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6 12:52:05瀏覽854|回應0|推薦6 | |
88. 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秘密的傳教。 最初是他的近親密友及下層平民和奴隸,後逐漸信徒日眾,也加入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 獨尊一神的伊斯蘭教的擴展,導致傳統多神崇拜的廢弛,危及倭馬亞家族因管理克而白神廟而獲得的經濟、社會利益。 倭馬亞家族等貴族豪門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人身攻擊,對其教義進行抵制,繼而發展到暴力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在生命受到威脅、家族放棄對他的保護之後,被迫出走,遷往雅特裏布城,伊斯蘭教史上稱其為“徙志”。 雅特裏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到麥地那後,將自己的主張付諸社會實踐。 ----- 建立崇拜場所清真寺,這所最初的清真寺就成為了以後所有清真寺的樣板:有院子,宣講台,並規定聚會進行儀式的日期為星期五,規定跪拜方向是克爾伯神廟,取代了當時的自然崇拜。 ----- 提出“凡加入伊斯蘭教皆為兄弟”的口號。 ----- 建立麥迪那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一致對外。 ----- 以”遷士”和”輔士”為基礎建立軍隊,號召進行聖戰。 將戰爭作為推廣伊斯蘭教到各地的神聖義務。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有信仰的軍隊,他們的征服行動完全受信仰和高昂的士氣所驅使,遵循先知穆罕默德的教義,旨在改變整個地球的宗教和政治景觀,加上以貝都因騎兵為主,作戰機動力驚人的穆斯林武裝,揮舞聖戰大旗,戰無不勝,進行大規模的武力擴張。 ----- “烏馬”公社這一組織體制不僅是穆斯林的宗教社團,也是一種軍事和行政組織,實際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權雛型。(I.E. 這是阿拉伯文明最初能夠興起的重要因素,更是阿拉伯文明在十七世紀後日趨衰敗的主要原因之ㄧ!!) ----- 在公社中,穆罕默德一身而三任,既是宗教領袖,又為行政首腦和軍事統帥。 這種宗教色彩濃厚的組織形式極其適合生活在沙漠之中各種部落形式的遊牧民族的的需要。 ----- 新生的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軍事戰爭的方式,籌集財富和武器。 624年,他成功地組織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倭馬亞家族的ㄧ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倭馬亞家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阿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 ----- 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併周圍部落。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遣使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630年初,權勢日臻鞏固的穆罕默德率萬人大軍兵臨麥加城下,迫使倭馬亞貴族歸順投降。 ----- 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 ----- 穆罕默德一直致力於伊斯蘭教義的創建工作,他從倡行、維護獨尊安拉真主的一神教出發,借助猶太——基督教的某些觀念,對當時阿拉伯半島的種種社會問題予以解答,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教義體系。而其全部內容則被弟子信徒們以《可蘭經》的方式固定下來。 這部聖典既簡述了伊斯蘭教的基本宗教原理,又解答了廣泛的社會立法和倫理問題,《可蘭經》既是伊斯蘭教精神的神聖源泉,也是阿拉伯社會的政治、經濟、司法、軍事體制的理論基石。 -----這部經書規定了一個伊斯蘭教信徒最基本的教義: A. 首先是信仰:必須信阿拉;信天使,就是介於真主和先知之間的媒介體;信經典,不僅僅是可蘭經,還包括舊、新約;新先知,服從歷代先知傳授的知識;信末日,相信末日審判說。 B. 其次是實際的行動,也被稱為五功:第一是念證言,必須每天朗誦;第二是做禮拜,一天之中做五次,每逢星期五必須集中到清真寺去聚會;第三是齋戒,伊斯蘭曆法的九月,成年男女必須齋戒一個月(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之後還要重新舉行儀式就是開齋節。第四是天課,就是付稅,也可以作為一種濟貧稅,規定一人一年中必須把多出的錢的2.5%作為天課。第五就是朝聖,凡教徒在一生中必須親自去麥加神廟朝拜至少一次,時間是每年12月的初七、初八、初九。 C. 而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點是:伊斯蘭教主張宗教和世俗並重,反對出家修行拋棄生活,因而沒有修道院和修士,反對禁欲和獨身主義。這主要是因為阿拉伯貝都因遊牧民族及經商為生的人們;而宗教的產生必須順應當時的社會現實。 恩格斯指出:“伊斯蘭這種宗教是適合於東方人的,特別是適合於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說,一方面適合於從事貿易和手工業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適合於貝都因遊牧民族。”
89. 阿拉伯帝國政治的鮮明特色是政教合一的哈裏發統治。 國家元首哈裏發集政權、神權、軍權於一身,它既是位高權重的世俗統治者,又是神聖的宗教領袖,同時又是國家的最高軍事統帥。 16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後,阿拉伯王朝的版圖被併入奧斯曼突厥人統治之下。 但是阿拉伯文明的發展並未就此止步,突厥統治者也被伊斯蘭化。 阿拉伯帝國政教合一的體制歷經奧斯曼帝國一直延續至今,海灣國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仍保持著政教合一體制的國家。 ----- 阿拉伯文明的帝國是封建制的基本生產關係。 造成內部不斷的分裂和爭戰; 651年,徹底滅亡薩珊王朝,並奪得呼羅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等地。 西線大軍,攻入北非利比亞。 以先知的堂弟、女婿阿里為首的哈希姆家族,對出身於倭馬亞家族的奧斯曼出任哈裏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與奧斯曼所奉行的遜尼派相對立。 ----- 除秉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還吸收以拜佔廷帝國為主的其他文明國度的典章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教世界所特有的。 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 ----- 將阿拉伯語定為帝國官方語言,結合《可蘭經》及宗教儀式使阿拉伯文字能夠經常的使用,達到推廣與傳承的結果,迅速的同化了其他各種草原遊牧民族。 ----- 阿拉伯的土地國有制度 : 阿拉伯人以遊牧為主的各個部落遷徙不定,未能永久佔有固定的土地,穆罕默德在創建伊斯蘭教和國家之初,把這一狀態與一神信仰融為一體,宣稱創造天地的真主阿拉為萬物之主,土地只有阿拉的使者才有權支配,從而給日後的阿拉伯土地國有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 《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 隨著國家的形成,帝國的創立,商業貴族也成為帝國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成分。 ----- 阿拉伯帝國對統治下的臣民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允許異教徒保持原有的宗教信仰,表明古代阿拉伯人對外來先進文化開放包容的心態。 ----- 西元7世紀,阿拉伯人發動了“聖戰”,持續了近一個多世紀。 軍事擴張基本停止後,局勢日漸安定,文化生活也出現了一派繁榮景象,阿拉伯語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阿拔斯封建統治階級迫切希望汲取先進文化,希望把波斯、印度、希臘、東羅馬……的古代學術遺產譯為阿拉伯語,以滿足帝國各方面的需要,因而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 約從8世紀中葉到10世紀,阿拉伯人把當時可以得到的希臘、敘利亞、波斯、印度的哲學、醫學和科學等方面的著作大多譯成了阿拉伯文。 ----- 阿拉伯學者們在汲取波斯學問和希臘文化遺產方面,都使之適合自身的宗教信仰和特殊需要,並開始了創造性的活動。 文學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譚》;教義禁止偶像崇拜,壓抑雕刻和繪畫的發展,主要是清真寺的建築藝術;醫學,天文,地理,哲學基本上沒有超越東羅馬的水準. 90. 伊斯蘭文化的停滯,主要原因有 : ----- 《古蘭經》教義建立的政教合一部落式的保守政治體制,阻礙”創新"。 ----- 《古蘭經》狹隘排他不妥協的教義,造成伊斯蘭社會內部的動盪,阻礙成長 ----- 人類生產動力由十八世紀擺脫了人力和獸力,開始利用化學動能,男女的差異就開始縮小!!(I.E. 中國在十六世紀,”創新”的纏女人的腳,就注定漢文化的敗亡!!) 特別是在現今以”知識”及”創意”為附加價值來源的時代,男女的差異是有史以來最小的時期,《古蘭經》 極端壓抑女性的教義,浪費了50%的人口總體力量,落後的速度會加快,落後差距會加大!! 目前看不到可改變的契機!! ----- 地理位置歐亞大陸的中央,少有河川通航之便加上路運成本的昂貴,阻礙工商業的發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