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17 00:31:22瀏覽4497|回應1|推薦11 | |
1839年為攝影術發明之年,至今已邁向180年的攝影歷史。攝影「類型學」於1970年代產生,這個術語為德國貝歇夫婦 (伯恩.貝歇和希拉.貝歇),用來描述他們拍攝的照片。 伯恩和希拉·貝歇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無疑是20世紀攝影史、乃至藝術史上最著名的夫婦。他們的生活與作品都圍繞「杜塞道夫藝術學院」。1957年,他們在此相識,20年後在此任教。他們的學生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他拍的作品《萊茵河2》(Rhein II),在拍賣會上以近434萬美元的成交天價一度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攝影作品。)、托馬斯·斯特魯斯(Thomas Struth)、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以及肯迪達·霍夫(Candida Höfer)等如今都是藝術市場的明星。 更重要的是,那令人不可思議的紀錄鄉村與工業建築的事業,也從德國的這個地方起步。從1963年的第一場攝影展起,兩人制定了共同的拍攝計劃,並明確了拍攝範式,即大畫幅、長焦鏡頭、黑白攝影、正面平拍,拍攝對象為水塔、煤氣儲備罐、青貯塔、高爐、工業用房、木筋房……他們將許多「無名」建築抽出,置於嚴謹、簡潔、純描述性的構圖中。 為了加強圖像之間的一致性,甚至是同質性,貝歇夫婦只在灰濛濛的天空下拍攝,並以網格形式(通常是六張、九張或十二張)呈現同一主題的照片,建立了「類型學」攝影。他們的作品裡沒有人的出現,排除一切會引起美學解讀的視覺吸引,通過冰冷的中立性建立起一部引人入勝的西歐工業遺產目錄,包括德國、法國、荷蘭、英國……1991年,貝歇夫婦榮獲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雕塑金獅獎:他們的獲獎有力說明了攝影得到當代藝術市場的認可。 貝歇夫婦的「類型學」從此刻在我們的視覺記憶里,每當看到水塔、青貯塔或其他工業建築物,無法不想起他們。然而,除了拍攝工業風景的方式(以及他們學生的盛名),從攝影的本質認識他們的作品很有意思。 他們拍攝過的「無名雕塑」數量驚人,並且堅持他們的攝影方法,令人肅然起敬。可是如果不單獨欣賞這些照片,那就大錯特錯了,精準的拍攝角度及簡單易懂的題材使照片迷人。他們的攝影具有無法抗拒的視覺衝擊力,證明了光線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應取決於拍攝主題本身。 對貝歇夫婦而言,一成不變的灰光線、無雲朵、無陽光是最佳拍攝環境,有利於他們展現材質與形狀的細微變化。看似中立的風格使被拍攝的地方完全脫離環境,從照片上既看不出環境,也無法知曉時間,使我們把目光集中到複雜機械的細節上。由此,我們認識到現實主義攝影具有驚人的抽象化能力。 與此同時,貝歇夫婦把「系列攝影」的概念推向極致。重複同一種圖案不足以建立視覺統一,整體拍攝範式(構圖、對焦、光線以及拍攝角度等)才是最重要的。今天,貝歇夫婦代表了主題攝影的力量和對構圖的執著,他們還說明了看似中立的紀實風格在藝術性上絕不亞於耀眼、昏暗、浪漫的風格,或者說他們示範了即便不拍攝藝術照片,也能進入藝術史冊。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