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5 21:29:03瀏覽2219|回應4|推薦17 | |
原本世界上自然界的事物是事實問題,無關乎價值判斷。 而語言是人類自己人為創造出來的系統, 隱含了自己的情感好惡在文字中。語言只是代表一時一地的人群,自己對自然界的認識與詮釋。 至於符不符合自然界的事實真相,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實在不宜把用以描述指涉事物的"工具"(語言)一概等同於事物的"真實"。 =================== 語言對人類的思維,有壓倒性的影響力。 例如,感冒,在日文裡稱為"風邪(かぜ) ", 顧名思義 , 望文生義,乃是"風"所引起的"邪病"。 於是台灣人普遍與日本人一般,認為感冒,是吹了風所引起, 或曰乃是受了"風寒"。 然而, 真的是如此嗎? ==================== 其實感冒(Common Cold)真正的名字是"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而引起感冒的病毒, 約有數百種 常見為 鼻病毒 克沙奇病毒 冠狀病毒等等...約佔引起感冒的比例在九成以上(SARS就是一種變種的冠狀病毒所引起)。 而細菌感染約莫佔不到感冒的一成 如流感嗜血桿菌...等。 感冒的症狀 ,多為流鼻水、 喉嚨乾痛癢、 輕咳等症狀 , 幾乎不會有發燒 、肌肉酸痛等症狀 ,多會自己痊癒,傳染力也比較弱。 感冒症狀的開始不明顯 , 病人不太能說出自己是何時幾點開始感到不舒服。 至於流感則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傳染, 傳染力強(此病從前被稱為流行性感冒 , 為了與一般感冒區別,現在的正式名稱, 叫"流感" Influenza)。 常有突發性的肌肉酸痛 、嚴重的頭痛、倦怠 沒力感、 流鼻水, 繼之出現較為明顯的咳嗽 , 病人甚而能清楚說出幾點開始感到不舒服。 病人自己常以"重感冒"稱之 , 遇到了幾乎沒人受的了能忍耐住而不來找醫生的。 老年人較易續發肺炎等併發症而偶而有致命性的危險(季節性流感致命率約在千分之4 而H1N1則約小於萬分之ㄧ)。 兩者病因不同 、 症狀不同、治療不同、 預後不同 ............. =========================================== 不過本文的重點, 原意並不在區別感冒與流感的相異之處 , 故不多對此詳細敘述, 而是在舉例說明語言如何掩蔽了真實,進一步混淆了真相。 由感冒以上的定義可見, 事實上感冒是上呼吸道的感染。 與吹風不吹風或冷不冷, 其實並無直接的關係。 而是病原體的存在並且進一步導致病人的感染有關。 這是事實的問題 , 就好像SARS是病毒感染(與感冒的得病途徑一樣), 既不是吹風 、 更非淋雨。 所以 , 很多人認為淋雨得了感冒, 吹風得了感冒, 事實上的真相並不是如此。 其實上住在高山上, 住在高緯度的西伯利亞或北海道,這麼冷的地方, 感冒的人反而少 。 因為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太少了, 所以沒什麼機會接觸到感冒的病人(病毒的宿主),而被傳染到感冒。 然而"風邪"的觀念因為語言的使用而根深蒂固, 彷彿就像顛撲不破的真理。 這就是"語言"引導了"思考"的後果(副作用)。 ==================== 那麼 , 為什麼很多人吹了風或淋了雨, 真的會"""感冒???"""呢? 其實, 這種情形幾乎多是呼吸道過敏,而非感冒。 呼吸道過敏是先天過敏體質加上過敏原的刺激(包括感冒的誘發), 確實有時候是與冷空氣相關。 症狀多像是打噴嚏 、 流鼻水、鼻塞、 眼睛癢 、 甚至咳嗽。 過敏的症狀的確與感冒類似, 以致於造成一般病人混淆, 但過敏則少有喉嚨痛, 病人身體的理學檢查所見到的情況亦與感冒相異。 然而大部分人其實並不加以區別, 一律以感冒視之... 本來感冒與過敏的判別與治療, 是醫生的事(使用的藥物及治療的療程), 一般病人不予以分辨, 事實上亦無太大的影響, 反正找醫生問就是了。 真正的問題是, "預防"搞錯了方向, 有時甚至還是"衝突"的。 要預防感冒, 要保持通風(不是不吹風)、 洗手、 不揉眼睛、 不挖鼻孔、 少去擁擠的地方等等。 要避免過敏的體質發作則是減低過敏原的接觸 ,要注重防塵螨、 灰塵、 冷空氣、 情緒變化等等等這些刺激這些過敏原的接觸。 兩者方向雖有重疊相似之處,仍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有時候還可能是有衝突的(待續)。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