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屏溪口「紅樹林」生態的變遷【一】
2014/09/23 18:36:33瀏覽1614|回應0|推薦7

高屏溪口「紅樹林」生態的變遷【一】

高屏溪口蔓藤類植物生長迅速.1快速攀爬樹頂使得紅樹林失去光合作用.2需將藤頭斬斷.3蔓藤枯黃而死搶救紅樹林.↓

高屏溪口林園區段,由雙園大橋以下堤防,在1980年代開始在堤岸設立「丁壩」攔砂鞏固堤防安全,因此淤積泥沙形成人工濕地。1993年有民眾在人工濕地上試種復育「紅樹林」成功,生長情況良好。

高屏溪口1999年紅樹林復育後生長全景↓

1995元旦年由「新希望文教基金會」發起,配合林園鄉公所發動民眾在人工濕地大量復育紅樹林有:水筆仔、五梨跤、覽李、和海茄苳四種。後來面積擴大至約五公頃以上,呈帶狀分布,從雙園大橋下游約兩公里處綿延至雙園大橋上游約一公里。最多時其中海茄苳約一兩千棵以上,水筆仔約有一千棵,欖李約五百棵,五梨跤約兩三百棵。後來也復育有約一百棵土沉香。

高屏溪口1995年前人工濕地原貌生長鹹草(藺草)↓

原本溼地雜項植物草類以鹹草(藺草)為最多。後來溼地累積泥沙增高而「陸地化」,導致各種樹木雜草叢生!其中以盒果籐、雙花蟛蜞菊、蔓澤蘭,等攀爬藤類植物成為紅樹林生長的最大殺手!

高屏溪口溼地「陸地化」後快速生長蔓藤類植物↓

高屏溪口蔓藤類植物攀爬上生長緩慢的「水筆仔」和「五梨跤」兩種紅樹林不保.非用人工保護少量紅樹林老樹難以存活.↑↓

高屏溪口經過大水後植物生態往往會改變.盛夏蔓藤類潛伏暫時消失.而讓芒草類先發.等十月芒草衰亡在迅速竄起↑↓

高屏溪口除蘆葦.芒草搶救只剩少量水筆仔.五梨跤紅樹林生長↑↓

當溼地「陸地化」後,最適合台灣南部熱帶型氣候生長迅速的:盒果籐、雙花蟛蜞菊、蔓澤蘭,等攀爬藤類植物以「一眠大三寸,十天長三尺,」迅速攀爬上生長緩慢長不高的「紅樹林」頂端;大剌剌的吸盡陽光壯大旺盛,壓抑,壓垮「紅樹林」喘不過氣來!最後「紅樹林」因失去光合作用而死亡。而「欖李」、和「海茄苳」是台灣南部特有種,生命力特別旺盛不被打倒,還會自行繁衍。總是族群偏台灣中北部,又生長緩慢的「水筆仔」、和「五梨跤」兩種,到高屏溪口成為最脆弱族

群。

歷經2009年「八八水災」的無情衝擊!高屏溪口的原有人工濕地約只剩下十分之ㄧ,而紅樹林生態面積也殘存不到五分之ㄧ,約一公頃

為了尊重自然,有人認為不應太過於人工化!也是蠻有道理的。就讓災後重建後的高屏溪口,因為加強堤防安全而建攔砂「丁壩」,自然淤積形成之「人工濕地」生態自然消長吧!唯有殘存約一公頃「紅樹林生態區」,值得觀賞和教學所用難能可貴。其中大部分「欖李」約一百多棵、和「海茄苳」約兩三百棵南部特有種,生命力特別旺盛值得觀察人文與自然外;「水筆仔」約只剩不到八十棵,「五梨跤(紅海欖)」約二十棵,在溼地「陸地化」和爬藤類雜草夾攻下苟延殘喘!都近二十年老樹了,不忍讓其滅絕!我們得用人工方法加強保育,讓這塊在南台灣難得一見具備觀賞和教學價值!

高屏溪口因濕地「陸地化」必須挖掘「生態溝」引進溪水.和減緩「陸地化」土層繼續上升↓

這一小片「紅樹林生態」它不但是我們「河邊『森』夢」環境美學的夢想!讓河濱綠化的美景增添生物、植物多樣性之精采質素。也可以見證告慰1995年曾經在這裡播種的朋友們,親水保護河川,愛樹、種樹,維護生態環境的初衷!

高屏溪口剩下一小片的「紅樹林生態區」(約0.5~1公頃)整理雜草和開挖生態溝一併完成↓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00007527&aid=175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