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豚 + 大猩猩 + 鸚鵡 = ??
2010/03/18 13:42:07瀏覽808|回應0|推薦1

隨著時代的演變, 人類與野生動物 (widllife) 的關係逐漸由 Consumptive ('消耗性', 例: 狩獵, 食物) 轉變為 Non-consumptive ('非消耗性', 例: 賞鳥, 關鯨), 而許多的馴養類動物 (domestic animals) 也逐漸由家畜/食物的型態轉變為寵物 (例: 麝香豬).

就連 'Cats' (貓科) - 許多家貓也因人類幾百年下來長期的馴養喪失了野外生存及 Hunting (狩獵) 的能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LIMc4khe0  影片中的可愛貓 'Arnold' 是隻棄貓, 因體型太大想偷吃食物時被卡在 doggie door 中 (專門給 "狗" 進出的小門)  ... 我想這隻貓在野外的話早就被大自然淘汰了吧 ...

隨著我們人類生活水準的提高, Animal welfare (動物福利)及 Animal right (動物權力) 也慢慢備受重視.

試想人類未來若可與高智商動物開會溝通 (例: 海豚, 大猩猩, 鸚鵡), 不知牠們會想表達甚麼??

動物的智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wJaUFHs-C4

影片中的海豚可正確回答 '是' (觸碰訓練師左邊的白紐) 或 '不是' (觸碰訓練師右邊的黑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rcPAs5vIo

影片中的 KoKo 大猩猩可使用 100 種以上的手語與人類溝通

http://www.kajama.com/index.php?file=articledetail&id=DC508A2E-0F28-42CA-882B-8B4818CFB53E&PageNum=1

當實驗人員問 KoKo 大猩猩死亡後的世界 - KoKo 表答了 '寧靜' (comfortable), '睡眠' (sleep), 及 '年老' (ol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dACUfI6nA0

大猩猩也有複雜的感情! 當 KoKo 知道她的好友 All Ball (小花貓) 死時, KoKo 表答了 '難過' (sad), '傷心' (cry). KoKo 更在當晚哭泣! 

http://en.wikipedia.org/wiki/Koko_(gorill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oTaZotdHg

影片中的鸚鵡 Alex 不但可使用 150 多種英文與人類交談, 更可以演算數學 (IQ 約為 77)!!
 
鸚鵡 Alex 不想被訪問時還會要求: '喝水' ('Can i have some water?'), '回家休息' ('Can I go back? 'I want to go back'), 和 '回家吃飯' ('I want to eat dinner')
Time 2.55: 當別的鸚鵡用錯英文時 Alex 還會嘲笑那隻鸚鵡! (木頭應是發 'Wood', 另一隻鸚鵡卻回答了 ㄗㄗ - 用了鳥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影片證明了動物可擁有完整的思维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當動物們學會了與人類 '交談', 他們是否有權利發表意見, 甚或參與投票??
例: 非法捕鯨, 全球暖化議題??
當一隻鸚鵡對你說牠的家人朋友的故事時, 你會尊重牠 - 而'牠' 不再儘儘只是隻 '動物'.
當一隻鯨魚對你說牠的家人朋友的故事時, 你還會想捕殺牠嗎?
當一隻豬對你說牠的家人朋友的故事時, 你還會想吃牠嗎?
 
當有一天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可發展到與 '非高等動物' 溝通時 (例: 靠腦波傳達訊息), 我們又會如何看待釣魚 (例:魚大叫痛, 或說 '別吃我') 或對待昆蟲 (例: 蟑螂大叫 '我的腳斷了') 的態度??

 
-----   TinaEl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rcPAs5vIo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naElle&aid=386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