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9 02:54:10瀏覽983|回應0|推薦7 | |
病急亂投醫?探討國民黨推動ECFA與亞洲各國FTA的差異 之一 許多人包括筆者在內至今仍訝異著:為什麼馬政府這麼急著與中國簽署ECFA(經濟合作協定)為什麼亞洲各國這麼急著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究竟是什麼壓力還是國際情勢的變化,會讓亞洲各國的政治領袖與跨國企業領導人急如熱鍋上的螞蟻而舉棋不定呢? 筆者認為:『問題主因在於2010年後的亞洲經濟情勢變化』! 在台灣人們的國際政經知識與廣度,實比其他未開發國家更可悲! 當台灣新聞媒體的SNG轉播車與從業人員密度居世界第一,其播報內容的廣量與深度卻永遠不成比例,打開台灣電視發現國際新聞不到一成,如此勞師動眾且耗費鉅資的報導內容,比一般中國內地或東南亞的社區電視台還不如,許多影響深遠的國際政經大事,政府、學界與企業主彷彿都置身事外,甚至官僚與媒體聯手鼓譟人民將身家財產和子孫未來孤注一擲在中國,如此一廂情願地「弄瞎心眼、縛手縛腳」,究竟又是哪門子的遺傳奴性使然? 在鴕鳥一中心態的農村化媒體操作下台灣人毫無警覺,使得人們會寄望『懦弱無能、昏庸顢頇』的既得利益者引領台灣政治經濟突破窘境,任其口若懸河顛倒是非的胡作非為政策,我們對這些只圖近利的駝鳥心態人們的確無計可施,把他們當人看?浪費唇舌開導他們、教育他們更只會被貼上台獨標籤而已,此時此刻,身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只能以社會實際行動直接領導這些受黨國教育的奴性者,不必可憐這些自視高級中國民族主義奴才的未來福祉,只要我們在心理層面施行種族隔離,透過網際網路分析國際情勢而廣開民智,進一步規劃至親好友及子孫安身立命出處與未來事業發展策略。 況且台灣社會在如此惡劣的政治情勢與愚蠢媒體輿論推波助瀾下,也不可能再維持往日民主法治的社會優勢,端看國民黨馬鷹九與中國政府近來私相收授的密約完全違背民主憲政與國會民意,絕大多數台灣人置身事外且自命清高以為不談政治就是中間公正,那些人彷彿遇見強盜或強姦現行犯而置身事外的醬缸懦夫,事後還在對被害女子品頭論足或責備其衣衫曝露的偽君子,諸如此類無可救藥的自私奴才,又怎可能站出來仗義執言或替天行道呢?之於這群迷信媒體造神與中國救命的人們就讓他們自作自受吧!筆者整理這些資料是希望提供給理性且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做為生涯規劃或投資置產的參考,至於相信國民黨馬政府、相信中國共產黨的人們就請盡早回歸祖國,後續未來亞洲經濟情勢的研究資料對自詡中間的偽君子,非但沒有助益更可能是一種思想毒害。 許多人受困於美國次級金融風暴的影響,殊不知亞洲與世界連動的經濟情勢未來更劇變,今日亞洲四小龍地位其實已崩解,尤其自2010年開始中國已不再是製造業的冒險天堂,反而可能會成為囹圄與火葬場!身處莞爾島國的人們死抱著電視搖控器,傾聽那毫無見識的政客玩弄數字,隨著媒體名嘴指導司法官迫害人權的情緒起伏,台灣2,300萬人滿腦子中國,不知亞洲有『大湄公河經濟圈』崛起,傻乎乎端坐在電視前被媒體與政客推入火坑,還以為自己具備現代化思維,試問:我們真要這樣弄瞎心眼、縛手縛腳、胡里胡塗去拼經濟嗎? 想求生存、想拼經濟!請先摒棄對岸嬌嫩二奶的嗲聲呼喚,到聯合國網站、日本野村總合政經研究所、泰國塔馬薩特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印度尼赫魯大學、越南政府的CIEM網站或者WTO世界貿易組織去了解一下,『大湄公河經濟圈』(Great Mekong Sub-region,簡稱GMS)是什麼樣的布局與運作?『東南亞國協』又如何位居這經濟發展計劃中心?日本、印度與中國是又預備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汶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面對未來又如何因應? 2005年日本與中國的產官學界都積極研究未來亞洲佈局與大湄公河經濟圈的因應之道,反觀台灣產官學界與媒體都在搞什麼東西?腦滿腸肥與自私自利的媒體名嘴與政客,無時無刻不想著權力鬥爭與如何向中國傾斜,檢視這些常講英語、擁抱國外綠卡的既得利益受益人,真有幾個關心人民生活、國際情勢和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化呢? 大家知道亞洲貨運系統在2010年後將會有大變局嗎?絕大多數台灣人都還蒙在鼓裡!是因為大中國意識型態作祟與中國統戰部控制了台灣媒體,有意或純商業目的封鎖外部訊息,致使多數台灣人對國內外的政經發展情勢越來越冷漠,相較於社會事件與中國新聞的高報導比例,而讓台灣人的『世界觀與歷史觀』遠不及一般中國平民的常識水準。 有關舊亞洲貨運系統,一般貨船均會以繞過麻 不管如何還是先介紹『大湄公河經濟計畫』的未來亞洲新航線規劃: A海陸聯運至中國:中東→印度→泰國(拉農港→曼谷→莫達漢)→寮國(沙灣拿吉→寮寶)→越南(東河→河內)→中國(廣西南寧→珠江三角洲)。 B海陸海聯運:中東→印度→泰國(拉農港→曼谷→莫達漢)→寮國(沙灣拿吉→寮寶)→越南(峴港)→中國(海南島)→台灣→南韓→日本→北美洲等國家。 C海運:中東→印度→泰國(拉農港→曼谷港)→越南(胡志明市)→中國(廣州→上海)→台灣→南韓→日本→北美洲等國家。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會2006年2月的調查報告,從緬甸仰光→曼谷的貨櫃海運需要30天(繞經新加坡的麻 從上述三條航線可發現『大湄公河經濟計畫』的重心,就在泰國中部拉農府港(Ranong)與首都曼谷形成的海陸銜接轉運站,尤其曼谷市更是穩坐東南亞國協的交通中心樞紐。從整個世界地圖看未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香港等終將失去數年來樞紐的貿易功能位置。換言之,這幾個國家地區的經濟趨勢,以長遠投資眼光看來這些地區的未來發展有限,也因此建議企業界或投資海外基金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冒險增加該地區的投資(特別是2015年後的海域國如汶來、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 檢討大湄公河經濟計畫區與中國的勞動力結構,中國的一胎化人口政策讓年輕勞動力迅速減少,受資源限制影響中國勞動力人口結構將逐漸老化,使得勞力密集產業在中國再已不具發展優勢,取而代之的發展趨勢必定轉為產業升級或金融服務業,換句話說,過去台商投資中國八成多為勞力密集型產業或製造業,取而代之未來投資中國則以金融保險、服務業、通路業等資金密集的產業為主力,再者以共產主義立國的政府頒布越來越多新的勞動法規與福利制度,當然這些向左轉的政策更不符合外商企業預期的投資報酬。
根據聯合國的世界人口調查結果針對越南與泰國而言,越南在95年有7仟萬人、2000年8仟萬人、2005年8仟5佰萬人、2010年預計9仟萬人等到2020年時可突破一億人口,而泰國人口在95年有5仟8佰萬人、2000年6仟萬人、2005年6仟4佰萬人、2010年預計6仟7佰萬人到2020年時可突破7仟萬人;其中越南年輕化的人口結構更是驚人,19歲以下的年輕人口達3千8佰萬人佔全國41.85%(2002年聯合國人口預測),再加上29歲以下的9佰餘萬人後佔全國人口比例更高達59.5%,倘若再加總29歲以下的泰國、越南以外柬埔寨、寮國、緬甸等國對照中國農村到都會區1億4千萬的民工,大湄公河經濟區的平均工資水準顯然比中國更低,越南的工資比中國沿海地區更有競爭優勢,尤其越南勞工的守法觀念與配合度更高於中國人傳統民族性,再加上越南的農村人口比例達八成、泰國七成,所以在大湄公河經濟區設廠所需民工可就近聘用,不像中國沿海地區設廠必備的食宿開支,如此一來投資設廠的門檻低於中國,勞動力供給面不匱乏,工資水準更低。
至於十億人口且平均工資更低的印度市場呢?印度的發展情勢跟中國有點類似,只不過中國是鄧小平在1978年宣布進入改革開放期,印度則是在1991年因波斯灣戰爭的石油危機影響下才開始經濟改革,從91年開始、到96年經濟成長率達5%、再到04年的8%這過程有點類似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但印度的成長內容卻是有所區別的,外資投資印度的實際金額偏低且變化幅度大,舉日本跨國企業投資項目為例,日本投資印度是以汽車產業為主佔64%,實際日本跨國企業投資世界各國最多且核心的電機、機械項目卻不到7%,有十億人口的市場卻極少投資,由此可知印度政府對外資企業仍有許多障礙有待克服。 根據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與印度尼赫魯大學的調查結果,印度國內市場有下列問題急需改善: 1.勞資爭議,亞洲國家罷工最頻繁的是印度,為韓國的1.5倍、印尼的二倍。 2.基礎建設,受財政赤字影響,印度國內的水電交通基礎建設遠不如鄰國。 3.稅制複雜紊亂且官僚習氣嚴重,商業糾紛訴訟多而司法過程冗長無效率。 4.受種姓制度影響:文盲多達35%的人口,使本土化管理人才流動性高且傲慢。 5.法治觀念薄弱,透過新加坡與杜拜的非法走私問題嚴重,偽劣商品充斥。 6.顢頇的商業習慣,透過NOC法規(Non Objection Certificate)限制外資企業商品在印度國內銷售管道與商業模式,以地方保護主義圖利既得利益者。 基於上述原因,許多思考印度投資的外資企業都舉棋不定,更多原投資印度的日本跨國企業獲悉03年十月泰國與印度簽署FTA且04年九月取消關稅後,立即關閉印度工廠改到泰國設廠而能繼續保有印度市場的佔有率;由此看來,泰國這個轉運點越來越有影響力,尤其是介於中國與印市場間的泰國與越南兩國,更有其絕對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當然目前兩國的政經情勢在美國次級金融風暴的影響下似乎停在低點,再加上FTA的原產地製造的貿易限制,此時若能及早卡位或設廠投資,其投資發展前景絕對可期待! 下接之二..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