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宋代詞人:柳永(第4章之1)
2013/05/22 23:34:12瀏覽1322|回應0|推薦11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在笙歌處處,人人聽歌填詞的北宋,居然有一個文學音樂的奇才,懷才不遇,流連歌坊,潦倒終生。

這位天才在政治上抑鬱失意,屢遭挫折,而仕途的坎坷,又恰恰給了他寫作的空間、創作的源泉。他開創了「長調慢詞」的新風格,寫下了許許多多淒美的詞章,為後來的詞人開闢了一片新天地,也為日後的金、元「說唱文學」,與「戲劇曲詞」(元曲) 播下了種子。

這位懷才不遇的天才,就是柳永。柳永,崇安人(今福建崇安),原名三變,字耆卿,在家排行第七,所以又稱柳七。他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生前名不見正史,死後作品也散佚不全,他的一生只能從宋人筆記、文集、地方誌等,零零星星的拼出一個梗概來。據今人唐圭璋的推證(《柳永事蹟新證》),柳永是宋仁宗 (1023-1063) 時代人士,年紀與晏殊相近,生於 987 年(太宗雍熙四年)﹐卒於1053 年(仁宗皇佑五年)。

柳永出身於儒宦世家,父親柳宜曾任南唐監察御史,到了宋朝,考上進士,在東京汴梁(即汴京,今開封)做官,官至工部侍郎。柳永的五個叔叔,兩個哥哥(三復、三接)也都獲有「科第功名」。生在仕宦之家的柳永,既博學多才,又有作詞與音樂的天份,當然也不例外,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發展,誰知上天卻給他另外安排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命運。

宋仁宗時代的北宋,北方雖然先後受到西夏、遼(契丹)與金的武力威脅,而首都所在的汴京,工商業發達,人民生活安定富裕,寫詞作詞的風氣極為盛行,寫詞名家,比比皆是,但是一般詞家,不是文學家,就是詩人,對音樂並不在行,寫出來的詞句雖美,但唱起來並不一定悅耳動聽,而柳永妙通音律,他既能按曲填詞,也能依詞改曲,所以他寫出來的歌詞,音感特別美,唱起來當然也就特別的動人好聽。

當時的士大夫,奉「詩」為正宗,「詞」只是他們在酒筵歌席中的餘興節目。他們寫詞,喜歡假托年輕女子口吻,以「閨閣園亭、傷離怨別」的題材來表達自已的理想與情操。柳永是寫「流行歌曲」歌詞的高手,他最拿手的是用日常口語,直接描述自己的情感。他寫的詞曲,溫柔多情,自然真率,平易近人,深受一般市井小民的熱愛。當時流行歌曲的作曲家(樂工),有了好作品,都爭著要請他寫詞,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說:「聽西夏回來的使者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以現代話語來說,柳永是宋仁宗時代,流行歌曲的一代天王。

從當時流行的一首詩:「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就知汴京城中歌女、妓女為柳永瘋狂的程度了。甚至有人說,北宋的強敵,金國的第四任皇帝「完顏亮」(後為廢帝),就是讀了柳永「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迷人詞句,生了羨慕之心,才揮兵南下攻宋的。(羅大經《鶴林玉露》)

在士大夫流連舞榭歌樓,寫詞唱詞的時代,生性浪漫的柳永,一點也不覺得出入花街柳巷,為樂工歌伎寫「俗詞艷曲」有什麼不好,當然更沒想到他寫的「俗詞艷句」會受到士大夫的輕視與排斥。柳永的作品,確有雅俗兩种,但是一旦被人標上「低俗、不入流」的標籤,就形象大損,難以翻身了。

年輕時的柳永,在科舉落第後,曾瀟洒的寫過「才子詞人, 自是白衣卿相」,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等詞句(〈鶴沖天〉),其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兩句很不討仁宗皇帝的歡喜,所以有人向仁宗推薦他擔任官職時,仁宗皇帝就很不客氣的說:「他不是填詞的柳三變嗎?叫他填詞去!」在失望之餘,柳永就乾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起來。

正如你我之所料,自此以後,柳永若想在汴京作官,是不會有什麼指望的了。然而柳永自己似乎並不知道事態的嚴重,依然不斷地參加科舉考試,結果當然是屢試不中,所以他只能在睦州 (今浙江建德) 、定海等地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直到他改名為「永」,才在仁宗景祐元年(1034)的特試中了進士,擔任京官,官至「屯田員外郎」,所以他又被後人稱為「柳屯田」。

柳永做過官的地方誌,都書載他是好官。他曾任「曉峰鹽場」(今浙江定海)的鹽官,監督製鹽,在他任職期間,他將鹽民生活的苦痛,寫了一首長詩〈煮海歌〉,為鹽民請命。《餘杭縣誌》也說他任「餘杭令」時,「撫民清靜,百姓愛之」。他的才華也多次受人賞識而被推薦,可惜都受到了阻撓。他任「屯田員外郎」後,久不遷調,有人惜才,特別推薦他寫〈醉蓬萊〉詞獻給仁宗皇帝,想不到詞中的用字,又觸怒了仁宗,「遂自此不獲重用」。

人到中年,落魄江湖,滿腹牢騷,滿肚辛酸﹐為了工作,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繁華的汴京,離開他心愛的佳人美女,一路飽嚐「羈旅行役」之苦。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柳永看到了大好河山,觸景生情,不免新愁舊恨齊上心頭,寫下了許許多多動人心弦的詞曲。

據說柳永晚年窮愁潦倒,六十六歲時死在江蘇鎮江僧舍。死時一貧如洗,靠歌女妓女湊錢安葬。甚至傳說,柳永死後,歌女妓女們仍不忘情於他,年年到他墓前,舉行盛大的「弔柳會」等等……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aKuan&aid=765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