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百年百人院友會有感
2013/06/03 12:24:51瀏覽1318|回應21|推薦128

 

若非鬼使神差

誰有如此大的能耐

將散落八方的遊子

召回媽咪庭下

再唱一遍

先烈之血

主義之花

 

無需國共內戰

沒有海峽阻斷

我們竟也分別了四十年

兄弟啊

姊妹啊

你們向來可好

 

畦痕肆意的滄桑

逐漸卸下歲月的偽裝

藉著胸前名牌的招供

我們拾回彼此的模樣

英雄館的凱旋廳

頓時成了

教養院的大禮堂

 

九二高齡的卓主任

也來到會場

佝僂著身軀

沒有拄杖

老人家佇立門楣

揮著雙膀

我們和以熱烈的掌聲

淚水已奪眶

 

依依揮手

我們將回到八方

惆悵

先烈之血

主義之花

何時能再唱

但願這次的分離

不會太長

註:1.有些院友還在襁褓中便被送來教養院,他們在牙牙學語時,便在師長們的教導下稱呼院長為"媽咪",後來便這麼叫下來了,院長便成了我們口中的"媽咪"。院長王介容女士於民國100年2月6日仙逝美國加州聖塔安尼塔療養院(Santa Anita Convalescnet Hospital),享年100歲。

    2. "先烈之血,主義之花"是我們院歌的前兩句歌詞。整首歌只有八句: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繼承遺志,培植新芽/ 有教有養,以院為家/ 我愛總統,我愛中華。

後記:民國1001112日國軍先烈子弟教養院百位院友分別四十年後齊聚台北國軍英雄館凱旋廳。九二高齡的卓厚萱主任亦出席同歡,場面感人。宴罷,返回山居,超有fu,因作此詩記之。此次聚會緣起於網路上克雨的一篇專訪,圓滿於素華、德芳、魯豫等諸多院友們的古道熱腸,亦值得一書。


回到從前...

泛黃的照片說著黑白年代的故事...

後排中間的師長是院長王介容女士,右邊第一位師長就是如今已高齡九十二的卓主任。右前一群蹲坐的男生中,最左邊的就是我。

升旗 - 我們每天早上都在師長們的帶領下舉行升旗典禮,由小到大依序排列。最前面一排都是幼稚園班的院童。

 

理床 - 早晨起床後都要自己疊被整理床舖。牆上的標語:《師保就是父母,院校就是家庭》是我們的院訓。

帶隊上學 - 每天早晨用完早餐,由師長帶隊從興隆路三段步行到木柵國小上學,大約要走半小時。

 

休閒 - 這是院裡最寬濶的空間,也是我們課餘活動的地方。

 

合唱團練唱 - 二排右三歪著頭不知在瞄什麼的就是我。

官夫人來院裡探視院童,同時頒發成績優異獎學金。照片中領獎的是小時了了的我。

 

有一年院方帶我們去指南宮玩,留下唯一的院外生活照片。前排右四捧著書包眉頭深鎖的就是我。

放學 - 放學後仍由師長帶隊,從木柵國小走半小時回到院裡。

聖誕節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每年都有駐台美軍長官夫人團帶著好多各式各樣的新奇禮物來看我們,每人都可領到一大包。院方也會安排院童表演才藝娛賓。

夫人團發送聖誕節禮物

院童跳舞娛賓

院長陪同夫人團進場

聖誕老公公發放禮物

閱讀連結:

《參兩事憶大鍋》

再相聚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phenwu90&aid=7706479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童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教
2013/06/04 03:55

見到泛黃的黑白照片,總讓人想起臺灣貧窮的年代,懷念溫暖淳樸的民情。

教養院是在台北木柵嗎?我怎記得見素好像是嘉義一帶人士呢? 懷疑

見素 - 與癌偕老(3)-罹癌的好處(Stephenwu90) 於 2013-06-04 13:06 回覆:

謝謝童言!

我老家在嘉義(見《童年記趣》),小四時隻身被送來教養院,在院裡住了五年半,國中畢業回嘉義(見《參兩事憶大鍋》)。

最近工作很忙,疏於回應,請見諒。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