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法抹滅的記憶 (成長體驗-22)
2011/03/25 01:26:44瀏覽1703|回應14|推薦252

從這次日本大地震中,讓人不禁感慨生命的脆弱與無奈,因為人們即使在內心之中,都已認知災難所帶來的傷害,然而一旦災難來臨時,依然無法接受失去親人的哀痛,甚至可能成為一生中難以抹滅的傷痕…記得小時候,經常到基隆外婆家玩,外婆家是一幢貫穿三棟房子的七層樓大宅,前後門都有各自不同的門牌;由於房子實在太大,所以每一個廳堂都被冠以不同的名稱及門鈴,以方便按鈴及通知大家用餐等事,可是因家規甚嚴,大人小孩需分別在不同廳吃飯;那年我約十歲,晚飯後其他的表姊妹們都已先後離開,只有我留下來陪伴尚在吃飯的兩位四歲小表弟、妹們。

等吃完飯之後,我也順便幫他們將餐具拿到廚房,而就在我快要走到廚房時,只見眼前濃煙密佈、同時感到呼吸困難,耳裡不斷傳來大人們的驚呼聲,喊著要所有的人立即由就近的樓梯下樓,那時只知有人拉著我往樓下走,我一面頻頻回首,大聲告知還有人在屋裡,只是似乎沒有人聽得到我的聲音…到了一樓之後,我趕緊告訴正在點名的舅舅,指出表弟妹們所處的地點,當時,外公與父親馬上以濕毛巾摀住口鼻,直接衝上樓去搶救小表弟、妹,過了不久,他們手中各抱著一個小孩下樓,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說如果不知他們身在何處,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當時因火勢猛烈,幾乎出動了基隆全部的消防車,而火災雖源自於外婆家後門右側鄰居,但自外婆家進入現場較容易救火,然而房子結構太複雜,令消防隊員摸不著頭緒,此時,爸爸立刻自告奮勇帶領消防隊員再度上樓,我們則被安置於對面鄰居家,全程親眼目睹著令人怵目驚心的火災景象,由於場面一片混亂,有一位婦人抱著枕頭,直喊著那是她的孩子...我則在心中不停地祈禱著父親能安然無恙;經過消防車數小時的灌救之後,火勢才終於止住,當我們回到外婆家之後,得知是由於隔壁棉被店起火,才會導致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幸好家中數十位親友皆平安;但此時消防隊員卻發現,外婆家左側鄰居有一對夫妻罹難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所有的小孩都給嚇哭了,因為死者是那位最愛變魔術逗趣的鄰居老伯伯,於火災前還陪我們玩,記得當時他說,等吃過晚飯後還會過來陪我們(由於他的小孩都在國外,所以他幾乎只要有空就到外婆家走動,尤其喜歡我們這群小蘿蔔頭)可是,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火災,他為了等待衝回房間想拿金飾的太太,因而雙雙罹難了;不過,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是,為何原本起火的是右邊緊鄰之四層樓房,而火勢竟越過七層樓高的外婆家(只燒毀幾片屋瓦),燒毀了左邊四層樓的鄰居及兩條人命?於是街坊鄰居們便開始議論紛紛,說這必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故,使我也記起更多的陳年往事。

那是發生在我五歲左右的事,當時外婆家前門隔壁是修車廠,他們也是一個大家族,所以隔壁阿姨常揹著小孩前來串門子、我們也經常與同年齡的鄰居一起玩家家酒,兩家互動十分頻繁;有一天夜裡,當爸媽接到一通電話之後,兩人皆蒼白著臉急速前往基隆外婆家;後來才知道因隔壁修車廠發生大火,其中包括大人小孩共有七人往生,而起火的原因,是老闆的小叔因不滿財產的分配而引起殺機,他沿著樓梯淋汽油、隨即點火,當時家中因每一層樓都裝上鐵窗,所以無法自樓梯逃生,而屋外的家人也無法上樓搶救,其中有一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女孩,不斷在窗口呼喊她父母,最後聲音雖終於靜止了,可是四十多年來,她求救的聲音,卻始終深深烙印在她父母心中…

令人更加鼻酸的是,那位經常揹著小孩前來家裡的阿姨,與她的兩名幼兒的屍體在三樓窗邊被發現時,鐵窗竟已被她折彎了;而肇事者剛好是媽媽小學同學,他自知無路可逃,便從頂樓跳樓自殺;事發之後,幾乎所有的鄰居們,都對他們一家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外公不但立即召回所有的子女親友,共同參與協助隔壁處理善後,更將自家的一樓大廳佈置成靈堂,因此當我們到外婆家時,只見滿屋子都是披麻帶孝的鄰居親人;尤其外公還為他們提供食宿、並將所有往生者的遺照都掛在大廳裡,以方便他們親人祭拜,當時許多人都曾不以為然的加以勸阻,說如此重的怨氣怎可引到自家中呢?還有人說外公家一定會遭遇到不祥之事...

結果外公非但不予理會所有的警告與忌諱,並排除眾議地告知所有的家人,都必須全力以赴,能幫多少就幫多少,至於是否會犯煞遭殃,他則完全都不在意,同時要求媽媽他們,要為亡者準備衣物(為他們打毛線帽替代已燒光的頭髮、為小孩縫製玩偶放置棺內等等),同時也幫助其他生還者生活所需,事後,更請那對失去女兒的夫妻,到家中擔任管家之職,讓他們能生活無虞;想不到幾年之後,此次後門隔壁的棉被店又發生大火,然而外婆家則幾乎毫髮無損!回想這數十年來,家中一直都很平安、所有子女們的事業也都各有成就,外公外婆不但子孫滿堂,也都以九十高齡福壽全歸;可見得只要無所求地付出,自然就會得到不可思議的福報!

記得有一個故事,敘述從前有兩個人,一起離開鄉下到城裡打拼,因為他們都一心想成為有錢人,於是經年累月每天辛勤的工作,果然三十年後,兩人都成為富有之人,於是便相約一同衣錦還鄉;當他們回到村子口時,遇見一位穿著白衣的老人,手裡拿著一個銅鑼對他們說:「我是掌理死亡的死神,你們兩人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三天之後的黃昏,我就會到你們家門口敲銅鑼,當銅鑼聲響起,也就是你們生命結束的時候。」說完之後,老人就消失了。

當他們各自回到家中之後,其中一人馬上垂頭喪氣地感到人生已沒有意義,想不到一輩子努力奮鬥,好不容易才成為有錢人,可是如今卻只剩下三天的生命,使得他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來,無時無刻都不斷的嘆氣,十分不甘心自己還沒來得及享受榮華富貴就要死了;於是三天之後,這個人已全身枯萎、面無血色,焦躁不安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果然當黃昏一到,老人手拿著銅鑼出現時,都還沒開始敲鑼,他就已經斷氣了。

至於另一人,當他回到家之後,心想自己奮鬥了這麼久,終於有所成就,而眼看著生命就要結束了;可是一生之中,都未曾對家鄉有任何貢獻,於是決定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佈施、做善事,並且還逐一列下清單,看是否還有些什麼人、什麼事需要幫助?足足忙了二天三夜,因此也就忘了即將死亡之事。

到了第三天,村子裡的人,由於十分感激他的布施,於是決定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回饋他;於是有人提議放煙火、有人提議舞龍舞獅、還有人邀請銅鑼陣來助興,結果到了黃昏時,老人果然依約出現了,他站在街口,用力地敲著銅鑼,可是,村裡因到處充斥著鑼鼓喧天,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老人和他的銅鑼聲,最後老人也只能默默的離開了;而等到此人想起自己的死亡之約時,早已是過了好多年以後的事了。

可見得命由心造,而心念又來自於習氣的累積,我們如果想轉變自己的命運,唯有改變自己的習性,因為消極悲觀的人,凡事都只看到會消失滅去的一面,認為既然一切無常,那還有甚麼值得努力的呢?因此凡事都往負面聯想;好比當見到花開時,就會立刻想到:「唉!反正再過幾天,再美的花也會謝了啊。」當遇到晴天時,則又愁眉不展地想:「恐怕不久之後,又要下雨了…」雖說我們應明白無常的事實,但如果都以如此的態度看待人生,生命就會完全失去意義了。

相反的,一個積極樂觀、有智慧之人,知道一切都是有生就有滅的,因此當失意的時候,反而能以正向的思維努力,而不致悲觀喪志;當成功的時候,也懂得居安思危,不會因此自傲自慢;因為生與滅就好比一棟新房子,只要一蓋好之時,就開始受風吹雨打而慢慢變舊了,可是我們不能因為房子會變舊,就選擇不蓋房子了,就如同因噎而廢食一般;所有的人事物,在還沒有消失、損壞之前,都仍有其存在的事實與作用,只是當明瞭這一切都只是暫有、而非永遠不變時,內心就較能夠放得下,畢竟有生有滅或不生不滅,其實都只在於自己的內心,當遇到情境時的觀感與體驗不同罷了,不是嗎?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e168&aid=501671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聯合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行善積德澤惠子孫
2011/03/25 14:57
道理無他,一心不亂,持盈保泰。
深季 (Sunje)(Sunje168) 於 2011-03-27 17:32 回覆:

由於無法改變環境,唯有調整心態

感謝來訪


芸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往內觀照的力量~
2011/03/25 14:50

有時力量其實都在自身,是不假外求的。但常被人所忽略~~人常被舊習性所主宰。謝謝分享這文章讓自己有所啟發。

您的文章總是可以讓人找回內在那份寧靜的力量!

深季 (Sunje)(Sunje168) 於 2011-03-26 21:44 回覆:

謝謝妳的分享

但願我們一起努力,讓心靈越來越清澈平靜


笑笑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棒的分享.....
2011/03/25 11:35

尤其是外公那份無私助人的精神,更是令人可敬!!!!

深季 (Sunje)(Sunje168) 於 2011-03-26 16:34 回覆:

外公為人公正無私,外表雖嚴肅、內心卻比誰都柔軟

我們從小在他的身教、言教之下耳濡目染

所以對人對事也就較能包容體諒吧


梵谷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選擇面對的智慧
2011/03/25 09:57

人無法改變事實,  但是可以選擇面對的態度與心情謝謝在深季文章的分享中; 也學到了不少智慧!

深季 (Sunje)(Sunje168) 於 2011-03-26 16:29 回覆:

梵谷花午安

我們或許無法決定人事環境的變化

卻可以決定自己應以甚麼心境面對

謝謝分享與滿滿的祝福

深季 (Sunje)(Sunje168) 於 2011-03-26 16:29 回覆:

梵谷花午安

我們或許無法決定人事環境的變化

卻可以決定自己應以甚麼心境面對

謝謝分享與滿滿的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