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29 07:11:10瀏覽957|回應0|推薦3 | |
吳孟樵說:「越熱越要愛,讓愛上癮」。 吳孟樵新書《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 看他們逆行或相屬的愛……
吳孟樵寫小說,也寫觀影文章。今夏『爾雅出版社』38週年社慶推出吳孟樵新書《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全書情感細膩、文字意象豐富,書寫:歌德的每一個呼吸充滿詩情、死亡為何從不離開濟慈、雨果的詩如何影響了導演、愛與死與詩如何透過靈魂對話、詩人不死的愛情與海天同在、托爾斯泰在人世最後一年與他筆下的車站有何因緣……。從書中所列的幾十部電影,看他們逆行或相屬的愛。她說:
「愛情,是永不退潮的亙古之浪。 你要的是翻覆?平靜?洶湧?潛入海底? 在浪裡飛騰入空?還是上岸…」?
愛情是殤與嘆或幸福?在《第三朵玫瑰》,吳孟樵寫著:「褐色復古風的攝影基調、東方音樂,創造超凡的愛情氣氛:痛苦、死亡、陪伴,以及陪伴的定義。」她認為片中玫瑰的象徵,如『小王子』心繫他星球裡那朵玫瑰的深情。
《愛情謊言》為什麼是還魂書?《莎岡日安憂鬱》呈現的生命形式有多弔詭?取材自希臘神話的電影《尋找愛情的下落》可以看到什麼樣的愛情?吳孟樵說:「愛沒有消失,只是有變化。」為什麼她說《愛.慕》是淚與星星吻綴的花瓣……
吳孟樵認為愛情存於心,不會窄化於性別或單一人事物。全書『輯一』與『輯二』,收錄她發表過的部分文章,輯一集中於與文學有關的愛情電影。具多方才藝的詩人周蹈題詩〈孟想與樵見〉:「怎來的兩度空間 / 詩情在畫意裡 / 夢想清醒著 / 瞧見眾人的喜怒 / 擺渡在光陰裡……」周蹈詩心如蓮。
輯二以十篇文章紀念2011年8月傳奇離世,跨界天國的音樂家史擷詠。吳孟樵在史擷詠生前遺作活動所寫的多部華語電影音樂篇章導讀與紀念文、短詩,她在文章裡寫著:「張愛玲作品埋藏多年、終究出版的《小團圓》,不像是過去看到的張愛玲:簡練、冷然看世間情事,剝了皮肉骨般,令你愛恨噌怨翻了幾翻,終究要落入她小說的世界,回首尋找。這本書是帶著:嘆、嘆、嘆……無論塵世如何翻滾,張迷的小說與電影,一再掀起話題」。
以張愛玲故事為本的電影《滾滾紅塵》在強片環伺下,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史擷詠為此片配樂,吳孟樵導讀:「以華美淒惻的樂曲迴盪交織劇情,緊扣劇裡愛與憾的傷情,如浪,即使沉入海裡,仍見到有一個靜美的世界等你睜開眼睛去探尋」。
音樂達人宋銘曾在電台節目裡訪問史擷詠,宋銘說:「電影音樂就像是心靈喚起的小盒子,有個空間可以跑出來。」在擷詠往生後,宋銘以蘇芮的歌曲『牽手』為主題紀念他。
輯二還收錄能讀唇語的聽障作家楊銀鳳的文章,反應史擷詠遺作當晚麥克風的問題,並且另作一首極富大自然韻律的詩紀念史擷詠。詩人李進文的詩〈音樂家〉為《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這本書壓軸道出音樂家的父子情:「我看見父親從天上趕來 / 坐在角落聆聽我的音樂,而他睡著了 / 我從不曉得抵達愛會這麼累 / 然而他睡得很熟 / 從序曲就開始感染我……」。
爾雅出版社發行人 / 作家 / 詩人隱地是第一個提攜吳孟樵寫小說、也是第一個出版吳孟樵影評書的出版家。爾雅以文學風格見長,品牌深入讀者心。能在爾雅出書,是許多作家的夢想。當年,吳孟樵還沒寫過小說,隱地讓吳孟樵寫《少女小漁》電影小說。當年這本書的設計很特別,蔚成話題。書本右翻開頭直式是吳孟樵根據電影畫面所寫的電影小說;中間直式是嚴歌苓的原著小說;左翻開頭橫式是編導張艾嘉的劇本。
從此,吳孟樵愛上寫小說。之後是改寫的電視小說《儂本多情》,再之後,才開啓她真正創作自己的小說,從女性 / 男性情感出發創作高跟鞋系列小說。
10年前,吳孟樵在爾雅捧出《愛看電影的人》與讀者分享。並且開始創作青少年小說與童書,但,仍維持寫作觀影文章。10年後,2013年爾雅出版社38週年社慶推出吳孟樵新書《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越見歷練的筆觸與更深刻的感受,從她的心抒發。看電影如同經歷另一個人生,《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不只是電影書,她定位這本書是散文,是一本讓愛聽故事的讀者可以潛心進入閱讀的書,並附多張海報劇照與活動照片。豐饒細緻地注入文字與電影、與音樂、與畫面、與靈魂共振的力量。
吳孟樵從霍金的《時間簡史》、電影《全面啓動》,首度提及自己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歷經四件生死之痛與纏繞的夢境。她說:「浪漫不在空顯『美』的意象,而是透過種種的不幸,仍能對生命詠讚」。
吳孟樵期許:閱讀,讓『愛』不落幕。
孟想與樵見周 蹈 每天,我必然作夢、好幾個夢接連而來,甚至可以有續集,相當地有劇情。去年(二○一二)有個夢,夢裡一個男子說:「吳孟樵,妳為什麼還不走,妳牽掛什麼?」接著,他帶我去個地方,門開了,另個人只講了一句話為我解惑,應允一件事。醒來,我慨嘆:何為走?何為留?夢裡顯示陽陰顛倒,或許,現在的我,不是「我」。 迷.離.驚.悲 二○一一—二○一二年,短短一年多,我的生活圈裡發生四件生死事件。每件幾乎都屬突然。這四件生死簿依序是:年輕來不及長大的、戲劇性離開人世的、安靜撒手的、棄絕自己的。他們與我的因緣深得令我陷入自責,明知不該自責,明知生有時、死有時。記憶綿長、遺忘是哲學。但我想記得,陷入夢裡再造記憶,記憶的記憶……是種境界。不只是「他們」,還有更早之前的「他們」,早以死亡預示生命之路,我卻蠢得視而不見。每一個生命自有其姿態,每一天每一刻,我無法不想他們。 霍金的《時間簡史》、多部電影或小說談到時光機器、造夢機器、蝴蝶效應……企圖討論更易時間,是不是能夠改變所有已發生、將發生、未發生、或根本不會發生的事。 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裡瞬間高樓聳起、場景變幻神奇。這些的確在夢境裡可以快速地建構,心、靈魂、潛意識的速率,遠比意識裡的想像來得細膩深遠。年幼起,我的彩色夢境多半是恐怖的奔跑的,也有過每年重複一模一樣的夢,只是主顏色對調,其餘不變。偶爾出現過預知夢、托夢。更多的是走在一棟棟或新或舊的房子,穿越時空與不同年代。那些建築、內部陳設、密櫃……我自然地進出;卻也常在回家的路上迷路。夢境是檢視自己最安全的環境,安全又傷感地……看到糾纏的結,新夢與舊記憶重疊。 李奧納多在《全面啟動》有造夢能力卻怕造夢,是怕潛意識被發現被入侵,怕陷入最深層的傷悲。心靈活動是觀察自己的線索,也是保護自己的最後防線。透過夢,我見到自己深層哀痛的源頭。那是我不夠了解自己?這兩年幾乎夜夜猛然驚醒多次,縮著身子搖頭泫泣。胸口、心肺,成天像是被挖個大洞,每日夜多次地痛,不必去感受,都知道是痛,痛覺從沒減少,卻不知為何還沒被痛「啃蝕」掉。不願意在白日裡「醒來」,每天簡直不想起身,得掙扎才能運作自己。腳步沉重,卻有意挺直背脊行走,幾乎沒人看得出我有心事。 臉部特徵自傲之一是眼睛與視力,卻是在這兩年不停地流淚,是分配的量嗎?過去總被媽媽說我冷情到無法落淚:「妳怎麼都不哭不掉淚?」媽惱極了。近兩年,淚如泉湧,隨時落下,穿透紙張、木質地板、皮膚,甚至是,下眼瞼活像是被火紋身,起伏著兩道紅影。但,我還是極度隱忍,經常是瞬間湧起的獸將衝出喉間,本能地讓獸退下,似聽到獸哀哭,悶壞了獸。我告訴獸,還不到時刻,得忍。哀哭的獸衝不出牢籠,靈魂自制地陷於真實、記憶、想望……裡。 種種……激流出我的淚,媽往生後若有知,也要大感意外吧。太陽蒸發不乾這些淚,時日越久,越痛。他們,都在哪?面對一個個搶救不及的生命,如辯證題,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偏偏集中在一年多內,實令人難以承受。朋友認為這是我的幸福,至今這樣的年紀才觸碰到生死議題。有人說陰陽兩隔,放開吧,這是不同的世界。我執拗地認為同在一個宇宙下。也有人說生者比死者重要,我偏認為同等重要,或許死者更為重要,只因為生者很難得知他們過得可好?於是,不少創作作品探討這樣的生死世界。生者得隨時提醒自己不可執迷,才能為死者的靈祈得「無苦」。 心.魂.存.續 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探究的人性,如一絲絲一滴滴不同滋味的水注入靈魂。當他去世時,再也看不到他後續的影片,我感到心魂上的孤寂。後來,我想通了,他的那些作品恆存呀,哪需要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 彼得傑克森的電影,我並不是每部都喜歡,小說改編的《魔戒》最讓我著迷。人與世界相通的元素,充滿「靈」的氣息。亞拉岡是我最喜歡的角色。當第二集上映時,我深深嘆息:第三集上映後,所有的一切都將結束。 二○○三年在爾雅出版《愛看電影的人》影評結集書之前,我才剛進入看試片的領域,這幾年更是大量地看電影,也持續在一些報紙雜誌以不同的屬性寫專欄。大約三年前,隱地老師說:「妳越寫越好了,慢慢整理,我有意再幫妳出影評書。」曾為我寫序的卜大中老師也是說我越寫越好了,還提醒我不要寫得太「專業式」,得保持我的文字風格。於是,我思考這些年寫了這麼多篇文章,我該取捨哪些篇章?《愛看電影的人》的文章,我以不同類型區分整理。此回,我思考著近年的感觸:驚悚片動作片科幻片最有市場,甚至是各類型元素都可融於同一部電影裡。愛情片的題材永遠吸引人,但雋永可觀的卻是極為少數。 於是,我以爾雅出版社的文學屬性為地基思考這本新書該具有怎樣的書靈?正好我近幾年在吳鈞堯主編的《幼獅文藝》雜誌有「電影迷熱門」專欄,鈞堯是知名作家,同時主編優質雜誌,提升藝文創作園地。因此,我儘量挑出我在這雜誌裡的部分文章,集中於「文學」與「愛情」的類型片。新書收錄的全是我發表過的專欄文章,一小部分選自北京竇為龍總編的《台聲》雜誌專欄,他熱誠用心編織這本堪稱兩岸橋梁的雜誌。再一小部分,選自我以前在其他媒體的專欄。 這本新書裡,僅少數篇章「表面」上不是文學作品改編,甚至無關愛情。但,深入看,卻是具有文學性,甚至是更全面的情愛觀點。愛情不該窄化於性別或單一人事物。這本書不是電影工具書,不是一般影評書,我希望這本書是散文書,不一定得看過書中提到的電影,而是愛聽故事的讀者可以潛心進入閱讀的書。 「輯一」,大致歸類為女性、男性、男女、女女、男男對人或情境裡的愛,標注為「我是這麼想你」、「我是這麼牽掛妳」、「白夜與黑日逆行的愛」、「伍迪艾倫—愛如劍情如海」。我希望光從大標題小標題,就能點出纏繞人心的情愛。周蹈為輯一寫的詩,詩心如蓮,每看,總讓我眼泛紅淚下,希望我有天也能寫詩。 「輯二」,紀念音樂家史擷詠。這是意外加入此書的部分,依然是收錄我發表過的文章(包括擷詠成立的「TFO網站」裡我寫的專欄文章,網站已於二○一三年消失了)。還有能讀唇語的聽障作家楊銀鳳兩篇作品,她的觀察很細微很獨到。詩人李進文將史擷詠與爸爸史惟亮的音樂情寫得深刻動人,讓我進入夢幻且真實的情境。 音樂達人宋銘在電台節目裡訪問史擷詠,宋銘說:「電影音樂就像是心靈喚起的小盒子,有個空間可以跑出來。」在擷詠往生後,宋銘以蘇芮的歌曲〈牽手〉為主題紀念他。擷詠家人夥伴們與他走過數十載的音樂路,各有追憶的方式吧。 史擷詠的作品廣闊涵蓋電影、電視、舞台劇、廣告、電玩……身兼創作者與製作人等等角色。二○一一年第一次,我們有機會坐在窗邊長聊,他說我的模樣不食人間煙火。我聽過太多人對我這樣的「形容」。部分原因是我長年幾乎與很多人事物保持距離,心思永遠是飄著、注意力也很難集中,更因為我很恐懼於所謂的人際關係。那一次,他不知我從哪個死別的悲傷地走來,我從沒告訴過他。第二次見面是當天他傳來多次簡訊才找到我,見了面,他不知我正從哪個荒唐地走來。即使至今,我仍偶爾走在荒唐地。 從第一次與之後幾次的談話,隱約知道他生命裡少了什麼。他貌似熱情、言談熱情,但我幾次跟他說過,他沒溫度。他詫異地問我什麼意思。我說這只是感覺,還說不出真確。二○一一年八月,我們提到劇場導演李小平的熱情,我說那種熱情有溫度。他說:「小平連眼神都是熱情的,肢體當然也是熱情的。」接著,擷詠敲著自己的左胸口說:「我是心裡熱情。」而今,他尋到生命裡真正的熱情?二○一一年初,他提到與二○一二末日有關的災難片,同理心升起。哪知,他自己無法看見二○一二年。他曾以兩手拳起的指縫作比喻,每一次在危急時,他總能從縫裡安度。「真的!」他加重形容。最後這一回,他是過不了關?還是「已過萬重山」? 他曾給我他的音樂,要我自行想像。當下的感受是:非常優美,恬靜裡帶著些微的痛,建議他做場交響樂指揮。於他往生後初期,我才大量地聽他的音樂,他的音樂恢弘大器,熱情浪漫纏綿,更深的是悲懷。即使是壯闊的曲風,都埋著拉扯似的悽訴。於是,我幾乎不忍再聽。 他最忙的時候,說他越需要聽故事,我以為他忙碌不堪,該專心工作,於是不再說故事。直到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電影幻聲交響SHOW」中場休息時,我臨場對他說了故事,沒想到故事成了死神之地,而親見他瀕死現場。這樣的死亡魔境,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的。他以為他從事「安全」的行業,事實上,他是上了「戰場」,死神走向他,而一隻兇暴粗鄙的「魔」推撞我。當時的荒謬境抵不過悲來襲,魔終究是魔,無法了解靈性世界。史擷詠建了一道墻,本是安全的,卻倒塌了,魔們趁勢作亂。他說我憨,我就保持憨吧。憨,能讓我的生活不被侵犯。倒是他鑄造的一把劍,仍在。他曾反覆說:「孟樵,妳是我見過最敏感的人。」我認為,他直到往生後,才能真正見識到我的敏感吧。只是,我好奇他的能量怎那麼神奇。至於,現在的他有溫度?我倒是在夢裡真實觸碰到媽媽的體溫,這令我同感到驚與悲。 童年起,迷戀幽深黑暗的死亡世界,是隱約逃避現實世界的無常?如果有累世因緣,究竟是什麼因素讓我避開情感牽絆?冷血地封閉,不過度流露感情。電影讓我學習進入別人的故事,我以為這些故事可以幫助我,但當親歷某些事件,才知要走過這一切,相當困難。 二○一三年六月四日凌晨,我毫無預警地昏倒。已多年不再昏倒,急診後住院。醫護人員檢查:沒有器官問題,不再貧血,是太瘦、低血壓、生活作息不好、吃不好。怎樣才叫做「吃不好」?我真納悶。想起擷詠曾列出一串食物名單,要我這樣吃那樣吃,吃出健康。 動力熱能 六月六日晚間接到隱地老師電話:「可以交稿囉,或許可排在七月二十日爾雅三十八周年社慶時出版。」隱地老師因去年大量閱讀、寫作而於年初發生眼疾時,我衷心認為這本書幾時交稿出版已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希望他趕快恢復健康,再就是能真正獲得隱地老師的肯定。他是第一個提攜我寫小說、也是第一個出版我影評書的出版家。於是,即使我困在醫院,手背與手臂輪流插著靜脈注射針頭,值班護士瞧不出我是病人,只見我忙進忙出,訝異我如此「賣命」。幾天內,我得同時忙著各項事務,充滿熱能。彭碧君主編體諒我交稿的方式,她朗朗的笑聲,好快樂呀。 永恆是:不肯死去的記憶 很少遠行,去年刻意到遠方的城市拜訪一個充滿故事、堅強了不起的作家長輩。她的經歷或許可以幫助我早些面對某些家人去世的事實。在遙遠的、高海拔的城市,醒過來的第一個早上,布滿我視線的是:美得不可思議、美得湛藍的天,好像可以直接觸摸到雲彩。第二個覺知是:我居然可以睡得很扎實,真睡著了,沒有驚醒,沒有夢境。瞬間滋生幸福感,維持幾秒鐘。 接著,到另個城市,微雪飄著,我沒有因雪而悸動。難忘的倒是二○一二號稱世界末日當天的過程。人生有很多事件都屬第一次,各有滋味。 曾有朋友問我:若妳有事情需要人幫忙,妳會第一個想到誰? 從未思考過。大多數時候習於獨來獨往,卻是很幸運地,有少數如家人般的朋友,以不同的方式像暖陽霞光星夜幫助我支持我,甚至是付出非常多。而我,心底一直有個很強很強的支撐力,那是:責任。 我極度需要各方面的自由,如果我一直悲傷,自由在哪?如果我忘記這一切,自由在哪?如果我不肯從夢裡醒來,自由在哪?我將繼續書寫,總有天會得到真正的自由。 幾年前寫了幾句短言,手稿被張貼在「台北之家」戶外的花園,於今,更感到原來那是為日後的我惕勵:
把心打開,我,望見自己…… 血意志的凝定 吸,忘了放鬆 呼,不再畏懼 因而品嚐平靜 因而勇敢向前 關於吳孟樵 敏感躍動的心魂 以,寫作得到沉靜 以,電影得到啟發 以,千奇百怪的夢境透視自己
已出版的書籍 ˙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 二○一三年七月/爾雅 ˙豬八妹 二○一一年四月/小魯/青少年小說 ˙歡喜回家 二○○八年九月/幼獅/彩色精裝版兒童繪本書 ˙豬八妹的青春筆記 二○○六 年四月/幼獅/青少年小說 (獲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愛看電影的人 二○○三/爾雅/部分的影評文章結集 ˙月 二○○二年三月/華文網/電影小說 ˙半大不小≠沒大沒小 二○○一年十月/幼獅/青少年小說 (首次創作青少年小說;獲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儂本多情 一九九七/尖端/電視小說;福建.海峽雜誌轉載 ˙真女人紀事 一九九六/聯經/以《風箏》一文入聯合報副刊決選 ˙少女小漁 一九九五/爾雅/電影小說 (原著:嚴歌苓;編導:張艾嘉) ˙我喜歡我自己 一九九四/北京.現代出版社/生活隨筆及採訪集 —台灣現代生活啟示錄(簡體字版) ˙青春無悔 一九九三/幼獅/電影書 (導演:周晏子;編劇:周晏子、蔡德明;改編自吳錦發小說〈秋菊〉;音樂:史擷詠。此部電影入圍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音樂、錄音三大項目。)
創作小說發表(高跟鞋狂想曲系列) 已在皇冠雜誌、工商日報、中央日報發表九篇,其中一篇〈夢裡的高跟鞋〉於二○○○年底,與黃春明老師同獲世界華文小說優秀獎 (北京《世界華文文學雜誌》頒發)。第十篇編劇成電影,並出版成書 《月》。 (此系列隨著寫作重心改變,而轉為創作青少年小說。)
創作青少年小說與繪本書 偶爾演講,多數針對校園裡的青少年,是生命熱力來源之一。 目前在台北與北京的雜誌有專欄。 曾在數家報紙有專欄談電影、書籍、解讀出版LOGO……也曾在《國語日報》少年文藝版 (二○○三年八月—二○○五年一月)寫作「那些電影那些人」專欄;曾在《中市青年》雜誌多年耕耘豬八妹系列小說與電影專欄。 《蘋果日報》創刊時,在副刊有吳孟樵「烈愛傷痕」極短篇專欄,無意間訓練吳孟樵寫作五百字短文。 中央電影公司過去的網站『電你網』有「吳孟樵專欄」,部分篇章在爾雅出版社結集成書《愛看電影的人》。 大陸和香港有意聯合攝製吳孟樵《豬八妹》小說。 大陸的出版社洽詢出版吳孟樵兒少書簡體字版。
編劇 月 全片於新加坡拍攝。獲美國德州休斯頓影展劇情片金獎。 橘子紅了 一九九八年將琦君同名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曾入圍電影輔導金。喜愛琦君作品的讀者,可在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關於「琦君」活動的網站上見到。 我的心留在布達佩斯 吳孟樵改編自己的第一篇創作小說《繡花鞋的約定》,以中視金鐘劇展單元劇播出。這部片頗受觀眾與網友注意。 幾年後,吳孟樵以《我的心留在布達佩斯》片中去世的主角為主體,寫了續篇小說《復活記》。 婚期 一九九八年三月改編自平路的同名短篇小說,於台視分四集播出。 出差 吳孟樵最滿意的編劇作品。 另有幾集公共電視作品 (上列幾部編劇的電影或電視作品,導演是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碩士周晏子。)
(吳孟樵不想擁有Blog 或 FaceBook 。未來要不要開設?再說吧。)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