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瓶麗人》 【第五章】 精明上河圖
2020/02/10 12:03:44瀏覽635|回應1|推薦27

清明上河圖局部

【陰陽三煞半系列小說】《金瓶麗人》 

《前文提要》

話說皇明嘉靖己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這一日正是宰相嚴嵩七十壽誕,嚴相不在府邸,卻在西苑宿值,為皇帝寫青詞。可是丞相胡同的官邸,一清早便有人送禮來,還沒到正午,送禮的僕伕,便已排到胡同口了。

刑部主事王世貞一向與嚴嵩獨子嚴世蕃交惡,所以王世貞的父親,在北方邊境守衛的順天府巡按王忬,便派老家人王忠代小主人送來一張輞川圖》為賀禮,由於王忠根本不諳官場習性,沒準備打點執事人員的小費,而被悠忽,直到正午時分,才被領往『聽雨樓』去登錄送來的字畫古玩等賀禮。 

【第五章】   精明上河圖 

聽雨樓座落在一個人工開拓的小湖邊,湖佔地約有一畝,呈不規則形狀。湖南端一角,有一個也是由人工堆成的小山阜,聽雨樓便建在山阜上。樓高三層,依著特別高的地勢,樓的頂層幾乎比皇城的城牆還高。向北遠眺,甚至可以隱約望見輝煌的大內宮闕,景色確實壯觀。

樓外湖中夏天種滿荷花,從樓中,特別是東窗一帶,便可享受到風送清香、雨打荷葉的天然樂趣。此時已入冬,湖面雖未結冰,湖內殘荷敗葉卻又有另一番景緻。

聽雨樓的二樓與三樓,四面的窗子到冬天有重幃遮幛,但這一日天氣頗佳,正午時分並出現了溫煦的冬日,因此重幛都放了下來,窗櫺大開。樓內安排下一張張供桌,處處懸架,此時已經展佈了不少字畫古玩。原來今日凡收到字畫古玩等賀禮,便送來此地展出,任賓客參觀。一樓收件,二樓展書畫,古玩在三樓。

樓下進口處大廳,由兩名畫師玉南和張四,負責接收與登錄的工作。這自然是肥差,而此刻,兩人正在送客,從裏面走出來的竟是西門慶的家僮玳安。

「多謝貴上費心了!小管家好走。」張四笑說,他神情愉悅,大概收到不少零用錢。

兩人回到大廳,張四負責登錄,他坐到桌後,取筆沾墨準備書寫,一面迫不及待的說﹕「快看看西門府送來的是什麼畫?」

玉南將卷軸取過仔細審閱。只見畫軸外面寫著《精明上河圖》,他順口唸著﹕「精明上河圖。」

「喲!清明上河圖!」張四眼睛一亮﹕「難道是仇英摹的那卷?」他一面開始書寫,一面說﹕「還是竟真是原本?」他抬頭向玉南看看

玉南淡淡看了他一眼,加重語氣又唸﹕「精明上河圖。」

張四仍沒聽清楚,低頭繼續書寫﹕「清────────圖」一面說﹕「那原本,咱的一個小師弟還真見過讚賞得不得了!說上頭還有前朝李閣老的題詩快打開看看!」

玉南沒理他,好整以暇地慢慢展軸。

張四﹕「應該是宋室南渡後的作品吧!據我所瞭解,這類上河圖,在宋室南渡之後極為風行,但可觀的不多,只有張擇端──他應該算那一朝人都不知道!宣和畫譜上連個名兒也沒有」

「你胡說些什麼!」玉南白了他一眼,但心中突然一動說﹕「上河圖──莫非還有下河圖不成?!」

正在這時,嚴年和湯勤走了進來。

嚴年一路嚷著﹕「喲!這兒怎麼這麼冷哪?啊兩位辛苦了!快!來人哪!快再給加一盆炭火來!」

張四起身向嚴年說﹕「年爺,不不用了!您瞧,這會兒日頭可不正高著哪!咱們老相爺鴻福齊天!昨兒個整天陰陰沉沉,今兒個他老人家壽慶,可不就出了個大太陽了!」

玉南冷冷接嘴﹕「真是老天爺也有眼!」

嚴年向他看了一眼!

小廝立刻送上茶水,眾人坐定。

玉南此時已暫時將《精明上河圖》卷軸收入箱內。

張四獻著殷勤問﹕「年爺今兒個可見到些什麼好東西了?」

嚴年笑道﹕「張四兄,今兒個還真沒見到什麼特別像樣的,只剛才一張手帖,送來了一幅王摩詰的輞川圖」

「喲!輞川圖!名畫!名畫!」張四立刻讚好。

玉南問﹕「敢問是那一家送的?」

嚴年說﹕「順天巡按王送來的。」

陪坐一旁的湯勤此時突然插嘴說﹕「玉南兄那王的兒子,王世貞可是出了名的正派人士,您老兄在這張畫上恐怕是撈不到什麼油水的。」

玉南變了臉色﹕「啊!你」

嚴年連忙笑道﹕「哈!哈!湯年兄言重言重」

這時,一名侍僮上前向嚴年報告說趙公子有幾件古玩送在三樓,其中一件特別交待要給嚴年的。嚴年交待了嚴世蕃的指示,要他們費心打理一下二樓,說了聲失陪便起身上三樓去。

於是湯勤和張四、玉南也走上二樓來,準備整理安排展出的字畫。

 

聽雨樓第二層極寬敞。冬日午時的溫暖陽光提供了適恰的照明,展覽字畫在這兒舉行正是最好不過!樓層四周分佈四根頗粗的雕柱,兩柱間早已架起不少比人高的灑金烏漆屏風,屏風兩面便懸著一幅幅畫。

由於七十是大壽,所以收到的賀禮大大小小十分豐富,其中畫軸一項,不少是專為慶壽的如唐繡壽星圖、元繡八仙慶壽圖、丹丘壽意等本朝的就更多了,有商喜壽意、吳小仙群仙拱壽、戴文進壽意、杜檉居寇萊公演樂圖、文徵明松石壽意、張平山海屋添籌、仇英麻姑獻壽等

湯勤等三人邊說著話邊上樓「這輞川圖如果是真跡,則相爺這次真收穫豐富了!」湯勤說。

上得樓來湯勤眼睛為之一亮!迎面巨軸一幅仙山樓閣,叢山萬疊,奇樹千重,繭絲牛毛令人目眩神移。煙雲吞吐造就滂礡氣勢,一閣樓掩映在那萬象縹緲之中,領略著天光山色的神仙世界湯勤定眼看去,原來是沈石田的飛仙閣樓

沈周出身世家,無意仕途,他的曾祖、祖、父均擅丹青,天份高又醉心於此,所以在他的筆下,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入神品!這一幅仙山樓閣正當他盛年得意之作,沈周四十歲以前不過盈尺小景,四十以後始為巨幅。 

沈周(?)山水

湯勤暗暗讚了一聲

轉過正面,景色攸變,兩邊一幅接一幅夏木垂蔭、石崇錦帳、唐王演樂、青綠山水、四景人物彷彿闖入了豪門冶宴的富貴世界,教人領略那氣派排場

凡隔兩屏風,便插一張畫案,其上展示手卷,也是一卷接一卷唐王夜遊、仙女採花、東坡博古、青綠仙逸

這一段壓卷是仇英的《子虛上林圖》這一幅畫長五尺,因此只展出了一小部份

仇英的《子虛上林圖》局部

折轉向左他們來到一個美人的世界!眾美雲集﹕有桃花仙子、毛女仙姑、東華龍女、荷花仙子、洛神、王母這一段壓卷是唐寅的《倦繡圖》,并題詩﹕

夜合花開香滿庭,玉人停繡自含情。

百花繡盡皆鮮巧,惟有鴛鴦繡不成。

(書款是)正德八年夏五月唐寅畫并題

再轉過去,是寫意山水的世界,煙雨歸舟、漁樵問答、月下醉歸、攜琴訪友、秋江獨釣、高山流水

這展出場地如此佈置搭配顯然經過精心的策劃,湯勤不由得問道﹕「這是誰佈置的?頗見用心

張四立即答道﹕「這都是玉三爺的主意!」

一直不語的玉南淡淡地說﹕「今兒個連宋畫一幅未見其他以八仙上壽、壽意圖居多,委實無足可觀!」

「剛才幾幅元畫倒也十分可觀」湯勤說。

剛才在山水的世界裏,他見一幅高克恭的《夜山圖卷》和盛子昭一件絹本山水都頗不俗。

這時他們又來到花鳥草蟲的世界他指著案桌上一幅《秋茄圖》說﹕「這幅元畫也不見得會遜色吧!」

《秋茄圖》乃一紙本,高一尺,長卻有二尺多,淡色秋茄,一本二花三實,秀色可餐原來是元朝錢舜舉的畫。有題詩﹕

憶昔毗山愛寫生,瓜茄任我筆縱橫。

自憐老去翻成拙,學圃今猶學不成。吳興錢選舜舉」

「瞧這新鮮滴翠的樣子都可以煮了來吃了!清蒸落蘇」張四說。

這時只聽玉南卻笑了一聲。

「喲!怎麼,玉三爺可是有什麼意見嗎?」張四問。

玉南﹕「元四家的畫你見過沒有?」

張四﹕「什麼?袁四佳?沒聽過呀。」

玉南﹕「算了算了」

這時他們來到花鳥草蟲世界的尾段,其中一畫卻令湯勤格外注目!畫的是鷹搏白鷺,在一片蕭簌的殘荷蘆葦間,白鷺漫步於秋塘,水鳥在嬉水──突然,似乎一陣旋風括起!──便在那風起、荷搖、葦折的剎那間,一隻蒼鷹猛然下衝──衝向白鷺水鳥!

立即,白鷺奮翅拔腿,在殘萏葦莖間哀鳴逃竄──

另幾只水鳥,或翻頸欲撲入水中、或一剎時竟震攝不知所措而瑟縮乞憐。

湯勤走近細審,原來是孝宗弘治末年的宮廷畫家呂紀的《殘荷鷹鷺圖》。

湯勤幾乎目眩神移!

「今日的展出,得讓本朝的名家獨擅勝場了!果真趙、吳、黃、王四家的畫一張也沒見到。」

趙孟頫、吳鎮、黃公望、和王蒙被時人稱做元四大家。

轉過一側,他們來到祝壽圖軸展出的天地。這類應景、應酬的作品當然不一定須要是怎樣特別的佳作,所以他們沒有多作流漣。

回到《仙山樓閣圖》前,張四往樓梯口望望說﹕

「怎麼那王家的家人到現在還沒到呢?」 

 

(下週續 【第六章】 輞川圖)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ryTellerPJ&aid=131688047

 回應文章

高手過招 - 英語電影劇本大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10 12:27
本文內所提及的書畫,主要是從『式古堂書畫彙考』和『天水冰山錄』兩書考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