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9 21:52:07瀏覽1761|回應2|推薦34 | |
前些日子,看到sjw網友的膽顫心驚?“ 一文,(http://blog.udn.com/sjwang2/6500997) 主旨大約是討論我們在受到驚嚇之餘, 是否真的會出現“膽顫”與”心驚“? 我很佩服sjw網友的細心敏銳。 因為我從小聽了很多這類與我們的身體器官有關的成語(以下感謝多硯坊在該文回應的示例)
害怕 : 提心吊膽 悲痛 : 撕心裂肺 惦念 : 牽腸掛肚 交心 : 肝膽相照 深刻 : 刻骨銘心 卻一直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去深思發掘注意到事有蹊翹! 先就”心驚膽顫“裡的”心驚“而言。 ”心驚“,如果以醫學術語來說,最接近的描述用語,應該是“心悸(palpitation)”。 心悸這個中文,意思完全局限在“自己感覺到心臟的跳動! (我們平時應該沒有感覺到心臟的跳動) 至於心悸這個名詞, 可以用以描述來自於生理性的原因、也可以用以描述病理上的原因。 病理上引起的心悸幾乎多是心臟跳動的異常, 亦即是各式各樣的“心律不整(arrhythmia)”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多數的人出現心悸這樣的感覺時,卻是來自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居多。 例如發燒、看到漂亮的女孩穿著短到不能再短的短裙、暴怒、緊張、、等等。 所以如果以害怕、等情緒性反應(來自於交感神經亢奮、腎上激素增加、)的”心悸“而言, 則”心驚膽顫“成語裡的”心驚“應該是可以合理說的過去的。 較有疑問的,也就是本文認為的中西醫對膽的功能理解的主要爭點, 是當我們害怕的時候,我們的“膽(gallbladder)”真的會”膽顫“嗎? 也即是說,我們的膽,會因應害怕恐懼的情緒而收縮嗎? 如果不會,那為什麼我們的祖先會以”心驚膽顫“這個成語, 來形容我們處於害怕的狀況呢?
據我對西方人體生理學有限的理解, 膽囊的功能在儲存肝臟製造的膽汁,而在我們的身體在進食的時候, 會收縮而將裡面所儲存膽汁,送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消化脂質食物以利後續的吸收。
liver:肝臟;gallbladder:膽囊;common bile duct:總膽管;pancreas:胰臟 http://www.webmd.com/digestive-disorders/picture-of-the-gallbladder 西醫所理解的膽囊(gallbladder), 功能在於儲存膽汁、排出膽汁,乃屬於消化系統裡的一個器官。 也就是說: 膽囊,並不會因應恐懼害怕、等的情緒反應而收縮! 因此類似於”心驚膽跳“、”膽戰心驚“、”嚇破膽“等說法, 似乎完全不符我所經驗到的事實。 我從沒聽過或看到過有人的”膽囊“,是”被嚇破”的! 反而是因為膽囊發炎或車禍外傷,而引發膽囊破裂的例子確實是不少。 但是上述所言,膽(囊)不受情緒的影響而收縮的說法, 純粹只是來自於傳統西方生理學對膽囊功能的理解,並不代表中醫同意這樣的觀點。 我對中醫並沒什麼概念。 原先,我認為中醫所說的”膽“,應該與西醫所說的”膽囊“,並不是指同一件事。 也就是說, “此膽(中醫所說的膽)“非”彼膽(西醫所說的膽囊)“!? 為了印證我的猜測, 我淺略的查找了一下中醫對膽的功能的解釋,而發現了下面這些話: “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語出《內經》 我猜測"心驚膽跳“的由來,可能與這句話有相關。 另外,我還看到了下面這一段話: 胆 - 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脉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难经正义》)。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医学见能》)。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贮藏于胆腑的胆汁,由于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 http://www.hudong.com/wiki/%E8%83%86 以1.贮藏和排泄胆汁而言,中西醫對此並無爭議。 有所疑義的在第二點,主决断:一段。 以心驚膽跳這個例子來說: 西醫的膽囊(gallbladder), 是絕對不具什麼理性思維的“決斷功能”的! (決斷功能在西醫而言,在大腦的額葉); 也與原始情緒的恐懼害怕無關! (情緒功能在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所以膽囊切除的病人既沒有比較膽小、亦不會比較優柔寡斷。 (呂秀蓮、葉菊蘭都是接受過膽囊切除的人, 我會以他們做例子是因為她們的知名度與鮮明的個性。 不管各位在意識形態上喜不喜歡她們, 你會覺得她們的個性跟自己的個性相比, 會比較膽小或優柔寡斷嗎?) 相反地, 很多的實證證明這些大腦組織受傷或刻意的電生理刺激可以誘發出這些情緒反應。 (請參文末附注2)
如果以中醫的理論, 則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 則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http://www.hudong.com/wiki/%E8%83%86)“ 可見中醫對膽的理解與治療的方向,顯然與西醫大異其趣。 另外一個普遍常見的現象, 當有一些病人需要進行膽囊切除(cholecystectomy)的時候, (請參文末附注3) 我們所遇到的經驗下, 也確實會遇到有一些病人符合開刀的適應症(indication), 而不願意開刀。 他們的理由是,除了對開刀在所難免的恐懼擔憂外, 有些人會說怕影響到他們的”氣概“!! 這可能又是一個我平常喜歡舉的, ”語言影響思考“的例子了。 (^^) 注1. 腦 葉 不 同 部 份 的 介 紹 額葉(Frontal Lobe) 位於:腦前方 功能:推理、計劃、組織,集中能力,解決問題,情緒及某些 語言/運動(運動皮質-Motor Area) 頂葉(Parietal Lobe) 位於:中央溝(Central Sulcus)的後方 功能:接收內外界環境的刺激訊息,例如:觸覺、溫度、疼痛 枕葉 (Occipital Lobe) 位於:腦部後側 功能:視覺有關 顳葉(Temporal Lobe) 位於:大腦外側裂(Lateral Fissue) 功能:視覺、知覺及刺激的辨識,也和記憶(hippocampus)有關 小腦(Cerebellum) 位於:腦幹後方 功能:動作、平衡、姿勢 http://www.doctorlee.com.hk/B05_Neuro.htm 注2. 一個人的意志坐落在額葉,此處也是高層意識、判斷力、想像力、同理心的重要地方以及我們靈魂所在地。就如同一位美國鐵路工頭,一八四八年的爆炸使一根二呎長的鐵棍穿過他的額葉,受傷後,他的智慧沒有變、可以走動、說話、看得見東西,不過這個地方的受傷卻永遠改變他。他變成一個衝動、短視、粗心、口出惡言的人,不再能計畫或思考未來。 http://tw.myblog.yahoo.com/ksc-890110/article?mid=1877 注3:What are the indications for cholecystectomy? 、、 Abstract Cholecystectomy is indicated in the presence of gallbladder trauma, gallbladder cancer,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f gallstones. More controversial are the indications for elective cholecystectomy. To properly determine the indications for elective cholecystectomy, the risk of the ope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ge and comorbid factors of the individual patient) must be weighed against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without ope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ymptomatic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gallbladder). Cholecystectomy (or some other form of gallstone therapy) is indicated in most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olelithiasis--especially those with non-functioning gallbladders. Cholecystectomy is not indicated in most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stone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07388)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