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蒙的種類與干擾機制
下面我們來看另外幾種環境荷爾蒙與所能引起的干擾。目前已經證實的有二氯雙苯三氯乙烷(DDT,一種殺蟲劑),多氯雙苯(PCB,潤滑與絕緣油質,早期多用在變壓器中),雙酚甲烷A(Bisphenol-A,塑膠用品的原料,也常被用來做牙齒的添補物),六氯圜戌烷(BHCH,溶劑)等。為什麼這些不同形狀與結構的環境荷爾蒙會產生類似的生理反應呢?據研究有三個可能性:能與荷爾蒙受體結合;能模擬或阻擋正常荷爾蒙的反應;能直接改變細胞信息傳遞程序與其他複雜機制,而不會被受體的結合限制。
以前科學家都以為,只有特定的荷爾蒙才會啟發某種受體,產生特定的生理作用。由於化學結構的限制,荷爾蒙只能與特定受體結合,就像一支鑰匙只能開一個特定的門一樣。環境荷爾蒙的結構雖然與體內的荷爾蒙不很類似,但它用「魚目混珠」的方式欺騙,就像小偷開鎖後進入大樓,騙過守門的受體,到屋內喧賓奪主一般。
荷爾蒙受體一旦被環境荷爾蒙結合占住,就會啟發細胞的特定程序,這種被活化的荷爾蒙受體,接著會啟發某種基因,啟動一串類似正常荷爾蒙的反應,如此就擾亂了體內荷爾蒙的運作與平衡。最近日本東京大學的加籐茂明教授(S. Kato et al., Nature, 423: 545-550, 2003)發表論文詳細討論戴奧辛與女性性激素受體結合的機制。
並不是所有內分泌系統的干擾物,都是靠受體結合的手段來改變荷爾蒙的功能。有些僅是以分子信息間接啟動基因,改變細胞的成長與分裂。譬如六氯環己烷,它不會與荷爾蒙受體結合,但是有可能會促進DNA的轉錄程序,所以會引發基因的表現,而帶來了動情激素的反應,使得細胞分裂與成長,其後果就如同乳癌的惡性成長。
「污染物」並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由於這些有機氯「毒物」不易分解,而隨著大氣、雨水流入大海,再經由環環相扣的食物鏈,蓄積在魚類、牡蠣、蔬菜、牛乳內。這些污染不一定會使食用者馬上「中毒」,但卻很可能遺害後代。故愛惜資源、回收並減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進行垃圾分類,這些努力可減少環境荷爾蒙的形成。
環境荷爾蒙所帶來的嚴重傷害,並非即時就可以看出,有時候要到第二代或第三代才會出現,正因為它具有「延宕長期效應」,所以也被視為跨世代之「毒」。《失竊的未來》(Our Stolen Future)一書中指出:我們最害怕的不是絕種,而是人類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被侵蝕。我們擔心干擾荷爾蒙作用的化學物質將改變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行為、智力、組織等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及早防備「環境荷爾蒙」所帶來的威脅,不要讓人類居住的環境變成失樂園。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10月,370期,54~59頁(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