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21:37:50瀏覽8980|回應1|推薦13 | |
昨天上班前在英國的Guardian網路報紙上,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新聞。內容是兩位英國的記者在「電」路透社,臭罵路透社的報導是「不負責任」而且「缺乏新聞專業」。 有一點該先說明的是,路透社雖是全球性的新聞通訊社,但基本上算是英國的媒體。至於路透社為何被英國記者醮?先賣個關子,容我待會再解釋。 無獨有偶,到實驗室沒多久後,美國老闆華特先生又進來問候老公在日本的家人。聊天的內容當然是圍繞在日本還未落幕的災難,結果,老闆突然開始批評CNN「沒道德」!根據老闆的說法,他認為CNN對日本災情的報導在很多時候過頭了;不僅對生還者緊迫盯人,而且最可惡的是報導方式似乎是懷疑日本人民,怎麼可能在慘絕人寰的悲劇後,還能這麼冷靜和有紀律? 華特先生氣呼呼的說,美國人自己沒規矩,還對別人的文明評頭論足;好像巴不得希望日本會有搶劫的新聞才高興,真是沒有道德觀的媒體! 聽老闆罵CNN沒有道德,心理的感覺還真是五味雜陳。不知道應該苦笑,還是乾脆跟老闆一起「比爛」;看看到底是CNN還是台灣的媒體比較不符合職業道德。 不過坦白說,台灣的媒體已經不像是新聞界了,用演藝界來形容似乎更為貼切。而這種角色混亂的問題,不僅存在於媒體,更嚴重的是台灣的政務官一個比一個還不知恥。舉最近台中夜店大火事件為例,據報曾負責稽查ALA的台中經發局前稽查員陳元杰,因索賄而被判刑入監。經發局的資料顯示,陳元杰稽查過ALA一次,已去職;而且副市長蕭家淇當時還說,稽查人員開進口車,他早就覺得「怪怪的」。 「怪怪的」?這是政務官對政府失職或督察不周的反應?難怪台中市民應該「剉著等」。這樣角色錯亂的毛病其實是一種傳染病,而最大的傳染源就是凱達格蘭大道底的那位「您先生」。This Man不僅在北二高山崩的時候說他心理「毛毛的」,這個人還天天玩臉書不亦樂乎,看著「粉絲」人數增加就高興的不得了。也難怪,台中的胡市長認為自己「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已經是難得的犧牲了。不過,至少他沒有罵受害人「哼!好心沒好報」。 至於路透社被「電」的事呢?起因是來自一則有關日本的新聞,路透社報導說因為福島第一核能電廠的危機,所以「恐慌席捲」了這個國家。就是這句「恐慌席捲」,英國Guardian報紙的兩位日本特派員,公開對路透社表示他們的憤憤不平。 第一位記者說,路透社以危言聳聽的方式,報導有關的「恐慌」對事情根本沒有幫助。整體而言,雖然局勢非常緊張,但住在那裡的居民是非常的鎮定,這種報導是完全不負責任的新聞。這位記者大概是動了氣,接著甚至開始幹醮路透社。他寫道:「日本剛剛才遭受了巨大的地震和海嘯,上萬人失蹤,很可能都已經死亡,再加上有核電廠XXX著火了!難道這樣子對路透社來說,還不夠戲劇性嗎?」 這名記者又說,是的,確實有「搶購」的現象,但大家都保持冷靜和警戒的狀態。日本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媒體引起的恐慌。我們需要的是事實的報導,因為災區內已經有夠多的情緒了。 接著另一位Guardian的記者也表示同意。他的住所是在東京郊外,根據他的觀察,「恐慌席捲東京」是非常不精確的言論。車站附近當然是大排長龍,但現在的車次只有正常情況的50-70%,更何況就算一切運行順利的時候,東京也是很擁擠的。當然,人們很擔心核能反應爐的問題,也對此非常關注,因為風險確實有變高的可能。另一方面,在東京,不論是私人或公家的作業照常進行。「恐慌」?根本是胡說八道。已經回到正常了嗎?當然不是,但也絕對不像某些報導希望大家誤認的情況。 就為了一句「恐慌席捲」,路透社被扒了一層皮。但兩位記者的想法是對的,媒體的工作是報導事實,而不是火上加油甚至引起恐慌。只不過,假如路透社是「不負責」而CNN是「沒道德」,我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出來,到底要用什麼形容詞才能精確的描述台灣的媒體生態。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