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山行(四)
2008/12/31 13:35:56瀏覽76|回應6|推薦0

        這一天下午開始, 就是一連串的"古都"遊, 第一站便是大名鼎鼎的宏村.

宏村 在南宋就開始建立, 但其真正規模則是到了清朝才整個架構完成, 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清朝時候的景觀. 在傳統的徽式建築 "白牆黑瓦" 下, 許多雕刻精美的樑柱和窗櫺, 為這個小村莊在 2000 年贏得了聯合國稱許的 "世界文化遺址" 的美號. 整個村落俯瞰似一隻牛, 甚至繪聲繪影的說有牛首, 牛角, 牛腹及牛腿! 不過, 我走到一個小山丘看下去, 實在不怎麼像, 想必為牽強附會之說! 另有一當地老叟跟我說 "必須要想像是一頭牛做矢狀切面去看, 才會有感覺", 呵呵! 我覺得只要覺得它夠美, 那些穿鑿附會的典故, 就當做茶餘飯後的故事, 一笑飲之吧!

        這兒最美最有名的景色, 在於入村前的水中倒影; 可惜由於冬天淡季, 縣政府趁機疏通水中淤泥, 於是, 最美的畫面竟看不到! (他 x x 的 )

        幸好村中心的"牛胃"還有水, 所以有這美景可看!

        我一直以為南湖書院是當年朱熹講學的地方, 結果發現這裡其實是清朝另外一位姓朱的學者 (小時後書中沒唸到過的人物), 害我一開始還有點兒興奮! 這兒的村民大約還有 1000 人左右, 不算小; 自從開放觀光後, 門票的收入 (80 元人民幣)已大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但由於政府的要求, 所以當地居民依舊過著簡樸的古代生活 (外面銀行有沒有存了一大筆錢, 就不得而知了 )!

 

西遞村

        "遞舖" 為古驛站, 是清朝時候歙縣公文要往西邊傳送時的休息站, 所以這個村後來改名叫西遞村. 和宏村一樣, 都位於黟縣內(兩村相距 19 公里), 但其名聲略遜宏村一籌, 所以一般台灣團來到黃山, 都只有參觀宏村而沒有到西遞村, 或許是因為台灣旅行社認為兩村的風格很接近而二選一吧. 不過, 我覺得西遞村比起宏村, 其建築雕刻之精細, 傳統文物的保存, 實在是不惶多讓. 而多處翻新整修後, 西遞村看起來比宏村更清新可人. 白牆黑瓦的型式依舊, 女牆之設計不變, 唯獨在古老的傳統中可見釜鑿的痕跡, 或許是這一點讓它被扣了點分吧! 然而它同樣也在 2000 年被聯合國宣布為世界文化遺址! (光是黃山市這裡, 就有黃山, 宏村, 西遞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址了)

        全村形似一條小船, 但只有一灣小河流過, 所以現在多挖了一座人工湖以壯其勢. 我在這兒忍不住買了一捲雕刻有"朱子治家格言" 的竹簡, 有點貴, 但沒辦法, 因為看了好喜歡, 呵呵!

        這是古代的大戶之一, 這個大廳, 很像臥虎藏龍裡的練武廳! 兩旁寫有"忠孝廉節"四個大字.

        古樸的老街, 但這兒沒看到村民在河邊洗菜 洗衣服!
 

        下午張導遊又開始口沫橫飛的介紹"花山謎窟", 不過有了"翡翠谷"的經驗, 加上我們倆想留時間去走屯溪老街, 所以這回就裝死不理她, 果然奏效!

        屯溪老街 就在我們下榻飯店的旁邊, 走路 10 分鐘而已. 我覺得這個老街的最大特色, 在於保留了古代商店大門的形式==> 所有大門都是一塊一塊的門板掛上去後再上鎖的!
 

        裡面賣的東西以徽墨為主, 搭配文房四寶, 還有木雕, 小工藝品及一些食物乾菓. 我在這兒買了黃山特產的"石耳", 黑黑的外型, 長的很像木耳, 但卻是從黃山這一帶花崗岩石上長出來的, 算是特別! 不知煮起來味道會如何!?

        新安江旁的夜景==> 許多飯店的霓虹燈在江水的倒影下, 顯的很美! 這一夜是聖誕夜, 飯店旁的教堂竟然擠了滿滿的人, 一位牧師努力的在傳道, 不過我懷疑那一堆鬧哄哄的聽眾到底是來聽福音的, 還是來領麵包的, 哈!  Eric 有信教, 所以我陪他進去看看, 但我們才進教堂 2 分鐘, 就決定逃出來--> 實在是太像菜市場了!

鮑家花園

        聖誕節這一天, 是我們在黃山的最後一天了, 早上去參觀鮑家花園. 這是清朝一位有錢的鹽商蓋的, 裡面以盆栽為主, 搭配小橋流水, 展現江南水鄉人家的景色. 佔地頗大, 走完一圈大約要 2 小時. 可惜一早霧濛濛的, 太陽雖可見, 但雲霧更大, 所以全景籠罩在一片迷離中. 濕氣雖足, 詩意尚可呀!

 

        毛澤東的名句 "江山如此多嬌........."
 

棠樾牌坊群

        這也是位在"大鮑家園區" 的風景區, 可以想見當年這鮑家多有錢了! 這裡主要牌坊群有七座, 各自表彰官吏頭銜, 父慈子孝和貞節烈婦. 另有一廳堂擺有 12 座較小的複製品, 則是周圍其他村落裡的牌坊展. 這些牌坊群各有特色, 雕刻和裝飾因人時地而異; 有一座牌坊擁有 8 個底座, 乃當年一位退休大官巧舌如簧地在皇帝面前ㄠ來的, 故事聽來相當有趣, 很有紀曉嵐和乾隆皇的軼事之風!

        我在台灣查資料時, 看到的圖片被修飾過了, 覺得一連串的牌坊在夕陽下照起來很美; 不過, 現場看起來, 可見其古樸壯麗, 卻沒有圖片中的浪漫!

        這幾個行程, 一般台灣團都沒有去參觀, 通常都是黃山下來後, 去宏村逛 20 分鐘, 然後就殺到千島湖坐船. 我覺得自己上網查資料, 設計行程, 再跟當地旅行社討論, 還滿有趣味的; 尤其有些地方, 當地人覺得很有特色或很美, 但會因地點太小或停車不方便而被旅行團給忽略掉, 而且參觀時間被限制也總是很討厭. 所以自助旅遊雖然貴, 仍有它的價值在. 要採用哪一種旅遊方式, 確實是見仁見智了. 我不會特別推薦一定要哪一種旅遊才好玩, 旅遊方式絕對是因人因地而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Kevin 王子@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9/01/01 13:05
  當地村民還在河邊洗菜 洗衣服 , 是真的 古樸的老街, 但這兒沒看到村民在河邊洗菜 洗衣服!
  他們還這樣過日子嗎 ? 還是為了觀光做的樣板 , 如果是真的, 在台灣可是會被罵沒照顧百姓喔!

[版主回覆01/01/2009 13:13:52]在大陸這樣還算普遍啊! 我在家鄉的表嫂, 也是在河邊洗衣服, 因為他們覺得電費太貴, 乾脆不要買洗衣機, 而且自認為用手洗比較乾淨!

海洋精靈@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9/01/01 12:48

第二章的水中倒影美的像幅畫,如果沒有清除淤泥的情形,想必村子口的景象更壯觀.

以前曾經看過一部蠻不錯的連續劇叫"徽娘宛心",好多張你的照片都在劇中場景出現過呢!!

[版主回覆01/01/2009 13:12:10]

啊, 那一齣戲我有聽過, 好像是三兄弟和一個妹妹爭家產的故事吧?

安徽是大陸窮省之一, 不過, 因為開發少, 反而景觀保留的多吧!?


小阿姨@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9/01/01 00:38

第2張照片好喜歡...

美...

該不會黃山行美到棒到可以寫10集吧...

[版主回覆01/01/2009 08:40:57]

第一張裡面如果像旺季一樣有水, 就是宏村最經典的畫面, 可惜他們利用冬天挖淤泥, 所以把水放光了, 害我照不到.

第二張是牛的胃, 全村只剩這兒的水池還存著水, 旁邊有好幾個學生在寫生咧!

我也希望能寫個 100 集啊, 可是假期不夠, 哈哈!


端紅蝶@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8/12/31 21:54
你這種霧中看花的照片如何看進去。
照片雖然不要美化,但總要還原真相吧!

[版主回覆12/31/2008 22:20:05]厚! 這種照片就是真相啊, 現場看就是霧氣大咩! 下次你找個霧氣大的地方拍看看, 能拍成沒有霧且花草清楚的話, 再來說你自己才是還原真相吧!

端紅蝶@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8/12/31 21:38
[可惜一早霧濛濛的, 太陽雖可見, 但雲霧更大, 所以全景籠罩在一片迷離中. 濕氣不足, 詩意尚可]
不太懂為甚麼雲霧很大,還會溼氣不足?

宏村雖美,不過看了你這些照片之後,我還是忍不住用Google去搜索別人的照片,這樣眼睛舒服多了。
下個月打算去買新相機,有股衝動聽ㄚㄚ爸的建議,把我的舊相機送給你,免得一再殘害我的眼睛
[版主回覆12/31/2008 21:51:15]

可能跟它們的氣候有關, 這麼冷的情形下, 都感覺不到霧的濕氣; 不像在台灣, 如果有霧, 會很明顯有一股濕氣.

你們這些俗人, 看東西要看進去, 不要看那種被修飾美化過的照片啦! 送你這張照片, 當做你的寫照囉!



丫丫爸@guest
Re: 黃山行(四)
2008/12/31 20:20
幹!  宏村的水中倒影有夠美的!
[版主回覆12/31/2008 21:40:09]你可以等暑假, 帶著妻小去遊覽, 夏天一定會有很多水, 讓你把倒影拍個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