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06 16:52:26瀏覽1014|回應0|推薦2 | |
911事件真相:一場有預謀的爆破?
轉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1c66c10100r75d.html 每次路過哈佛廣場,總可以看到不同的街頭表演者。廣場有一片圓形的空地,鄰凹下地面的地鐵站和馬薩諸塞街分佈向各個方向的路口,半側階梯台階使空地形成舞池的效果,是街頭表演最好的位置。遵循“先佔先得”的原則,來得早的表演者就佔據這片小小的舞台。 有一天是“農民”樂隊演奏,在架子鼓手樂不可支的伴奏中,兩個演奏者舞著吉他,歌聲狂野奔放,引得觀看的人圍了層層疊疊。我正欣賞他們的表演,發現“觀眾席”上一個人,他盤腿坐在路面最高處的石墩上,手裡舉著一張半人高豎起的牌子,身邊還放著一塊小牌,同樣地黑底白字:“911真相是時候了!”他安靜地坐著,看著舞池,什麼也不說,就像看表演的眾人中間的一個;他的身邊同樣坐著、站著觀看表演、拍照、叫好、跟著舞動的人,似乎也沒有人覺得他不是眾多觀眾中的一個。他算是個舉著牌子的觀眾呢,還是在觀眾中的一個舉牌示威者? 我準備湊過去看看他想做什麼。移步中,另一個人已經開始和他攀談起來。我站在旁邊聽他們談話,搖滾樂聲響徹耳邊,兩人要大聲喊才能聽見。他們互相說著911事件還有很多沒查清楚,政府的故事不相信之類。見我在旁邊傾聽,舉牌子的先生向我點頭打招呼。我問他:你在做什麼?另一個人搶先做了回答:911的真相沒有搞清楚,他們的報告根本沒有說明問題,沒有內部人員參與,在美國這樣的國家,單獨恐怖分子做不到那些事,布什為了宣戰製造理由,政府掩蓋了真相。我有些驚訝:你相信政府參與了?他說:我相信,太多疑點了。 “你知道除了兩座世貿大樓倒塌外,還有一座第7號樓,在完全沒有任何飛機撞擊的情況下,也塌了嗎?”舉牌的先生向我介紹知識,並拿出一張明信片指給我看。明信片上畫著三張圖,是一座大樓第0秒、第2秒、第3秒的連拍示意,顯示一座完好的高層建築,瞬間整體坍塌了下去。圖片下有一段說明,黑體的標題寫著:第一點,世貿中心7號樓的神秘坍塌。 我確實不了解世貿中心7號樓。搜索一下自己的記憶庫,911雖然是個舉世震驚的大事件,但在這個熱鬧紛呈的世界裡,它也不過是一個印象派的作品。我聽他們繼續說明,原來那張明信片是“911真相運動”的一張宣傳頁,911事件後,陸續有人提出諸多疑點,特別是對於世貿7號樓不彰不顯地倒塌,以及大廈倒塌方式與人工爆破技術之相似提出置疑;同時,對於政府拖了很久才給出的“官方故事”不滿意,認為其忽略了所有的主要疑問。他們懷疑的對象直接指向布什政府――911事件政府合謀,為伊拉克戰爭製造理由。 我覺得這個巨大的懷疑與眼前坐在“觀眾席”上舉著一面小旗的孤零零形象頗不相稱。仔細聽了他的理由,以及後來又看了相關資料,我並不認為他的懷疑沒有道理――事實上,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釋,確實難以說調查已經做出了結論。比如對於他手裡明信片上提出的“11個關於911事件的顯著事實”: 1、世貿中心7號樓的神秘坍塌:除了兩座大廈外,世貿中心還有一座高層建築坍塌,即世貿中心7號樓――兩座塔樓旁邊的47層鋼架摩天大廈,在沒有被任何飛機撞擊的情況下,於當晚5:20分也坍塌了。坍塌方式完全是專業爆破的方式――突然倒塌、爆炸性、原地直立坍塌、接近自由落體速度、完全粉碎、不損及周邊其他建築物――等等11個只有控制性爆破技術才存在的坍塌特徵。該樓承租人Larry Silverstein在2002年公共廣播電台說到當天下午他就“拆毀”(pull it)7號樓向紐約市政消防局提建議,而“拆毀”在建築學上專指大型爆破,需要專業人員數星期的設計和佈置。令人驚訝的是,在571頁的911委員會報告中居然未提及世貿中心7號樓矚目的坍塌。 2、官方說坍塌是因為著火,事實上除了911事件,火從來沒有造成過鋼架結構建築的坍塌。 3、可以檢查出爆炸特徵的世貿中心建築鋼架,很快被運往海外熔毀了,這是史無前例的對聯邦有關犯罪現場法律的違犯。 4、任何飛機失去聯繫,戰鬥機都會常規性地到空中巡查,這種情況平均每年出現100次,基本在20分鐘之內都會實現。而911的飛機失去聯繫卻近2個小時沒有偵察。 5、安全部門一反既有慣例,在得知美國被襲擊並且總統可能成為目標之後很長時間,讓布什總統留在一間非常開放的教室拍照。 6、有未明身份的內部人士在美國航空、美聯航和被恐怖襲擊影響的有關公司股票上,買“看跌期權”獲利數百萬美元,這種賭注式行為就發生在911前夕。 7、至少有來自11個其他國家的警告說明有可能襲擊,911之前內部人士如軍方高層官員John Ashcroft和舊金山市長Willie Brown被警告不要飛行。 8、2000年9月,一群新保守主義鷹派,其中很多其後即在布什政府裡任要職的人,寫信說他們認為:如果“缺乏一些災難性的和可催化性事件――比如新珍珠港”,他們大量集結軍隊的計劃會進展很慢。 9、據BBC和衛報報導,一些被宣佈為911“自殺劫機者”的人仍然活著並活得很好;據每週新聞和其他來源的報導,其中至少5人在美國軍方基地受過訓練。 10、布什政府抵制911委員會的成立長達441天,其他類似調查,如對於珍珠港事件、肯尼迪總統刺殺案、宇宙飛船遇難等事件,均在一周內啟動調查。 11、4個勇敢的911喪夫者組成的“澤西女孩”最終促成911委員會成立並提出許多問題,但是其中大多問題被忽視。布什政府內部人士Philip Zelikow領導下的最終報告,未就任何指向官方共謀的證據做出解釋。 另外一份資料來自一個建築和工程學專家組織,提出了世貿大廈坍塌所具有的15個控制性爆破技術特徵: 1)突發:突然開始的坍塌; 2)基底爆破和閃光:100名以上目擊者報告,在坍塌一秒以前有來自基底層的爆破聲和閃光; 3)自由落體速度:坍塌接近自由落體速度; 4)均勻式坍塌:是遵循最佳阻抗方式的均勻式坍塌,倒塌在自身地基上; 5)側噴:20噸被支解的鋼柱和樑的鋼束側面噴出達500英尺(約150米)――大量鋁熱劑燃燒切割裝置產生數噸融化的鋼鐵,會產生此現象,火的燃燒不會; 6)衝擊波:建築窗戶爆出400英尺(約120米)遠的衝擊波; 7)摧毀波:整個建築周邊豎直進程的摧毀波; 8)空中粉塵:空中粉碎混凝土形成外向拱架煙塵; 9)“蘑菇雲”:大量的火成碎屑流形成蘑菇雲; 10)“爆竹”:即定焦爆破的起爆雷管特徵,在40層以下“倒塌”的樓層窗口清晰可見爆炸性噴射物; 11)完全分解:鋼架核心柱狀結構完全分解; 12)1400英尺直徑圓狀殘跡:建築中心向外呈圓形碎片均勻分佈區; 13)混合燃燒劑證據:在鋼融渣、凝固金屬和灰燼樣本中發現混合燃燒劑――一種高技術的燃燒劑――的化學證據; 14)粒間融化:聯邦應急管理局鋼鐵分析顯示,鋼鐵樣本中有硫化、氧化、粒間融化,這些是鋁熱劑的證據; 15)融鋼:諸多目擊報告碎石中有大量融化鋼流,物理學博士此前在Steven Jones在世貿中心廢墟上發現融鐵球覆蓋整片曼哈頓低地,融鐵正是鋁熱劑的副產品。 在一張下載刻錄的CD上,大量的採訪資料提出了更多的問題,比如世貿7號樓的背景,是美國安全局、中央情報局(CIA)、國防部、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緊急情況管理市長辦公室,以及一些銀行、保險業等所在,7號樓倒塌沒有人員傷亡;再如一個名為securacom的公司負責世貿中心、美聯航、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等的安全系統,1996 -2000年政府予之830萬美元合同打造世貿中心新的安全系統,而這個世貿中心唯一的安全系統負責公司恰是布什的弟弟Marvin P.Bush於1993-2000年在任董事會,布什的堂兄Wirt D.Walker III 於1999-2002任主席和執行總裁的一個公司;其他方面還有倖存者目擊911一周前整個週末的全樓停電、所有安全措施和記錄缺失,該週內的反常警報,炸彈搜尋警犬被撤,34層空樓層的奇怪工程,98層突然全層搬空,大批人員周末進入“架設網線”等異常現象;同時更詳細的影像對大廈倒塌特徵做了解析,包括歐洲的一流專家指出控制性專業爆破的證據。所有這些被提出的問題和證據在911報告中均未予提及。 “你明白嗎?”眼前這位穿著運動衫、牛仔褲、一頭蓬髮的先生對我說,“如果證實真是專業摧毀,那就是一場深遠的騙局!” 我想,我明白,我認為所有的這些疑問需要回答,而且對於權力所可能製造出的離奇,我們的想像永遠都不會超出實際。但是我仍然覺得彷如看到一場表演秀或者行為藝術――主人公和他要面對的主題比例反差太遠了,台下沒有觀眾,也不像街邊搖滾可以自娛自樂。他接著說:“說小的謊言是很容易被識破的,如果說謊,就說大的謊言;謊言太大了,就不會被人們懷疑。我看了很多資料,越深入了解越發覺這裡面有問題。” 他仍然舉著那面不大不小的旗子,黑底白字地寫著:“911真相是時間了!”他的身旁仍然站滿了觀看搖滾的人,有人隨之舞動,人們似乎對這面旗子既不陌生,也不相識。正如我自己的感覺:做了不多,不做不少,那種形像不是很可憐?在心理學上,有一類典型的心理防禦機制叫做逃避,即將自己不能應對的不愉快體驗從意識中排除出去,或者當作它根本沒有發生。所以我們對於過度的異常反而會熟視無睹,為了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化理由,甚至會加入認同,並把追究不放的個體視為“唐吉柯德”式的滑稽一笑;也不難理解,有人要把已經有“答案”的難題重新翻出來再驗算一遍,一定不夠受歡迎。在911事件上,美國人的反應也是如此,一種普遍的態度是――免談。 “事情已經過去了”,我說。 “怎麼會?”他回答,“那麼多人死了,美國被帶入戰爭,又有很多人要去做戰士,美國需要對它的政策做出反省。政府掩蓋真相,但秘密不可能被永遠保有。” “美國有很發達的媒體。”“主流媒體一樣是大集團利益控制,他們根本沒有指出很多關鍵問題。” “那你一定期望今年總統大選改換黨派來追究共和黨?”“改換黨派或許會有幫助,但不能指望通過他們做出獨立調查。你來自哪兒――噢,你們有個一黨系統,我們有個兩黨系統,其實都一樣,民主黨、共和黨,區別能有多大?他們一樣不會願意觸動這件事。美國說它是民主的,別相信它!――不過有一點,確實很重要:你可以表達。我想我在中國做這些事就會被警察抓了。”一旁的攀談者說了句:人們不關心,也是一種控制,我寧願有危險,讓人們聽到。這句話更讓人感到一種深不見底的無奈。 “媒體、黨派都不可能,你希望通過什麼'有用'?”“公民。更多的公民。只有更多的人意識到問題,我們才可能推動真相。――事實上,人們只要獲知信息,就會對政府的911故事產生置疑,現在很多人只是不知道,公眾處於催眠狀態,關鍵是讓他們知道真相。我讓一個人了解了,他就會告訴他身邊的人,知道的人再傳給知道的人,了解的人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其中。” “可是好像人們並不關心。”“因為我們總是期待別人去做。人們總是想:會有人去做的。不,沒有人能替你做。一個人必須自己行動。” “你一個人能做什麼?就是談幾十個、上百個人,又怎麼樣?”“不,你說錯了,我不是談了幾十個、一百個,我從02年就開始做,到今天為止已經談了上千人。”他認真地糾正我隨口使用的“白髮三千丈”手法的措辭,“我並不是一個人,很多人加入'911真相'運動。今天和我在02年開始做的時候已經有很大變化,比如他――我們兩人從來各自不相識,今天一見面卻發現原來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我現在在街上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02年的時候就不會。”才剛與他攀談的那位先生點頭認可:“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我們雖然各自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相互知道,但是大家在走向一個目標。” “是這樣的。比如我自己,我就是因為02年聽到有人向我介紹,然後我從網上、其他地方去找看資料,大量的資料使我發現確實有諸多疑點,才開始認真關注,後來逐步開始自己做宣傳。我自己從網上刻錄了資料,給人們看。”舉旗者說。另一位先生繼續同他切磋:“哦,你是這樣做。我還舉辦了很多活動,宣傳、抗議、示威。” “你們這樣做沒有遇到過麻煩嗎?”我問。站著的先生說:“我被警察抓過。我知道他們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話題,有的聚會激烈起來,就會和警察發生衝突。”我問他既然是公民自由,什麼情況警察可以乾涉。還是舉旗的人向我做了回答:“這必須得掌握尺度,警察可以找各種理由,比如交通、你不能有肢體衝突等。”“而且,”他笑了笑,“街頭警察有的時候事實上並沒有權力干涉,但他們會'訛'你。比如你在一個地方,街警會過來要求看你的證件,給你指定一個什麼地方等,很多人以為既然是警察,自然得聽從,就給他證件看、去他指定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知道,他沒有權力要你的證件,或者不讓你呆在一個地方,他就沒有辦法了。比如我會告訴警察,他沒有權力要我這樣做,但同時我絕不動手或者對他抵觸、衝突,那麼他就只能讓我繼續呆在那;如果他動手挪動我,那他就惹上大麻煩了,對警察的肢體接觸也是規制很嚴的,他們不敢那樣做。很關鍵的是公民要知道自己的權利――很多人並不知道。” 看來權力和權利的博弈,象貓和老鼠的關係一樣是天下無國界的嘛,我暗自想。 “你的最終訴求是什麼呢?”“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重新對911過程做出評估。只有具有傳票權的真正獨立的犯罪調查,才是有意義的,布什政府成員領導的那種調查團簡直是開玩笑。你看材料就知道,還有上百的事實與官方的911故事相衝突,需要做出解答。” 我問他們:你們認為自己做下去有可能得到911真相?兩個人卻不約而同地表示了對未來的樂觀。示威者舉例:“就像珍珠港事件,肯尼迪被刺,可能不會有無疑的結論,但我們總會更接近真相。比如俄克拉荷馬城恐怖襲擊案――你看,我以前就不曾知道這個小城的事――在看資料的過程得知,1995年它遭到恐怖襲擊,調查官已公開承認可能有政府合謀。911也是一樣的,很多人還不知道情況,但只要做下去,總會逐漸清楚。當初布什政府抵制911調查委員會,不也是因為幾個人堅持不懈,才有了推動。” “我們雖然各自在做,卻並不孤單。已經有上百的組織和許多個人加入其中,數百名建築和工程專家聯合要求重新調查,並在邀請更多的專家加盟。你可以看這些網站和資料,人們有很多行動,這個行動在不斷擴大,相信有一天――秘密不可能被永遠保有。” 當回來從網站諮詢上鍊接出去,我發現對那兩個孤零零的身影感以“可憐”也是件很可憐的事。有那麼多的人、組織、運動,如那兩位先生描述的“滾雪球”式的方式,與“911真相”運動聯成一體。他們所做的方式、動機,或許很多樣,但它展示了社會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容留了一個個體抗議強大權力的可能。 可以看到個人以各種方式參與到“911真相”運動。教授、民權運動顧問、記者、普通個人,通過參與組織、組織活動、媒體報導、個人網站持續不斷地關注“911”。上述提到的512名建築和工程學專家、2610名包括建築和工程學學生在內的其他支持者,簽署遞交國會的請願書,要求真正的獨立調查。 有公共網站記錄著“911以來失去的公民權”,記載下政府對於公民權利所做的不良記錄。包括在言論、出版、隱私、機場和移民安全、對權利和自由的強制等方面的自由權利記錄,以及在法律變革,囚犯權利,保密,監視等方面的權利記錄。 更多的組織和運動與伊拉克戰爭關聯,斥責政府用謊言製造戰爭。如成立於2004年,目前已有來自49個州及加拿大、美國軍方和海外的1300名成員的伊拉克退伍兵反戰組織(IVAW),其宗旨在於使得軍隊各方人員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反對非法、非正義、不可勝的戰爭。他們提出瞭如下十條反戰理由,包括提出士兵有拒絕非法戰爭的公民權利:1)伊拉克戰爭立基於謊言和欺騙,在911之前就醞釀戰爭,謊稱化學武器、隱瞞傷亡人數;2)違反國際法,不經聯合國安理會同意攻擊和占領伊拉克,違背了進攻伊拉克理由同樣的法則;3)大集團靠戰爭牟取暴力;4)每日累增的人員傷亡;5)士兵們有權力拒絕非法的戰爭; 6)由於政府失職使服役者面臨嚴峻的健康惡果;7)戰爭使我們的家庭分離;8)戰爭債券掠奪了家園建設非常需要的資金,將每月103億美元用於戰爭;9)戰爭踐踏了伊拉克人權和他們決定自己事務的權利;10)軍隊被幾度的部署調度、強制擴編、動用預備隊和後備役等消耗得疲憊不堪。 還有一些帶有專業技術性的網站,數字化地教育和幫助公民參與國家政策。如國家優先權計劃(NPP),是一個501(c)(3)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它們通過提供聯邦數據分析,讓人們明白進而能夠影響他們的納稅開支使用,向國家問責其每元錢被花到哪裡。在NPP網站上,放置著一個伊拉克戰爭計數器,以每秒近千美元的速度持續翻新,顯示開戰至今已經支付了5700多億美元,合每個家庭分攤4681美元,每人分攤1721美元,平均每天34.14千萬美元。在“你的納稅錢能被花得更好嗎?”欄目下,人們可以選擇看自己所在州的更詳細情況,並看到這些開支如果優先用於其他用途,本可以做的事情――也即政府優先開支了某個項目所意味的代價。我選擇目前所在的馬薩諸塞州,查到本州納稅人為伊拉克支付了185億美元,這些資金如果用做他用,可以為5,556,422 人買一年保險,或者6,951,852孩子一年的健康計劃,或者支付363,689個公共安全官一年的工資、或317,450個音樂與藝術教師的工資、或265,270名小學教師工資、或312,105名港口集裝箱檢驗員工資,或者1,932,158名大學生獎學金,或者64,395單元廉價住宅,或者一年的28,904,954 個家庭再生電,或者2,217,591處兒童場所。 (順便看到,馬薩諸塞州納稅人為華爾街救市計劃支付了198億美元,比伊拉克戰爭負擔還要多。)類似的網站還可以計算個人支出,比如你如果是一個10萬美金收入的家庭戶主,可知自己2007年繳納聯邦稅20,175美元,其中6,980.41用於伊拉克戰爭――包括2,317.61美元已支出資金和4,662.80負債(士兵健康保險、殘跡補償等需要支付尚未支付的費用)。精細的計算和比較,不禁讓人有切膚之感,什麼叫納稅人“自己的錢”。 有一本新書連登紐約時報暢銷榜排行首位,是暢銷書作家Vincent Bugliosi的《起訴喬治?布什謀殺》(The Prosecution of George W. Bush for Murder),論述布什用謊言製造戰爭,構成對幾千人的蓄意謀殺。它並不是一部洩憤或爭奪眼球的幻想小說,作者表示自己用大量嚴肅的證據,目的很簡單要做一件事:帶來正義。 有讀者隨即為之建立網站,發起倡議,準備給全美每位首席檢察官和眾議院選區檢舉人送達人手一冊,以“相信有勇氣者在這個國家重豎法治規則,讓'沒有人在法律之上'不食其言”。 再進一步,佛蒙特州律師Charlotte Dennett與刑事檢舉人Vinchet Bugliosi(也即前述暢銷書的作者)聯合宣布要將布什訴之法律程序。進步黨候選人Dennett正在佛蒙特州競爭首席檢察官一職,承諾如獲當選,將任命Bugliosi為特別檢舉人,立即對布什、切尼、賴斯等人提起訴訟。 “911真相”運動相關組織在力推助其當選。該州參議院2007年4月即通過決議,呼籲國會彈劾布什和副總統切尼,其中兩個鎮今年3月投票通過提案,要求起訴布什和切尼因伊拉克戰爭違反憲法。 隨著不斷了解信息,我發現,那個舉著小旗的孤單個體與巨大的權力體系之間的天平,令人驚訝地晃了晃。公民表達、社會運動、數字化易化的公民參與、公民教育、法律程序,這些使得弱小的個人不再沒有意義,它們本身又是個體不斷抗議強權的結果。有一本書叫“大衛為什麼會贏?”取自聖經故事牧羊人大衛戰勝巨人的故事,講述弱者的倡導力量。自由,最終是個體層面的,任何集體和權力都有自我擴張的本性,民主產生的權力也不例外。布什政府到底有沒有“彌天大謊”,能不能構成蓄意謀殺,就像所有與權力集團相關的謎團,都不會有一個簡單的結果。公民的權利運動,雖然未必能讓我們“知道”真相,至少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可能“不知道”真相――有多少歷史,明白後者與做到前者是一樣地困難。 廣場上的搖滾樂演出結束了。示威者也起身準備“收工”。他同樂手打招呼聊幾句,原來搖滾樂手和他是認識的,而且樂手本身也是要求追究“911真相”的一個人,其個人網站上表達了很多對布什政府、911事件、伊拉克戰爭等的觀點,並用了James Baldwin的一句話:“對現實閉上眼睛只會導致自己的覆滅”。原來來廣場示威的先生還是哈佛大學做計算機技術的工作人員。看來這個運動涉及面真是挺廣泛。 “人都是一樣的!”另一位攀談的先生揚起雙臂,做出一個滑向遠方的姿式,“我去過中國,人們很熱情,我喜歡那裡。人民就是人民,人都是很好的。” “政府就是政府?”我把他潛在的話補足。他豎起大拇指向我示意:“祝你和平、自由、快樂!” 我說:“我會把你們提出的置疑記在我的筆記裡,因為我也是你們傳遞了信息的一個人。”是為此記。 驚天大騙局——911事件真相 伊拉克戰爭的直接理由是,美國認為薩達姆勾結基地組織,而且還製造了大批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迄今為止,這兩個理由都被美國人自己否認了。也就是說,美國人5年前對伊拉克、薩達姆大開殺戒,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把戰爭理由在說得遠一點,911事件造成幾千名美國人喪生,三棟大樓倒塌,應該是這場戰爭,以及此前的阿富汗戰爭的真正原因。嚴格來說,今天要寫的文章,只是介紹一個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2004年完成時,名叫《911 In Plane Site》,後來編導製作了第二版,取名為《Loose Change》,增加了約15分鐘的內容,中文翻譯名字為“911恐怖大騙局”。製作人是Louder Than Words,Korey Rowe,編導是Dylan Avery。本文介紹的是第二版。 該紀錄片一開始引用了一段近半個世紀前美國軍方的秘密文件。 1962年,為了給武裝干涉古巴製造藉口,美國軍方曾經建議,在古巴美軍關塔那摩基地附近製造假的恐怖襲擊。美軍當年的計劃包括:炸沉美國軍艦,為假的殉難者舉行葬禮;在佛羅里達、華盛頓上演恐怖襲擊;在古巴領海上空擊落一架客機,機上的乘客是聯邦特工,扮成正在度假的學生;這個“苦肉計”的計劃,被肯尼迪總統否決了。編導的意圖是想告訴觀眾,911事件很可能就是美國政府製造的“苦肉計”。 該紀錄片編導找到了911之前美國空軍一系列演習資料、手冊,上面把十字準星對準了世貿大樓。其他具體事件還有:1999年,美國空軍開展了用被劫持的飛機撞擊世貿大樓和五角大樓的演習;2000年,小布什總統的弟弟傑布-布什、切尼、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等人共同簽署的一份文件中,有這樣的字句:“變革的過程,即使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也很有可能是漫長的過程,除非出現一個災難性的、有催化作用的事件,例如一個新的珍珠港事件”;同年,五角大樓兩次演習,模擬一架757墜落在五角大樓內;參加該項演習的一名前海軍飛行員,在演習之後很快退伍,進入美航工作。更巧的是,不到一年時間,911事件中撞擊五角大樓的那架757正是他駕駛的。 …… 911事件之前的可疑事件還有:美國從1998年開始通緝本拉登,但是,2001年7月,911之前2個月,本拉登在阿聯酋迪拜的一家美國醫院接受治療,CIA在當地的官員前往醫院拜訪了拉登;911之前一個半月,有人以32億美元的價格,租下了世貿大樓99年的使用權,同時為世貿大樓投下35億美元的保險,賠付條款中有一項是“恐怖主義”; 911前5天,有人購買了3150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權,4倍於當時的美航股價;911前4天,有人買入27294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權,5倍於當天股價;911前1天,有人買入4516股美航看跌期權,11倍於當天股價;9月10日,很多美國高官取消了第二天的飛行計劃;舊金山市長9月10日接到電話,叫他第二天不要乘坐飛機,打電話的人是現在的美國國務卿賴斯;…… 紀錄片編導在羅列了911事件之前種種可疑跡像後,分幾個部分對911事件的真實性提出全面質疑。首先是美航77號航班撞擊五角大樓。疑點包括: 一、被劫持的美航77號航班,在撞擊五角大樓之前,在空中做了一個高難度的大角度轉彎加俯衝的飛行動作,並且超低空飛行很長距離,連續撞到了5根電線桿,卻沒有在地面造成任何痕跡。行家認為,簡單受訓的阿拉伯裔恐怖分子不可能完成這個飛行動作。接觸過該劫機犯的飛行駕校負責人說,這名劫機犯的飛行能力很差勁; 二、被撞倒的電線桿不是斷裂,而是連根拔起,而且也沒有看到飛機機翼斷裂、掉落的痕跡; 三、757飛機的兩個發動機由耐高溫的鈦合金製造,各有6噸重,直徑約3米,不可能被高溫熔化,不可能找不到殘骸,不可能在五角大樓牆上不留下撞擊痕跡。而五角大樓牆上,只有一個直徑約5米的洞。 四、美國官方公佈的一張照片裡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渦輪,專家解釋說這是757尾部的裝置。但是,“好事者”指出,這是空軍A3飛機的部件。這個細節類似於中國網民用自己的眼睛痛打“周老虎”。 五、五角大樓外圍如公路、酒店都有攝像頭,能夠拍下飛機撞擊五角大樓的經過。但是,錄像帶被FBI收走,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公佈。人們認為,要回答公眾的質疑,只需要公佈其中一個錄像,讓大家看到飛機。但是,美國政府公佈的幾張照片裡,看不到任何飛機。 傾向認為,五角大樓直徑約5米的洞,是導彈造成的。 第二個重要的質疑是針對3棟坍塌的大樓。美國官方解釋說,由於飛機的汽油燃燒,引起高溫,最終導致坍塌。這個說法只能解釋2棟世貿大樓,很難解釋沒有遭到飛機撞擊的7號樓。即便接受大火燃燒的解釋,編導舉了一堆例子:1945年,帝國大廈79層誤中炸彈,引起大火,大樓至今聳立;1975年,世貿大廈北塔3處起火,沒有倒塌;1988年,洛杉磯一棟63層高樓燃燒3個小時,火勢從樓頂蔓延到4層,沒有倒塌;1991年,費城一棟38層的大樓,燃燒19個小時,火勢蔓延到8層,沒有倒塌;2004年,委內瑞拉一棟56層高樓燃燒17個小時,火勢蔓延26層,沒有倒塌;2005年,馬德里一棟32層高樓燃燒24小時,樓頂10層全部燒毀,掉了下來,但是整棟樓沒有倒塌; 而110層的世貿大廈呢?一棟燃燒了近1個小時,在10秒鐘之內完全坍塌。約半個小時後,另一棟燃燒了1個半小時不到,也在10秒之內坍塌。 2棟樓的火勢只蔓延了4層。傍晚,47層高的7號樓在6秒鐘內坍塌。是否太類似、太雷同、太一模一樣了?而且,每一棟樓的坍塌都沒有一絲一毫傷及周圍很近很近的樓群。 紀錄片編導經過計算得出結論:大樓坍塌的速度幾乎等於自由落體的速度。如果下層未著火部分稍微有所“頑抗”、“掙扎”,大樓全部坍塌的過程,應該經歷更長一些的時間,很可能也不會完全垂直落下。但是,20萬噸鋼鐵瞬間成為碎片。紀錄片編導通過目擊者證詞、專家分析,錄像帶分析後認為:世貿雙塔以及7號樓的坍塌,是一個精確的定向爆破。證據呢? 很多目擊者、親歷者、逃生者、消防官員說,倒塌前他們聽到大樓內部有自上而下一連串的爆炸聲;搶救現場的通話錄音顯示,樓內多名消防員提到有爆炸,分別明確指出,爆炸發生在24、13-10、8-7層等,而此時大火在78層;通話錄音還顯示,消防員在大樓坍塌前提到,樓內有閃光;遠處有人看到坍塌前,大樓內部有連續閃光;坍塌錄像慢鏡頭顯示,逐步坍塌的下方,有原因不明的系列爆炸;負責世貿大樓保安工作的公司,屬於小布什總統的四弟馬文-布什,911事件以前,大約有兩週時間,世貿大樓的保安取消了輪班守衛制度;世貿大樓坍塌後的殘骸被運往海外;…… 編導第三個重要的質疑針對93號航班。好萊塢後來還拍攝了一部電影,名字就叫《93號航班》,很感人。但是紀錄片編導指出,這是一個偽造的故事。美國官方指出,93號原計劃撞向白宮,後墜毀於賓夕法尼亞。然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記者發現,墜毀現場只有一個5-7米長,寬約3米多的坑。趕到現場的驗屍官說,沒有任何乘客的屍體。紀錄片編導認為,93號航班的墜毀是偽造的。真實情況是,93號航班大約在10點45分左右,降落於俄亥俄州霍普金斯機場,官方說93號航班上有200名乘客,紀錄片編導認為只有少數幾個特工。 2003年5月10日,航空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芝加哥O'Hare機場發現,美聯1111航班的尾部有一個編號:N591UA。普通人可能不明白這個編號的含義,專業人員知道,這個編號原先屬於93號航班!而這兩個航班的機型都是757。 如果要質疑93號航班的墜毀,如何解釋飛機上乘務員、乘客與地面的通話呢?紀錄片編導播放了911委員會提供的電話錄音,一名女乘務員在向地面報告有3人死亡,自己也不能呼吸的時候,聲音鎮定、平緩,沒有任何緊張或氣喘,聲音背景幹乾淨淨,沒有任何雜音。一個乘客給母親打電話時,報的是自己的英文全名!有“好事者”做了這樣的試驗:在航班正常飛行的高度,手機與地面電話的接通率是0.6%。 911事件3年後,2004年,美航為了讓乘客在飛機上也能正常使用手機,特地在飛機上安裝了一個信號基站。而911的時候,飛機上沒有這個東西。 93號航班上給媽媽打電話的那位乘客,通了斷了好幾次,按照沒有基站時0.6%的接通率,幾乎不可能。編導認為,電話錄音是偽造的。 美國官方對於幾架飛機黑匣子的說法是,有的沒有找到,有的找到了,但數據已經被破壞,無法恢復,因此不能從黑匣子裡得知當時飛機上的情況。紀錄片編導指出,在世貿大樓坍塌的廢墟里,官方居然找到了一個劫機恐怖分子的護照!護照能夠完好無損,黑匣子居然被破壞,可能性也許有,但真的很小很小。同時,有目擊者說,在世貿廢墟里,確實找到了黑匣子。人們相信誰呢? 紀錄片編導還指出一系列的質疑,例如:美國政府宣布共有19名劫機者名單。既然飛機撞毀,劫機者應該都死了。但是,到紀錄片攝製完成的時候,各國媒體發現,19名劫機犯中,至少還有9人活著,安全地生活在世界各個地方;美國政府認定本拉登策劃了911事件,證據是本拉登的一盤錄像帶。編導指出,本拉登是左撇子,但是在那個錄像中,本拉登用右手寫字,而且還戴著金戒指。 除本紀錄片之外,美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對911事件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的人有很多,但是,這個紀錄片是我所見到最全面的質疑。總而言之,該紀錄片編導認為,911事件是一個美國政府自編自導自演的苦肉計。為什麼?編導提供了幾個現象,讓觀眾自己尋找答案:世貿大樓租用者在911事件前1個半月,購買了35億美元的保險,賠付條件中包含了“恐怖主義”,事後獲得70多億的賠償;世貿大樓地下共存有價值約1670億美元的黃金,911事件後,只找到了大約2億! 7號樓內大量美國國家安全的資料,華爾街的交易資料被銷毀;……如果這個紀錄片所說的是真的…… 9·11事件陰謀本拉登和布什的親密關係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知名記者克雷格·普拉斯特(Greg Palast)早在2003年2月底,就出版了一本新書《金錢可以收買的最佳民主》。在這部書中,普拉斯特披露了英國廣播公司對“9·11”事件所作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調查。這些調查結果均為首次公開,被摩爾稱作是最勇敢的報導。 在普拉斯特所披露的“9·11”內幕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布什家族與本·拉登家族之間的關係了。在書中,公開了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調查中秘密獲得的美國聯邦調查局30多頁的機密文件,這份蓋著機密字樣的編號為“199I”的文件中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接到上級命令,暫緩對基地組織頭目奧薩瑪·本·拉登的表兄阿普杜拉·本·拉登的調查。 據知情者透露,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在“9·11”之前就曾想追查本·拉登家族的兩個成員,阿普杜拉和奧馬爾,但是卻接到上級的命令暫緩調查,直到“9·11”事件後的第三天,當聯邦調查局準備重新對本·拉登家族的這兩個成員進行調查時,阿普杜拉和奧馬爾早已乘坐沙特的私人飛機離開了美國本土。另據報導,這架載有24名本·拉登家族成員的飛機是在布什特許下離開的。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調查記錄顯示,本·拉登家族成員頗有一些疑點值得深入調查,尤其是一直負責世界穆斯林青年會(WAMY)領導工作的阿普杜拉和奧馬爾。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第199I號機密文件中明確標明,該機構已被懷疑為恐怖機構。而荷蘭情報機構則曾發表過一篇聲明稱有記錄顯示,世界穆斯林青年會支持過暴力活動。 2002年,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格雷恩·辛普森(Glenn Simpson)曾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導,在這一報導中首次披露了阿普杜拉·本·拉登出任董事的一家慈善機構,一直在為車臣武裝分子提供資金的事實。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9·11劫機犯中有兩名曾使用過與世界穆斯林青年會在同一街上的一個地址。 布什為何授意“暫緩調查”? 通過對國際軍火交易商的一番追查,英國廣播公司調查小組發現了另一個驚人的線索。 1996年5月在巴黎的Royale Monceau飯店,幾個沙特億萬富翁曾與本·拉登的代表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參加會議的人員中包括沙特王子以及腰纏萬貫的軍火商。這次會議的核心內容,是各方就以何種方式付巨資給奧薩瑪·本·拉登以達成某種交易。沙特人想利用這些錢“收買”本·拉登,讓這個“恐怖王子”離沙特遠點。 儘管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獲得了大量有關本·拉登家族成員可疑的情報,但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卻一直沒有正式展開深入調查,難道僅僅是聯邦調查局官員的麻木嗎?根據秘密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採訪的一位美國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的說法,這是小布什的旨意。 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從布什總統上任以來,美國情報機構經歷了一次重大政策轉變。調查人員被命令暫緩對沙特資助恐怖機構的調查,尤其當調查涉及到沙特皇室或者與皇室有著密切關係的沙特官員和富商之時。”而這個命令顯然把算得上是沙特王室左膀右臂、資產高達120億美元的本·拉登家族,排除在了FBI的調查之外。 當然,表面上,奧薩瑪·本·拉登本人不在此列。但這一命令卻使得美國特工無法徹底追查本·拉登的全部資產來源,以及為何這位基地組織的頭目總是能不斷地填滿他的銀行賬戶。 克雷格·普拉斯特認為,布什內閣一直在對外聲稱“要對恐怖資金一查到底”,但事實上卻並沒有真正徹底地貫徹,從這一點來看,對於“9·11”的調查其實早在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以前就已經註定了將不會有什麼結果。而這一切都與布什家族與本·拉登家族長期隱秘的商業關係有關。 撲朔迷離的“凱雷投資集團” 事實上,很久以來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以及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奇,都曾經受邀請,成為本·拉登家族在沙特豪華別墅的坐上賓。因為他們都在資金和財務上有著“相當的交情”。而中間橋樑就是美國的“凱雷投資集團”。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自198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媒體關注的中心。凱雷集團通過旗下的21個基金,管理著160億美元的資產,投資領域涉及國防和航天、通信、媒體、消費品、醫療保健等。凱雷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4%,這也使凱雷集團被稱做“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賺錢機器”。但是,媒體對凱雷公司的高關注度不只是來自其令人垂涎的高額投資回報,還由於該公司與白宮之間非同尋常的關係。在凱雷集團的投資回報人中包括兩位總統,一個是現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另一個則是小布什的父親美國前總統老布什。 老布什曾任凱雷亞洲顧問委員會主席,1999年,老布什曾專程前往沙特為凱雷集團遊說業務。在老布什任美國總統期間,擔任國務卿的詹姆斯·貝克曾擔任凱雷高級顧問並為其大股東之一,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奇曾任其董事長,前白宮預算主任迪克·達爾曼也曾擔任其顧問。除此以外,在凱雷集團的顧問名單上還有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等等,因此投資界戲稱凱雷集團的顧問委員會是“總統俱樂部”。 有這麼豪華的顧問陣容,自然吸引了全球不少的投資人。凱雷投資集團的投資者主要包括富有的個人以及家族投資者,通過併購和出售全球各地的企業盈利。在這個“富翁群體”中間,鮮為人知的是,也包括本·拉登家族的成員。 可以推測的結果是,通過“凱雷投資集團”,布什家族及一些其他國家的政治要員聚集在一起,享受巨額的投資回報。在他們中間,本·拉登家族做為投資者,也擁有相同的身份,他們之間的交往,只用“過從甚密”是不能說清的。當然,只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凱雷投資集團”才結束了與本·拉登家族的關係。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