!)。雖然我承認走紅的滋味是蠻甜美的,但極為矛盾的是,我天殺的並不想當什麼「領袖」,我的立足點沒有比別人高多少,因為你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智慧一定是跟我同水平的,甚至比我還高。這座校園裡每個人都聰明絕倫,具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千萬不要大力去推崇行動者,反而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行動所要表達的意義是什麼,值不值得一同投入。我所擁有的頭銜,不是什麼權力,而是工作崗位,這是壓力,要承擔的是更多責任。我只配做一個「Guide」,真正的「Leader」是來自各位同學內心的聲音。

  然後,老話一句,表態吧!不論是走出舒適圈,踏上街頭體驗一下行動,或是整夜窩在電腦前好幾個小時發表一篇精闢的論述,又或者是吃宵夜的時候稍稍與死黨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哪怕只是打打嘴砲而已,相不相信,即便是出一張嘴,孫中山伯伯也能推翻帝制。

From 壞狗狗(汪汪) 2013.1.15 (歡迎分享)

 

推薦閱讀:http://praxisinsouth.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156.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208435&aid=7227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