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英九發動的「九月政爭」
2013/10/11 14:00:58瀏覽109204|回應41|推薦31

  馬英九發動的「九月政爭」

(一)前言

上個月台灣最熱鬧也最精彩的新聞就是馬英九發動的「七日消滅王金平」的政治大戲,劇情發展竟然超過一個月,而且劇情緊湊、高潮迭起,精彩的程度不輸八點檔連續劇,事實上,這個新聞的電視收視率也的確超過了八點檔連續劇。

由於高潮迭起,YST對這件事的評論便沒法寫了,因為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預料,譬如王金平向法院聲請假處分,甚至法院判決准許假處分都在YST的意料之中,但是劇情發展下去牽扯出來的非法監聽、洩密和教唆辦案等等就完全是意料之外,令人驚歎連連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這是沒法預先就做估計和分析的,因為馬英九的決斷和出手超乎常理。

超乎常理是客氣話,是非對錯我們暫且不論,YST認為馬英九在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真的稱得上「瘋狂」二字(好看也就在這裏),而且是不顧國家元首的身份地位和多年塑造的溫良形象所發出的瘋狂與固執,令人目瞪口呆,非常有戲劇效果。我們必須等待劇情的瘋狂燃燒到某一個段落時才能找機會分析。

國民黨在假處分的判決敗訴,向高等法院抗告又遭駁回,全民向馬英九發出聲討,立法院和行政院槓上形成死結,立法院全部法案停擺,行政院士氣低落,總統府慌亂出招,黨、政、商的重量級人物群起向馬英九勸說別在鬧了。十月五日,國民黨宣佈不再向最高法院提告,也就是默認法院的假處分判決。其實國民黨上訴最高法院勝訴的機會幾乎是零,國民黨不默認也不行。想想看,馬英九雙十國慶典禮必須面對大會主席王金平、國民黨黨代表大會還不知道怎麼召開、四大主角陷入刑事法律訴訟已成定局....等等,基本上馬英九已經四面楚歌、進退失據,尤其十月三日馬英九、江宜樺、羅智強和黃世銘四個人被台北地檢署同步約談(避免串供),馬英九肯定被嚇到了。折騰了一個月馬英九才發現原來他口口聲聲的「大是大非」除了他自己的小圈子別人都不同意,政治形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於是頭腦開始冷靜下來。

現在也許是個好時候,YST終於緩過氣可以做一些個人的評論。馬英九精心導演和親自演出的「九月政爭」不但到了一個段落而且範圍和衝擊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非常可能直接造成國民黨在2016年失去政權。2016年的政黨輪替在時間上非常關鍵,如果民進黨下屆執政肯定會配合美國的「東亞再平衡」和日本的右傾主張與軍事擴張,兩岸關係必定倒退,這個影響可就大了,不再是茶壺裏的風暴。

(一)王金平這個人

王金平是台灣本土派的政治人物,深獲李登輝的喜愛,當年是李登輝把王金平推上了立法院院長的寶座(趕走了劉松藩)。

由於他和李登輝的淵源,王金平被台灣民眾視為藍皮綠骨,深藍群眾特別排斥他甚至可以用「痛恨」兩個字,家姐一提到王金平就咬牙切齒,不過YST觀察王金平這麼多年並沒有發覺他有什麼支持台灣獨立的公開言論。在國家定位這方面,王金平的台獨傾向遠沒有馬英九的獨台傾向來得明顯與嚴重,王金平是一個不太摸得透的人。也許大家可以說王金平善於偽裝,不過如果一個人從政37年偽裝到72歲也真不容易,即使假也假得幾乎可以亂真。

王金平絕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也不是國家領導的人選,更不是人民所期盼的聖人,但是他是一個人才。王金平處世非常圓融、三教九流都可以打交道,這是他的政治智慧,也是他的問題所在,肯定有不少腐敗。想想看,王金平長袖善舞,這是他的長處,但長袖善舞者就不可能很乾淨,自然也就成為他的短處。

王金平是一個可用之才,他是各方政治勢力的潤滑劑。對國家元首來說,他可以是個手中的寶,也可以是路上的大石頭,端看你會不會用他與如何用他。

(二)為什麼馬英九急於除掉王金平?

任何政治事件,近因通常是藉口並不重要,遠因才是真正的重點。譬如「蘆溝橋事變」絕不是引發中日全面戰爭的原因,日本覬覦中國肥沃的土地與豐富的資源才是中日戰爭真正的原因。同樣地,「關說案」絕不是馬英九竭力想除掉王金平的原因,所謂「大是大非」之說乃違心之論和一派胡言;王金平在國會長期不配合馬英九的旨意才是馬英九真正欲除之而後快的原因。我們慢慢道來。

2008年馬英九以高票打敗謝長廷當選總統,但更重要的是,國民黨贏得了立法院四分之三的席次,這是不得了的執政優勢。

但是馬英九並沒有把握這極為難得的優勢大刀闊斧、大展抱負和大力有所作為。相反地,一上任「八八水災」就暴露了馬政府的慌亂與無能。選戰中,國民黨那隻致勝關鍵的、激動人心的競選廣告「國民黨準備好了」在水災中顯得尤其諷刺,這個落差實在太大了,人民開始看到真相。

馬政府的悲劇從馬英九當選的第一天就開始了。馬英九不認為他當選是國民黨發動組織力量傾力相助所致;馬英九認為他當選是基於他個人的魅力,譬如長相俊美、風度翩翩、溫文儒雅、學歷出眾、學識豐富、見解非凡等等。馬英九並不認為國民黨有恩於他必須有所回報;而是反過來,馬英九認為是他拯救了國民黨,因此是國民黨欠了他的,他可以任意妄為和予取予求。上面這個觀點我們從馬英九的人事任命就看得一清二楚,YST從來沒有看過如此蠻橫的官員任命,譬如能幹的、能說善道為他競選出力的立法委員們沒有一個入閣或入府,任命台聯黨深綠的賴幸媛做陸委會主任委員壓制所有的閣員,如此國民黨能幹的人是無法出頭的,這樣四年後也就沒有任何能幹的人可以冒出來和他競選。馬英九當選的第一天就把連任作為首要目標,並且以壓制黨內能人為手段。馬英九機關算盡,但是他施政失敗的種子也就從此種下了。

馬英九四年總統做得歪歪倒倒,唯一的政績就是中國大陸在ECFA中的經濟讓利,不客氣地說,那是大陸政府單方面的賞賜,不是馬政府有什麼睿智、精明或特殊努力。如果馬政府能夠和美國或日本簽訂同樣利益優厚的不平等貿易協定那才是真本事。但這是不可能的,除了ECFA之外,馬政府一事無成。

2012年的大選很快到來,政績一塌糊塗的馬政府打出了兩岸關係牌和清廉牌,除了親民黨和民進黨全世界都在為馬英九助選,大陸警告宋楚瑜並斷了他的金主、美國猛批蔡英文的「台灣共識」是虛空的、堂堂中國日報用造謠抹黑打擊宋楚瑜為馬英九造勢、TVBS成了馬英九的御用宣傳電台、台視的沈春華也跳出來在宋楚瑜的專訪潑婦罵街、王曉波教授居然在電視上聲淚俱下說出「即使含恨、含淚、含血也要把票投給馬英九」、國民黨不計成本的廣告鋪天蓋地,尤其那隻「俄羅斯娃娃」拍攝得實在太好極具煽動力,連牢獄中的陳水扁都為他助選,於是馬英九就連任了。

後來的事讀者記憶猶新就不用YST多說了,從証所稅、美牛案、核四案、油電雙漲....,馬英九就沒做對過一件事,哪一樣不惹出一大堆風波?哪一樣不把小事變成大事、把大事變成政治事件?

六年前YST就說過了,馬英九的問題是他沒有治國能力。看看他的伸展台走秀絕不輸職業模特兒,馬英九是個太平總統的料,但世界並不太平。2012年大選投票的前幾天,YST聲嘶力竭地分析2012~2020這八年世界局勢波濤洶湧,馬英九是個繡花枕頭,他絕對沒有能力應付國際形勢的劇變。這話立刻就應驗了,YST貼一張照片給讀者看:


圖01: 眾牧師加持馬英九,盼望在馬任內青年起薪有四萬元。

這張照片攝於2012年12月01日,馬英九總統出席基督教舉辦的「國家祈禱早餐會」。馬英九的民調滿意度持續低迷,靈糧堂、長老會等多個教會的牧師將手輕放在馬英九身上,為他及執政團隊和所有政界人士禱告,希望上帝賜給馬勇氣和智慧,帶領台灣走出困境。

上面這張照片把馬英九的愚昧、無能和沒出息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就像很多台灣人想不勞而獲,於是在達賴喇嘛訪台的時候出高價接受達賴喇嘛的「灌頂」,非常愚昧和沒出息。想想看,一個國家元首面對經濟低迷、生活倒退、腐敗問題叢生,居然不問蒼生問鬼神,這表示他已經黔驢技窮、無計可施、無能為力、也無路可走了。一個總統做到這步田地與草包何異?人民還有什麼指望?

除了要求大陸更多的讓利,馬英九在經濟上一籌莫展。說實話,他也不在乎。馬英九為官志不在此,他的目標比這個遠大,台灣的年輕人即使起薪不到兩萬又怎樣?

馬英九的如意算盤是先盡快通過「服貿協議」,然後進行「馬習會」,然後簽訂「兩岸和平協定」,然後拿諾貝爾和平獎,這最後一項就為自己的從政生涯與歷史定位劃下完美的句點。想想看,那時候我馬英九已經是和季辛吉、曼德拉同級的政治人物,是世界級的政治家,你們只能讚美,還有什麼資格批評我?

現在最大的問題來了,「服貿協議」是第一關,王金平是攔在「服貿協議」路上的大石頭,此人不除路就走不下去了。王金平與柯建銘的電話錄音毫無疑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除掉王金平就在此一舉,能放過嗎?

其實馬英九要除掉王金平的最佳機會是2011年不支持王金平三度連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國民黨的黨規有明文規定不分區立委只能連任一次,馬英九只要光明正大地堅持原則就行了。但是2011年馬英九選情低迷,為了爭取高雄地區(王金平的地盤)的選票獲得連任,馬英九修改了黨規讓王金平再度連任不分區立委。這是馬英九為私利改變原則的例子。

馬英九既然已經連任而且不再競選了,現在為了自己的歷史定位自然可以過河拆橋搬開這塊諾貝爾獎路上的石頭。

(三)馬英九與王金平的利益衝突

馬英九與王金平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政治人物。 王金平是取與予(give and take)的妥協者和玩弄者;馬英九基本上只取不予,除非刀架在他脖子上。由於他們的政治個性完全相反,他們之間的衝突是必然的。

馬英九標榜的是自身廉潔與公義的形象,王金平展示的是他的處事圓融與廣交天下。

馬英九自認集聰明才智、公平正義、社會公益於一身,是完人兼聖人,所以馬英九要求立法院把他交付的案子快速表決通過。國民黨在立法院有絕對的多數,馬英九認為這事應該一點兒都不難,國民黨人多票多,民進黨不服也不行。民進黨如果要鬧,院長就該拿出動用警察的權力把反對者拖出去,事情就解決了。事實上,早年威權時期也一直都是動用警察權來壓制反對黨的鬧事。

王金平有不同的看法。自從立法委員全部民選以後,立法院不但展示立法的獨立精神、絕不接受行政院的指示和壓力、堅持「國會自主」的原則,而且還把民主的意義擴大、強調少數雖然要服從多數但是多數也要尊重少數、大黨也要尊重小黨,於是搞出「政黨協商」這一套程序。處事圓融的王金平認為萬事以和為貴,無論壓力有多大也絕不動用警察權。

冠冕堂皇地說,在「萬年國會」時代,少數的民選委員不服「萬年老委員」,院長動用警察權把鬧事的民選委員拖出去的確有點不合適,但那是威權時代。現在真正民主了,所有的立法委員都是民選的,要鬧就大家公平地鬧,如果再要動用警察把抗爭的少數委員拖出去,那麼民主就沒有真正的進步了。

不冠冕堂皇地說,人都有私心,要知道台灣的政治生態藍大於綠,如果一切按照馬英九的想法做,那麼立法院不是變成國民黨總統府和行政院的橡皮圖章了嗎?院長的權力和國會的自主精神全都沒有了,這可不行。於是立法院搞出「政黨協商」這套程序,只要有三個立法委員就可以成立黨團,有了黨團就可以參加「政黨協商」在對外關閉的密室中發揮影響力,總統府和行政院的手都伸不進來。要知道,立法院院長在「政黨協商」中是有巨大和關鍵影響力的,院長和黨團召集人的好處太多了。

如果考量現實的立法院作業,即使沒有「政黨協商」,馬英九的那一套想法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反對黨可以提出成百上千的法案把立法院的議事程序堵塞,國民黨即使佔絕對多數也很難使自己的提案快速和順暢地通過。事實上反對黨也的確如此做,所以「政黨協商」雖然為人詬病但也沒有辦法廢除它。

讀者不要認為「政黨協商」是立法院的萬惡之源,其實這是民主精神的部份內涵。美國國會就通過法案允許國會議員發表冗長的演說或辯論來阻止某個議案通過,美國國會對這種手段有個專有名詞叫filibuster。filibuster的意義就是鼓勵意志堅強的少數人能透過鍥而不捨的精神來達成他心中的理想,因為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有超乎尋常的毅力與堅持那麼肯定裏面有些道理,這是美國尊重少數人並給予堅持者有機會實現理想的具體法案,記得好萊塢還為“小議員如果有理想也可以改變國會”這個主題拍了一部電影,片名不記得了,只記得主演小議員的是大牌明星詹姆史都華。

所以在目前立法院這種機制下,馬英九的利益和王金平的利益是有嚴重衝突的,馬英九的個性與王金平的個性是兩個極端,爆發衝突不過是時間問題。

(四)「九月政爭」雙方過招

讓我們逐項檢視「九月政爭」雙方採用的招數。

9月6日,特偵組在王金平赴馬來西亞參加女兒婚禮飛機起飛一分鐘後用短訊通知眾媒體召開記者會,再三要求媒體記者切勿錯過。在記者會中,特偵組公布監聽譯文,指王金平為柯建銘司法關說。
一小時後,馬英九在總統府發表聲明表達震驚和痛心。

9月7日,馬英九主席呼籲王金平盡快回國說明。

9月8日,經過三天思考,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宣布王金平的關說是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

9月10日,王金平返國,在桃園機場發表聲明否認司法關說,譴責特偵組違法濫權監聽。

9月11日上午,在國民黨召開考紀會前,馬英九以黨主席身份在八點半率先召開記者會,馬英九表示雖然與王金平有深厚私交,但實在無法接受如此赤裸裸蒙蔽司法,站在大是大非的面前,自己別無選擇,希望王院長知所進退,主動請辭,並重話說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希望考紀會作出撤銷黨紀處分,解除王院長不分區立委資格,不然等於是默許司法尊嚴被踐踏。

9月11日下午,考紀會作出決定,撤銷王金平的國民黨黨籍。

9月13日,台北地方法院裁准王金平保留黨籍職權假處分。

9月16日,國民黨對假處分提出抗告。

9月28日,民進黨指控特偵組違法監聽 國會總機。

9月30日,高等法院駁回國民黨抗告。

10月01日,王金平發表聲明,不提黨內申述。

10月02日,馬英九接受電台專訪,澄清細節。

10月03日,台北檢察署偵辦洩密案,約談黃世銘(被告)、馬英九(証人)、江宜樺(証人)和羅智強(証人)。

10月05日,國民黨宣佈不再提抗告。

(五)司法關說與大是大非

在「九月政爭」大過招中,馬英九表情嚴肅、心情沈痛、一再強調王金平的司法關說罪無可赦,聲稱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是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馬英九這話說得太超過,YST不能同意。

首先,什麼叫做「司法關說」?法律上有定義嗎?

所謂「司法關說」就是在法律過程中找人說情,法律上並沒有準確的定義。關說可以是「說情」、也可以是「說理」、可以是王金平說的「關心」、也可以是非常惡劣的「施壓」。在上面這四個情況中,只有「不當施壓」才是明確違法的,這其中還必須包括有利益交換的確切証據。

大家都知道「關說」很不好,但大家也都知道「關說」是一種非常普遍幾乎天天都在進行的事,不止台灣如此,國外也一樣。YST舉一個親身在美國這個民主先進國家發生的例子,是YST在美國關說的真實故事。

(六)YST在美國關說的真實故事

YST大學一畢業服完兵役就赴美留學。有一天下午,下課回家時在校園裏發生一起輕微的擦撞車禍,對方是一位在學校工作的中年女士,白人。不久警察就來了,他仔細問了那位女士的話,但是只對我寒暄兩句,然後就開了一張罰單給我。我要理論,他卻揚長而去,由於罰單是給我的,那位女士自然也無異議不說什麼就離去了。

YST回到宿舍越想越氣,這不是擺明了欺負我華人嗎?
於是我開車到警察局找那位警員理論。猜猜看發生了什麼?
那位開罰單的警員沒出來,出來一位警官,原來是該局局長,他說什麼有理去法院說,然後就把我轟出來了。YST看他如此高大健壯又有佩槍,一下子就懵了,昏昏然走出警察局。

YST在宿舍中冷靜下來,想想看,我YST讀了這麼多書,至少也是一名秀才,怎麼就被一個穿制服的佩槍壯漢粗魯地趕了出來?太丟臉了,這股氣不出將來何以見人?

YST開始仔細思量,突然心生一計。首先,我寫了一張狀紙,然後打電話找學校的外國學生顧問(Foreign Student Advisor),要求他為我主持公道。
就像軍隊打仗一樣,YST還準備了預備案,如果外國學生顧問不理會我的申述,那麼我就去找學校的報紙,要報紙編輯為我討公道。

附帶解釋一下,我唸書的學校是美國的主要大學之一,學生數萬人,校園數千英畝,學系齊全,校風自由,規模宏大,各項事務都自成體系,學校報紙辦得極好,這個由學生主辦、獨立發行的報紙比附近的商業報紙銷路還好,頗有影響力。

電話接通,我說明來意,外國學生顧問立刻答應我的要求。於是,我就乘坐他的座車前往警察局。這位顧問是一位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態度溫和,衣著典雅。一路上和我話家常,詢問我生活如何、修幾個學分的課、有沒有打工(他在找我的軟肋,試探我有沒有非法打工),我回答說沒有打工因為我的獎學金足夠生活,他就不再打探下去。

到了警察局,給我交通罰單的警員早已恭候,他在我們面前仔細解釋為什麼要給我罰單。
他說完後,我就問他:你在開罰單之前有詢問過我嗎?
他說:沒有。
我說:不,你問了,你問我是不是韓國人。我說不是,我是中國人。

然後,我突然從上衣口袋中掏出預先寫好的狀紙,開始朗讀:今天誰應該拿罰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張罰單是透過不正當的程序開出的,這個不正當的程序牽涉到國籍的歧視(discrimination against national origin)。

說到這裏,我偷瞄了一眼,那位警員臉色變了,外國學生顧問也緊張起來。然後我繼續唸:我知道你們警察開出罰單後就不會收回,(下面接著要說的話是:我會去找學校的報紙尋求正義)。但是還沒有等我說出口,外國學生顧問反應極快,立刻就打斷我對那位警員說:真的是這樣嗎?

警員立刻說:讓我和局長商量。

過了一會兒,那位兇神惡煞般的高大壯漢出來了,這次是滿臉堆笑,他一開口就說這是一場誤會,這位警員以前是軍人曾經在遠東服務,他的問話是善意的閒話,絕沒有任何歧視。這次的交通小事故的確錯誤在你,但是為了表達我們的善意,我們願意收回這張罰單作為對你的禮遇,希望化解所有的誤解。我立刻表達同意和感謝。

在回程的路上,外國學生顧問對我說:很高興事情圓滿解決,這事你知我知就好,可別到處張揚,如果其他學生知道我能 fix ticket,我的日子就麻煩了。
我說:這個我明白,非常謝謝你的幫助。

這就是YST在美國關說的故事。附帶說一句,我有點奇怪為什麼警察局會對一個外國學生顧問如此客氣,我可以感到所有的人都有點怕他,雖然他是如此的慈眉善目和輕聲細語。整個警察局對這位外國學生顧問尊敬的程度超乎尋常,他一句輕聲的「真的是這樣嗎?」警察局立刻瞭解話中之意,馬上照辦。打聽之下,原來這位外國學生顧問以前是中央情報局(CIA)的官員,而且職位不低,不是簡單人物,我聽了都嚇一跳。

你看,美國也是有關說的,即使像YST這樣的外國草民,一樣可以動用關說解決問題。

如果硬是用這個故事做個比較,YST就是柯建銘,外國學生顧問就是王金平,開罰單的警員是林秀濤,警察局長是陳守煌。這個故事裏沒有黃世銘和馬英九,因為沒有人認為這個「關說」有什麼錯,外國學生顧問也沒有不適任的問題,這件事說不上什麼大是大非,更不會造成校園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

話說回來,當年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為一口氣就蠻幹,若是今天肯定不惹事,付錢消災就是了。

說到這裏,讀者可能會反駁:你YST算老幾,一張交通罰單不過幾十美元,能和柯建銘的關說相提並論嗎?
呵呵呵,柯建銘的案子是背信,即使敗訴也只是服刑六個月而且可以改易罰金十八萬新台幣(折合美金六千元)。YST那時候是個窮學生,數十美元對YST而言絕不止億萬富翁柯建銘的十八萬新台幣。

柯建銘為了十八萬元新台幣動用關說,結果釀成震動中華民國的重大政治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幾十億都不止,造成的社會動亂和可能的政權更換與國際影響更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真是不值。

(七)馬英九的淺薄與莽撞

「九月政爭」說白了就是馬英九企圖用迅雷不及掩耳的小動作除掉王金平。

為什麼YST用小動作來形容馬英九的手法?
答案很簡單。馬英九非常清楚王金平的「關說案」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於是決定用道德的理由透過國民黨的考紀會除掉王金平,因為考紀會是可以被他這個黨主席完全操控的,所以這是確確實實、被人不齒、君子不為的小動作。

用刑法判王金平的罪是大路和正道,用道德除掉王金平是旁門左道。馬英九所為不能服人,因為道德的標準每個人不一樣,何況馬英九在類似的案例用不同的標準,比例原則落差太大。所謂「大是大非」乃空洞之詞,馬英九用自由心証的道德標準來治國,這是恐怖統治。

馬英九是以聖人的高度說這些話,但是馬英九是聖人嗎?
除了馬英九的小圈子,他所謂的「大是大非」全國人民都不服。

作為國家元首,應該開大門走大路,馬英九卻選擇了開後門走小路,他把總統做歪了。

當馬英九在09月11日公開說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YST聽了大驚失色。
這種話是總統說得出口的嗎?
他到底懂不懂「三權分立」這個民主政治的ABC?

王金平是否適任立法院院長不是你馬英九說了算。王金平固然是國民黨黨員而你馬英九是黨主席,但是王金平這個院長是立法院全體同仁一百多張票經由民主投票選出來的,他這個院長職位是得到整個立法院授權的,授權英文叫mandate,它具有一定的法定意義和政治份量,豈容別人說三道四?

立法院有自己的紀律委員會,王金平是否適任立法院院長只有立法院的紀律委員會說了算。

馬英九是淺薄和魯莽的,遠看人模人樣,近看狗屁不通。

(八)馬英九的帝王思想

「九月政爭」說白了就是馬英九想做皇帝,他把手同時伸進了司法院和立法院。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亂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李登輝修改憲法取消了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從此行政院長不再是憲法中所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首長,而是淪為總統的幕僚長。憲法專家口中美言的「雙首長制」是一派胡言,今天的中華民國既不是「總統制」,也不是「內閣制」,更不是甚麼「雙首長制」,而是不倫不類的「半皇帝制」,因為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

陰毒的李登輝更把修改憲法的門檻從三分之二提高到四分之三,成為一個幾乎永遠不可跨越的門檻,為惡法板上訂釘。

所有的政治人物都知道今天中華民國如果要步入穩定的正軌則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必須恢復,陳水扁不肯,大家就把希望寄託在看似溫良恭儉讓的馬英九身上,馬英九也答應支持者如果當選總統必定提出恢復立法院閣揆同意權的法案。除此之外,馬英九還答應要徹底處理黨產和恢復國統綱領。

上天可憐中華民國,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而且奇蹟似的國民黨擁有立法院四分之三的席次,這就為修改憲法奠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馬英九當上總統後有提出恢復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嗎?
當然沒有,也當然不會有,馬英九不是聖人,誰會揮刀自宮斷絕自己的權力?

今天馬英九動用國民黨的家法除掉王金平毫無疑問是要把手伸進立法院。想想看,如果馬英九成功除掉王金平,還有那一個接手的立法院院長敢對馬英九說一個不字?如此一來,立法院就成了馬英九的舉手部隊了。

馬英九與黃世銘異常的見面與密集的通話加上他們的說法不一與前後矛盾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馬英九的手已經伸進司法體系,看看馬英九在國民黨召開考紀會前所做的強勢演說,這已經超越指導而是強力施壓考紀會了,考紀會不就是國民黨的司法機構嗎?馬英九的民主精神在那裏?馬英九在黨內搞獨裁,在總統的職位上會民主嗎?

更何況我們都知道特偵組不是唯一可以監聽的機構,還有調查局和國安局,它們都直接在總統權力的控制之下,非法監聽可以造成全國人民人人自危。

馬英九說:如果不做非法的事,就不會害怕被監聽。這是什麼混帳話?

非法監聽不是小事,這是天大的事,遠遠大過任何關說案。
想想看,尼克森是怎麼下台的?
華盛頓郵報從一開始就判定「九月政爭」是台灣版的水門案,一針見血。

「新聞面對面」在2013年09月30日的節目中一再播放一段錄影:
2008年05月20日,馬英九在總統就職日面色凝重地公開宣布說,“台灣的民主將不再有非法監聽、選擇性辦案、以及政治干預媒體或選務機關的現象”。台下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

上面的諾言有那一樣沒有被違背?

馬英九追求權力的慾望已經瘋狂了,從依法掌控行政院,到透過非法監聽掌控司法檢調系統、到選擇性的整人,再到透過國民黨家法掌控立法院。
馬英九行政、立法、司法一把抓,這不是做皇帝,什麼才叫做皇帝?

(九)結論

1.馬英九自導自演的「九月政爭」是一場自私、違憲、粗魯和愚蠢的鬧劇。

2.馬英九發動的「九月政爭」非但不能除掉政敵,反而搬起王金平這塊大石頭重重地砸了自己的腳。

3.馬英九的跛腳已成定局,陷入司法訴訟也已成定局。馬英九的司法訴訟關鍵在檢察總長黃世銘和他手中的資料,馬英九不敢逼迫黃世銘下台,目前形成恐怖平衡,但不知能拖多久。

4.馬英九卸任後非常可能步陳水扁的後塵坐牢。導致馬英九坐牢最可能的因素是偽証(purjury),其次才是洩密、教唆和非法監聽。

5.馬英九缺乏政治倫理,用三十幾歲的羅智強和七十多歲的黨國大佬連戰鬥嘴,再用羅智強以羞辱的方式迫使六十多歲的部長曾勇夫辭職,這是中國社會不容許的。現在反馬勢力迅速擴大,這能怪誰?

6.馬英九的姐姐馬以南從美國傳簡訊給好幾位能幹的國民黨立委(譬如丁守中、陳學聖、賴士葆等),問他們為什麼不站出來幫馬英九總統清除這個叛黨、不知羞恥的議長王金平。政治雖然沒有是非但有因果,當初馬英九總統因為妒才不任用他們而用庸才以策安全,今天馬英九出大事了,自然也沒有能幹的人去救他。

7.以馬英九的個性,他不會辭國民黨黨主席的,因為如果辭了,他的歷史定位和諾貝爾獎夢也就沒了。馬英九一定會堅持做到任期滿為止,這會把國民黨拖垮,也會把台灣的經濟加速下沉,但是他不在乎。

8.民進黨會在2014年的選舉大勝,也會贏得2016年的總統大選。後者會震動北京,大陸多年的讓利全打了水漂。

9.如果民進黨在2016年取得政權,一定會倒向日本和美國,努力配合美國的「東亞再平衡」和日本右翼的修憲與軍事擴張。民進黨不會錯過美日這個重大轉變的新政策,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這是台灣獨立最後的機會,民進黨再傻也不會放棄奮力一搏。不要忘記,蘇貞昌的祖父是當年通風報信給日本人捕殺台灣抗日志士的台奸,蘇貞昌的戀日情節在他訪問日本的時候表現無遺,蔡英文的戀日也不遑多讓。民進黨執政後必定爭取「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也能夠覆蓋台灣島就像覆蓋釣魚島。2016年以後,列強在東亞的博弈肯定遠比現在複雜。

10.目前東亞的局勢非常緊張,看看中國的造艦速度就知道了。中美日都在加緊磨刀,這場戰爭將決定列強在東亞的勢力範圍,沒有任何一國輸得起。YST曾經預測,如果美日和大陸有一戰,那麼最可能發生的時期就是2014~2020,因為過了2020美日聯軍能夠取勝解放軍的機率是0。現在是美日求戰,大陸在拖。所以2016台灣換民進黨執政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中國統一過程中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障礙,對中華民族的復興而言,國民黨的曖昧和虛情假意不是長久之計,為禍可能更大。兩岸也該到攤牌的時候了,民進黨沒有歷史包袱,比國民黨直率,也比國民黨容易對付。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T2000&aid=8977050
 引用者清單(2)  
2014/09/29 06:44 【udn】 我還找到這個比價!一般 警察 刑法 密集比價
2013/10/14 12:54 【alexjlu 的部落格】 好文分享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太老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6 13:47

當李登輝走向台獨,國民黨失去黨魂,先有新黨,後有親民黨,分階段帶領有格調的黨員出走時,此時馬英九始終留在國民黨,依附李登輝。當馬英九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的時候,李登輝已被國民黨開除,但馬英九還是向李登輝輸誠。

 

選上總統後,沒有一次公然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當法務部長的時候,馬英九嚴辦國民黨賄選,但對民進黨的大搞省籍對立、分裂社會、威脅反對民眾,民間連國旗都不敢懸掛,馬英九卻視若無睹,這樣的選風似乎與他無關。當市長,文湖線捷運出包,貓纜基樁危險,都是繼任者幫他善後,他對自己的無能毫無歉意。

 

競選總統特別費發生了問題,犧牲的是小職員余文,他對公務員說18趴基層公務員月退減少太多,但後來還是肥高官、瘦小吏。黨內競選時,認為王金平是黑金,結果選總統第一任力邀王金平作副手,第二任修法使王金平連任不分區並且還是第一名,這是真正的清廉嗎?

 

選上了總統,不只老婆要辭職,相關的親人離職的也大有人在,為的是成全他一己之私。八八水災頂不住,講「我這不是來了嗎」的人是馬英九,下台負責的是劉兆玄。用了陳冲當行政院長,興之所致散發年金破產的訊息,造成勞保動盪,社會從此不安,陳沖下臺。這次拉下王金平,民掉落到 9.2%,自己還遭檢察官隔離偵訊,原想犧牲黃世銘,不料事與願違,自陷危機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6:54

馬英九的國慶演說:各位鄉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

這些話很可能是九月政爭失利後.支持度下降後.故意講給大陸聽.用來取暖用的.以前講的話.大陸也不一定十分受用

大陸如果再把資源給馬英九是不是值得?
1.馬英九做的事常背逆老百姓需求.滿腦子只有自己.沒有民生
2.馬英九已經選無可選等下台.再投資它他也沒好處.也不會談統一
3.馬應九拿大陸的好處已經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激.每拿一次好處就去抱其他國家大腿
4.大陸如果暫時不給馬英九好處.把資原留下.對以後上台的才有籌碼
5.如果給了太多.將來如果突然減少.反而會心生怨恨.對大陸未必是好事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6:38
或許一些人在批評蔣中正.但是老蔣也曾經下野過.這個民調破紀錄9.2%的人還當得下去.至少這點老蔣比他強.但是還是希望看看他的支持度能不能低於銀行的定存利率.當然也希望阿扁有機會繼續貪下去.看他能貪多少.畢竟這兩個人是最可能破紀錄的人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6:31

1.連勝文被開槍造成五都選舉.國民黨拿三.民進黨拿二.如果當時沒有槍擊事件.民調證明國民黨只拿得到台北市.而馬英九確說跟連勝文被槍擊無關

2.馬英九消費陳樹菊的次數.比陳水扁雪山隧道通車剪綵次數還多

3.顏清標的兒子代替國民黨參選.勝選後馬英九說自己運籌帷幄

這個人似乎想把天下的好處往自己臉上沾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4:33

馬英九想諾貝爾和平獎或許是事實.但是如果目標改成當國父.不是也比當總統好聽嗎.不然一直抱美國大腿幹什麼.搞獨立就可以宣佈戒嚴當到死.對只生女兒的馬英九而言.或許也是心理上的補償

馬英九做的大部份決策都不是人民需要的.像油電雙漲.進口美牛之類的事.維持現狀更不是台灣人民需要的.企業早就嗅出這個味道了.紛紛和大陸產業做結合.萬一2016民進黨執政.台灣企業出走潮不可避免.台灣的市場小.大家心知肚明.很多能耕的土地都被建築業.工廠.還有政府亂概的建築物等玩掉了.將來如果沒有工商業.想揮復以農立國.人人耕田不餓死的機率太低了.於是台勞的數量就會增加

現在的政客只知道給糖.不知道糖怎麼來.台灣的前途只有統一一途而已



OOP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3:08

前不久台灣一份民調說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主張維持現狀永遠不變。換言之獨台是台灣人所要的。那麼馬英九致力於簽訂兩岸和平協定正是呼應人民的心聲。反成了你的眼中釘。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用過就搬的前有李登輝耍李煥郝柏村後有陳水扁利用唐飛。馬英九動了王金平倒成了冷血。你的公理正義顯然傾斜一邊。拿王金平的關說案跟你在美國為自己平反(你文中其實沒有說不是你的錯,但你利用了美國人最怕的種族歧視漂亮的打贏了這一仗)的經過相提並論。完全是失去了你向來自傲的邏輯。看來你這篇文章只是重複你一貫反馬的目標。無所不用的去抹黑馬而已。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1:08

如果法律能代表是非

為了維護民主法治.請對路邊隨地大小便的流浪狗提告.原告和被告.在法庭內公開對質.讓被告進行唇槍

舌戰的辯論.如果不行.讓法院幫牠找個辯護律師.原告和被告律師進行答辯.如果被告確定有罪.就要罰

錢.如果被告沒錢.就罰牠勞動.最少也要在媒體面前公開道歉

但是沒人那麼做.因為有人養的狗隨地大小便不清理.政府單位可以罰主人錢.但是流浪狗沒錢.所以不用

罰.也就是說法律可以因為利益的考量而有差別

如果真有人去告那隻隨地大小便的流浪狗.最少會被認定吃飽太閒.動物保護團體也會認為是虐待動物

所以法律是為了維護利益的.不是什麼大是大非


璿云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5 11:02

馬英九是想要當美國總統而不能當.他想要像美國總統有解散國會的權力.他的思考模式全是美國人

幾個月前聽到的事.南部鄉下發生了命案.警察抓不到兇手.結果一個在路邊走過的男子.被強行帶到警局要他認這殺人案.那男子不認.結果挨打.打了還是不認.警察不放人.第二天打電話給他老爸.他老爸找另一家警局幫忙去說說.後來造成原來的警局派很多人到他家去大規模搜索.讓整個村子裡都以為他家殺人.大家指指點點.這警局似乎想用這方式讓鄉下人不敢再提.可是他老爸正好有人認識更高層的警官.送了一些錢.施壓下來和解.本來想讓打人的警察私下道歉.賠錢了事.但是家屬不要錢.要他辦酒席.把全村的人請來吃.並且當村民面前向被打的這男子道歉.這樣才把問題擺平.如果沒有管道可以官說.這件事會變成冤獄.整個村子對這家人指指點點.讓他們一輩子無法做人.當然這件事已經解決了.也沒人想再提起

官說一定不對嗎.在一堆錯綜複雜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問題.難免發生錯誤.不這樣解決.請問法官檢查官同樣是執法人員.會主動懷疑警察筆錄嗎.這人還好有管道可以官說.一般人恐怕只有認罪的份

就算老百姓遇到法律問題.或切身利益.很少有人有門路有門道而不想關說的.關說內容合不合理才是重點.有沒有助於公共利益才是重點

如果有人自認為是清官.遇到了一個被污告的受害者家屬關說送禮.而被污告的家屬可能認為提告的一方財大勢大.或有特殊背景.縣太爺很容易把證據做一些對被污告的一方做不利的解讀.或這辦案人員草率.不夠耳聰目明.因而關說送禮.希望降低傷害.反倒被自命清高的縣太爺做出被污告一定有問題的解讀.因而把被告給剁了.反而造成冤案

沒有人認為自命清高等於有智慧.有經驗.有眼光.甚至是大是大非



老石頭-old ro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2 21:03

好文章不在筆尖上,而是在心坎裡!

如果今天發動斬王院長的是宋楚喻,我敢說你絕對不會寫這樣的文章!

如果今天的行政院長是宋楚俞,我敢說你絕對會把王當落水狗狠狠批!


P1PB0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2 14:39

服貿爭議是目前許多台民和民進黨最喜歡用作描繪馬王之爭的主因之一,至於諾貝爾獎的說詞就比較少見。馬想不想或能不能拿諾貝爾獎我不確定,但服貿過不過的決定權顯然不是只繫於王金平,且服貿爭議影含的仍是藍綠統獨勢力的角力,這不是單純王金平一人造成也非剷除他一人就能解決。這個論點完全沒有說服力。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