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叫太陽起床的人─蕭如松
2006/12/20 22:26:35瀏覽2258|回應1|推薦45

文化資產保存,即便在政府立法後,依舊有許多地方窒礙難行;最重要的是,一旦被指定為國家古蹟,產權移轉與開發受限,能像新竹縣畫壇前輩蕭如松家人,將產權交給政府管理的畢竟是少數。

蕭如松原籍在竹縣北埔,不過蕭家舉家北遷,1922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18歲之前,蕭如松都在大台北都會區就學、活動,直到1942年與家人為了升學問題爆發不快,才返鄉念新竹師範學校,過著清貧生活,一度讓自己的身體搞壞,被迫返回台北家中調養。

不過蕭如松對藝術的執著,讓他1946年定居新竹執教時間,每天都是最早到校之人,被學生稱為「叫太陽起床之人」;光是他在竹東高中27年的美術課教學生涯,依「美術須知」要求學生按表操課,雖嚴厲,仍在不溫不火下執行,直到他辭世為止,學生稱這一段「嚴謹」歷程,如同一頁傳奇般。

蕭如松本身的繪畫天分,在就讀台北第一中學時,就被同儕發現有不凡的功力,尤其當時任教的藝術老師鹽月桃甫啟迪下,讓蕭如松在1939年以「太湖之山」作品,入選當時的台陽美展。

鹽月桃甫對蕭如松的影響,有人說從蕭如松半抽象的樹間林木畫面,可以看出彼此間相通的線條,畢竟鹽月桃甫授課的第一天,就是要學生素描教室外巨木,而蕭如松寫實的描繪出來,讓老師驚嘆不已。

蕭如松的一生,大多以自學方式吸收西洋美術的優點,他能夠靜心觀察大自然四季晨昏的變化,經由午夜的凝思、經驗的修正,才創造出屬於自己畫風,成為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水彩畫家。

蕭如松的故居在竹東鎮榮樂街62巷,與竹東大同國小相近,為了鼓勵新生代習畫,每在寒暑假期間,他開辦「美術班」用心培育下一代,這一處教學場所,在蕭如松過世後,一度乏人照料而傾圯(如圖),直到民國93年才獲文建會補助保存。

以蕭如松故居的23.76坪,當然無法形成藝術園區,縣府文化局用心取得相鄰地主彭府21位、詹阿開等人的同意,先行租用土地5年,俟明年8月修建完成後委外經營,盼成為竹縣文物館活化典範。

在委外計畫未實踐前,縣府不妨到台北縣參訪黃金博物園區、八里十三行遺址園區,了解單一文化館舍要存活下來的困難,如果可以以園區為中心,與社區民眾產生社區群體意識,發展共榮理念,這樣藝術園區的存活,會多一些勝算。(之八)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316&aid=60704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耳聞
2007/02/04 18:29
沒給這位大師教美術,倒是有給他的學生教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