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花迎 香花請
2023/06/11 13:26:54瀏覽161|回應0|推薦2

香花迎    香花請

供養

 

釋迦牟尼佛生長在印度,於夜睹明星頓悟世間真相之後,繼續在恆河流域宣講他的理念達49年之久,而他的教誡流傳至今已經超過2500年。這一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因為了解到生命的究竟意義,而被世人尊稱為「佛」;他所體悟到的人生道理就是「法」;太子對生命真實意義有所領悟之後所做的一切言語教化,就是「教」,經過後人以文字整理編纂共有三藏十二部。因為信服他的理念而追隨者逐漸聚集成為一個團體,形成「佛教」;在佛教的相關活動中,佛教徒學習著「佛法」,試圖明白佛所領悟到的道理,以佛之所以成為「佛」,只因為悟到了「法」。「法」是一個道理,任何人只要能夠覺悟到這個道理就可以成為佛;「法」也是一個方法,在沒有真實體驗到它之前,先接受它、相信它、學習它、實踐它,也可以幫助自已走向成佛之果。

 

拜佛、信佛、學佛、及佛學嚴格說來是四件不同的事。世上拜佛的人很多,基本上講這還是比較止於感情上的禮敬;信佛則是除了拜佛之外還對佛法產生信心,因為已經相信佛說的道理,而信佛的目的則是為了學佛;學佛就是在有信心以後,再加以對佛說的道理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之後產生了嚮往,希望能夠像佛一樣有良好的精神生活及豐富的生命;至於佛學,可以說就是將佛法當成一門學術研究,佛法成為一項特有的知識學問,一如科學研究,歷史探索,或文學藝術般,側重在知識面上的分析,比較不著重在現實生活上的實踐,所以佛學的基礎深厚,並不一定表示可以跳脫生活中的煩惱,因為當佛法只成為知識的時候,它就與任何的知識沒有差別。而知識是有限的,不但範圍有限,連它的期限也有所侷限,想想看就在一百年前登陸月球還只是一個神話,再說我們即便窮此一生也無法學完世上的所有知識,這也是為什麼連孔子都要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呢!

 

「法」不等同於知識,因為它超越知識的有限性;「法」也不僅僅只是學術概念,因為它必須要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正確的說,「法」是「智慧」的另一個名詞。

 

佛說「法無定法」。任何被固定在形態、模式、時間、空間內的都會成為「有限」,一旦是「有限的」就必定會改變,它將隨時間而變、隨環境而變、隨人心而變、隨社會風氣而變,簡言之,可以隨任何有形無形的變化而被修正。「法」無定法的第一個「法」就是講這個「有限的法」,它在佛學裡有一個名詞叫「世間法」;「定法」的「法」就是佛所悟到的理,這個「道理」就是世間上所有的一切,不論我們能不能看到聽到想到,統統會改變。這一個道理在佛學上被稱為「出世間法」,又叫「緣起法」,亦名「空」,而此「法」即佛法。假若我們能夠理解佛所說的變化性、不定性、或空性,那麼對生活裡的諸多現象就不會輕易生起無謂的波動,而得以時常保持一份清醒。

 

「佛」陀所悟到的「法」理就是世間萬物都要經過一個「生命」的歷程,這個歷程就是由出生、而成長、經過變化、最後滅亡。這一連串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段一段的生活演進,屬於「世間法」上的一切生命變化在佛學裡的專用名詞叫做「生住異滅」,或者「成住壞空」,更通俗的用法就是「生老病死」。雖然生命及生活上的所有狀況時時刻刻都處於變化之中,可是,涵蓋一切有形無形生命現象的「演進過程」卻永不會改變,用佛學的方式來說明就是--萬物皆變的道理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則永遠不變。

 

生命不是永遠的,在起點與終點之間,所發生的一切現象造就出各式各樣的生活型態。每一個人的一生,每一類動物、生物乃至植物的一生當然各自不同,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個別存在,都是舉世唯一的,大家都隨著外在的身體形貌及行為活動,再加上隱於內的精神現象,而各自發展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雖然,萬物在「生活的形態」上會各異其趣,但是「生命的本質」卻絕對是無有差別的,就以人類或動物的生命而言,究其由生至死的轉化上來看是完全平等的;而動物與植物的生命在過程上也沒有脫離出生到死亡的軌跡,二者之間的差別只是在有沒有一個精神體。有別於一個實實在在表現於外的肉體的生命,無形無相的精神體仍然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它可以是我們的念頭、情緒、乃至觀念,它同時也是不停地在進行著「生住異滅」的變化,而屬於這一類的心理活動在佛法中被稱為「識」。

 

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各依自已的意識去選擇學習的對象,逐漸累積成為自已的知識觀、價值觀、及邏輯觀等各種主觀思想,然後我們再依據這些內涵將自己定位在其中,並且使用這套系統去面對環境,解決問題。佛法上稱這一現象為「我執」。意思是我們被自已的主觀、成見、及刻板的思想困住了,限制了。

 

肉體的生命也好,精神體的生命也罷,都在「有限的」範圍內,依附著生命而開展出的生活自然也就沒有可能脫離「生」與「滅」或「有」與「無」的改變。

 

「智慧」與所有知識或邏輯不同之處在於它是自由的、是無從定義的、是無法用言語文字去說明的、也沒有辦法用系統去歸納的,它只能透過自己的心去領悟。因為智慧是由被束縛的「執著」中解脫出來後才得以體會到的,所以它被佛家稱為「空」,或者「無」。換句話說,想要體悟到智慧的空性,我們必須要在世間既有的一切中學習,然後再從其中跳脫出來,不可以被既有的一切困住。智慧就像一只空的瓶子,我們可以在空瓶子中任意裝水裝茶甚至插上花,瓶子是因為「空」才有了「使用」的功能。這就是佛法揭示的「真空妙有」之理。

 

佛法是受用的,而不是知解的。但是在真實生活中,平凡如我們者,沒有程度能離開語言文字而一步登天,因此在學習過程裡必須循序而進。也就是在信佛、學佛、及佛學的軌範內一步步前行,我們需要借著語言文字的導引才能逐步了解佛法的深義。這也是為什麼太子在成為佛之後需要繼續為大家講解說明他的領悟,從而幫助大家都可以有能力去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感受。而我們每一個人也只能依據自己的能力去找尋生命的答案,不能抄襲別人,也無法由他人代勞。這就好比在飢餓時,必須自己將食物吃下去才能解決問題是一樣的道理,至於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食物,需要多少的份量才能有所幫助,就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去體會囉!

 

3/25/2012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wan911&aid=17181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