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公元235~284年)(十下)
2010/02/08 09:20:30瀏覽2023|回應2|推薦22

賽西亞人(Scythians)分佈圖

公元259年,在東部的帝國,皇帝勒瑞阿努斯面臨著嚴重的麻煩。賽西亞人"Scythians"的一支由海上襲擊本都(Pontus)在今日土耳其北部。當他們劫掠了這個省,轉向南方進入卡帕多基亞(Cappadocia)皇帝華勒里安率領軍隊去攔截,但失敗了,也許是因為瘟疫,嚴重的削弱了他軍力與此同時,薩珊帝國(Sassanid Empire)的統治者沙普爾一世(Shapur I)入侵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北部。

沙普爾一世(Shapur I)錢幣浮雕像

沙普爾一世(Shapur I)錢幣浮雕像

259260年,在 埃德沙(the Battle of Edessa)戰役皇帝華勒里安沙普爾一世俘獲。在這個勝利後,就如同沙普爾一世功績碑銘刻宣稱的劫掠了卡帕多基亞基利家(Cilicia)36座城市。

本都(Pontus)、卡帕多基亞(Cappadocia)、卡雷(Carrhae)、埃德沙相關位置圖

本都(Pontus)卡帕多基亞(Cappadocia)卡雷(Carrhae)埃德沙相關位置圖

一位名叫巴里斯塔(Balista)名為卡利斯圖斯 (Callistus)官員,老馬可瑞阿努斯(Fulvius Macrianus)財政官,福米納塔第十二軍團(Legio XII Fulminata),羅馬東部行省的總督色普提米烏斯奧登納蘇斯(Septimius Odaenathus)和他帕爾米瑞拉(Palmyrene)騎兵力組成聯盟,重整殘餘的軍隊,對抗沙普爾一世逐步的扭轉形勢261年,皇帝加里恩烏斯第四次被任命為執政官。

巴里斯塔(Balista)或者名為卡利斯圖斯 (Callistus)畫像

巴里斯塔(Balista)名為卡利斯圖斯 (Callistus)畫像

老馬可瑞阿努斯(Macrianus)圖像

老馬可瑞阿努斯(Macrianus)圖像

總督色普提米烏斯•奧登納蘇斯(Septimius Odaenathus)圖像

總督色普提米烏斯奧登納蘇斯(Septimius Odaenathus)圖像

隨後在261年夏末老馬可瑞阿努斯宣布他的兩個兒子庫伊埃土斯(Quietus,生年不詳~261) 小馬可瑞阿努斯(Macrianus,生年不詳~261)為凱撒。

庫伊埃土斯(Quietus,生年不詳~261年)錢幣浮雕像

庫伊埃土斯(Quietus,生年不詳~261)錢幣浮雕像

在羅馬東方許多的大城市為他們壓鑄的硬幣,可顯示有篡奪帝位的事件。按照羅馬皇帝傳記載,兩個馬可瑞阿努斯帶著30,000人軍隊向西入侵歐洲,起初,他們沒有遇到任何反對,潘諾尼亞軍團還加入了他們。留下庫伊埃土斯卡利斯圖斯,以及奧登納蘇斯對付波斯人。

奧瑞歐魯斯(Aureolus)圖像

奧瑞歐魯斯(Aureolus)圖像

憤怒的皇帝加里恩烏斯波斯圖姆斯(Postumus)叛亂牽制不得脫身,只得指派他有戰績的指揮官奧瑞歐魯斯(Aureolus)抗擊叛軍。261年春季或夏初,決定性的戰役可能發生在依里利孔(Illyricum),叛亂的軍隊投降,他們兩人被殺。皇帝加里恩烏斯無力處理庫伊埃土斯卡利斯圖斯的後續戰鬥。 

26111月,奧登納蘇斯(Septimius Odaenathus)尊奉加里恩烏斯為帝國的皇帝,站穩了羅馬同盟國的立場包圍今日的侯姆斯(Homs,古名Emesa)庫伊埃土斯城中的人民殺死,卡利斯圖斯逮捕後處決。

侯姆斯(Homs,古名Emesa)位置圖

侯姆斯(Homs,古名Emesa)位置圖

隨後,將巴爾米拉城(Palmyra)交給他的副手塞普提米烏斯瓦若得(Septimius Worod),他穿過幼發拉底河追擊沙普爾一世(Shapur I)在隨後一連串快速和成功的戰役收復埃德沙卡雷(Carrhae,現代的Harran,在埃德沙東南方)和尼西比斯(Nisibis)

卡雷(Carrhae)、埃德沙、尼西比斯(Nisibis)、泰西封(Ctesiphon)相關位置圖

卡雷(Carrhae)埃德沙尼西比斯(Nisibis)泰西封(Ctesiphon)相關位置圖

他甚至發動強大攻勢進攻波斯,兩次包圍波斯首都泰西封(Ctesiphon,毀棄的遺跡在今日巴格達(Baghdad)南方約32公里處),可能還將亞美尼亞(Armenia)收復置於控制下。

264,這些成功恢復了羅馬對東部的統治,皇帝加里恩烏斯很慎重的為奧登納蘇斯帶著勝利的俘虜及戰利品舉行凱旋慶祝。 奧登納蘇斯他的長子赫羅德(Herodes)分享東部的勝利---東方的眾王中之王”(king of kings)頭銜。由於對皇帝加里恩烏斯周到的注意及遵守所應有的禮節,但,毫無疑問奧登納蘇斯是在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他在生前沒有造成與羅馬友好關係的破裂。

紀諾碧雅(Zenobia) 錢幣浮雕像

紀諾碧雅(Zenobia) 錢幣浮雕像

267年,奧登納蘇斯戰勝入侵小亞細亞的哥德人,在慶功宴上,遭到他外甥的刺殺,紀諾碧雅(Zenobia)敉平帕爾米瑞拉(Palmyrene)的騷動,從而掌握實權。  

現今敘利亞巴爾米拉城(Palmyra)遺跡

現今敘利亞巴爾米拉城(Palmyra)遺跡

269年,她攻下了有羅馬穀倉之稱的埃及,切斷與羅馬帝國的宗主關係。   帕爾米瑞拉王國(Palmyrene Empire)實質獨立。

267-269年,哥德人和其他的野蠻人大量入侵巴爾幹半島(Balkans)。資料來源對這些入侵日期、目標和參與者都很混亂。現代的歷史學家甚至不能有足夠的資料辨別是否為單一入侵的延續,或者是兩個甚至於更多的入侵。

267~269年哥德人、賽西亞人、撒爾瑪提安人入侵巴爾幹半島示意圖

267~269年哥德人賽西亞人、撒爾瑪提安人入侵巴爾幹半島示意圖

以現有的資料看來,一開始,主要是赫魯力(Heruli,是中亞日耳曼的遊牧民族)人帶領下的海上遠征,由黑海的北方啟航的,劫掠了很多希臘、雅典與斯巴達的城市。然後,可能再一次的海上遠征,人數更多的軍隊入侵巴爾幹半島。羅馬首先在海上擊敗野蠻,然後 皇帝加里恩烏斯軍隊在色雷斯(Thrace)的戰鬥獲勝,並不斷的追擊入侵者。根據一些歷史學家,他指揮的羅馬軍隊在納伊蘇斯戰役(The Battle of Naissus)中決定性地擊潰了哥德人但是,大多數的人認為這個勝利必須歸功於他的繼任人克勞狄烏斯二世(Claudius II)

北義大利米蘭地理位置圖

北義大利米蘭地理位置圖

268年,在納伊蘇斯戰役的某段時間,皇帝加里恩烏斯的權威受到駐在米蘭(Mediolanum,今日的米蘭(Milan))的騎兵指揮官,奧瑞歐魯斯(Aureolus)的挑戰,他被賦予監視高盧帝國(Gallic Empire) 波斯圖姆斯(Postumus)的動靜。相反的,他成為波斯圖姆斯的代表,直到那一天他的叛變,似乎想要自己成為皇帝。決定性的戰役發生在今日米蘭附近。奧瑞歐魯斯顯然兵敗退回米蘭城內。隨後皇帝加里恩烏斯進行包圍,但在圍攻期間他被殺害了。羅馬皇帝傳(Historia Augusta)有關謀殺有不同的故事,但所有消息資料都同意的事實是,皇帝被身邊的部隊殺害,結束了他的統治。  加里恩烏斯隨後被克勞狄烏斯二世衛隊殺害。

加里恩烏斯當政期間,經元老院通過而完成立法,將元老院Senatus)與軍隊(Exercitus)完全分離。  自此之後,羅馬帝國的政治與軍隊分離原則確立,各有其自身的升遷體系,互不相關。  加里恩烏斯當政期間,國家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致使羅馬面臨生產力低落的情況。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3761283

 回應文章

Ruth (曉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薩珊帝國(Sassanid Empire)
2010/02/28 12:19

請問此文中的薩珊帝國(Sassanid Empire)是何處?和公元前的波斯帝國可有關係?

文中铰利亜的古城和古代亜蘭王國可有關?

Tomas(TomasTso) 於 2010-03-01 08:17 回覆:

這個問題"源遠流長"----許多古文明湮埋於此,考古學家對許多消失的文字,不能解讀,相關的歷史是片段不連貫的,但,確實是存在的,這些古文化"可能"對現今的佛教西伯來及已消亡的祆教等宗教都提供了"元素"!!  提供宏觀的,簡略性,結論式的說明如下 :

湯恩比(Arnold Toynbee)的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認為中亞有兩個"地理圓環"(roundabout)

----一個在Oxus-Jaxartes兩河形成的盆地,大約是現今的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

----另一個在現今敘利亞東北邊,伊拉克西北邊,土耳其東南,兩河流域上游地區,就是庫德族(Kurds)分佈的區域;

這兩個"地理圓環"(roundabout)是各地的遊牧民族來去的"轉運場所"----蒙古,中亞及小亞西亞大草原等草原遊牧文化遊動性對河谷農耕的人民就是侵略性,因此,肥腴月灣河谷農業文化被來來去去的遊牧民族亡滅多次,也借由”遊動性”將文化傳佈各處---幸而中國因地處亞洲大陸的東部邊緣,所以中原河谷農業文化"被滅亡"的次數很少---雖然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但文字失傳,靠今日的考古舊約希臘羅馬等歷史的紀錄所能呈現的是片段不連貫的!!

薩珊帝國的地理位置在第一個"地理圓環"的南部,波斯文化也因此西南傳入印度,經絲路傳入中國----這些"千絲萬縷"的文化關係,經由今日考古的研究逐步的呈現出來!!

亞蘭(Aram)這個區域就是在第二個"地理圓環"的周圍---這個區域的文明連結埃及的河谷農業文化,孕育發展出地中海的迦太基希臘式的商業貿易文化,這些文化和當今世界的文明關係密切!!

細部的解析----要對湯恩比(Arnold Toynbee)的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進行"有意義"的閱讀!!  這是ㄧ本好書值得細讀!!


tientien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回到古羅馬
2010/02/09 08:48

彷彿回到羅馬帝國時代,

一度以為走在古道上,

恍如時光在古今中交錯.
 

Tomas(TomasTso) 於 2010-02-10 06:26 回覆:

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再到君主專制的東羅馬帝國----這些演化,值得花時間瞭解,因為,今日的WTO推動的全球化趨勢,沒有任何人國家"擋得住",要就加入;不然就像北韓,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加入WTO全球化的競爭中,沒有國際觀的個人,會非常的"吃虧"----西歐基督教國家的各種傳統是和羅馬帝國緊密相關的,能夠深入的瞭解羅馬帝國的演化,會加深對基督教文化的認識,這對提升個人的國際觀會有幫助的!!

中國正在進步中-----但,要趕上歐美,還需有好多代人民的努力,在可能趕上的,未趕上前的這段時期國際觀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