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典女星33]1930年代好萊塢紅星─活潑南方美女和優越現代女性的組合─才華橫溢,性格難搞的[米麗安霍普金絲](21)
2024/09/29 21:03:00瀏覽191|回應0|推薦9

************************

接下來,匈牙利/英國籍亞歷山大柯達(Alexander Korda)外借米麗安到英國主演[Men Are Not Gods/男人不是神].

這部英國戲劇片根據Walter Reisch的故事,Walter Reisch創作劇本.

G.B. Stern+Iris Wright負責場景&對話

電影暫定名稱是《三角/Triangl》。

[Men Are Not Gods]是1947年電影[雙重生活/A Double Life]的前身,片名取自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中的一句台詞——這句話恰如其分,因為這齣戲劇在影片中佔據重要地位。

 

影片以倫敦劇院熱鬧的世界為背景,

講述女演員芭芭拉哈爾福德(Barbara Halford)嫁給了古典演員埃德蒙戴維(Edmond Davey),他的新劇《奧賽羅》即將上映。

芭芭拉發現有影響力的評論家斯基茨寫了一篇強烈的負面評論,懇求他的秘書安(Ann Williams)重寫通知。

她照做了,這部作品大受歡迎,而安也受到戴維的喜愛,這一事實既不適合芭芭拉,也不適合安的男友湯米(Tommy Stapleton)。

芭芭拉也在劇中飾演黛絲狄蒙娜,她警告安不要把手放到她的丈夫身上。

但那天晚上,當奧賽羅掐死黛絲狄蒙娜時,這一切似乎真實得令人懷疑,促使安在觀眾席上驚恐地尖叫起來。

隨後,芭芭拉透露自己懷孕了。 當她和戴維擁抱時,安悄悄地離開了現場。

 

聯藝(United Artists)發行.

奧地利籍Walter Reisch導演*亞歷山大柯達製片.

Charles Rosher攝影.

Rene Huber服裝設計.Vincent Korda藝術指導.

Muir Mathieson音樂總監.

 

 

 

米麗安霍普金絲 (Miriam Hopkins) 掛頭牌──名字大於別人.唯一片名之上.

共同主演:葛楚勞倫絲(Gertrude Lawrence).

要角:Sebastian Shaw雷克斯哈里遜(Rex Harrison) , 

A. E. Matthews,Val Gielgud,Laura Smithson,  

Lawrence Grossmith,Sybil Grove,Winifred Willard.

 

 

 

電影從1935年9月拍到10月25日.

1936年11月26日在英國倫敦開始發行.

1937年1月18日在美國上映

英國票房賣座.

 

[Men Are Not Gods]在英國上映後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兩位女明星霍普金絲和勞倫絲的受歡迎。

這也引起雷克斯哈里遜的才華被關注,他在這部電影之後不久便打進好萊塢。

雖然葛楚勞倫絲不是電影演員,但在這部電影上映時,她正處於舞台生涯的巔峰,表演受到好評。

 

 

影評則褒貶不一.

當代英國評價:

《Monthly Film Bulletin(UK)》(1936)

這部電影很有趣,但充滿了失望。

它一開始是輕快的輕喜劇,但很快就陷入最常見的情感主義。

有些場景,例如斯基茨口述和《每日郵報》,通常都非常成功,而其他場景,例如女素描師變成勒索者,則完全無法令人信服。

《奧賽羅》的場景表演得很好,尤其是Sebastian Shaw的台詞說得很好。

很多細節都非常糟糕,尤其是畫廊人群的行為和寄宿公寓老闆女兒的家庭生活。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還是有一定的速度和興奮感。

米麗安霍普金絲飾演的安非常出色,儘管她的角色和電影一樣受到了影響。

葛楚勞倫絲飾演嫉妒的妻子傑出,但詮釋苔絲狄蒙娜(Desdemona)卻不佳,而Sebastian Shaw飾演奧賽羅比私底下更好。

斯基茨和湯米這個寫訃告並愛安的和藹可親的小丑的較小部分都演得很好。

 

 

[BFI Screenonline]Michael Brooke:

從表面上看,[Men Are Not Gods]是一部做作的、缺乏說服力的、相當愚蠢的浪漫情節劇,儘管它有足夠的興趣點,使它比評論家Skeates的駁斥更值得…

 

除此之外,莎士比亞的參考文獻很少。戴維暗示苔絲狄蒙娜是個嫉妒者,具有諷刺意味,但安很難說是伊阿古:她的干預完全是偶然的。

話雖如此,看到大概是 1930 年代典型舞台作品的大量摘錄還是有一定的樂趣的,而且在接近尾聲的時候也有一些視覺上的發明,奧賽羅若隱若現的影子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兇殘憤怒……

 

 

三個主角不太令人信服,儘管劇本至少同樣是罪魁禍首。

飾演安的米麗安霍普金絲必須從自信的專業人士到愚蠢的金髮女郎,然後根據需要再次回歸——她在一個相對吃力不討好的角色中應對得很好。

Sebastian Shaw飾演的埃德蒙·戴維比當代浪漫主義英雄更擅長詩歌朗誦——而格葛楚勞倫絲飾演的芭芭拉,奇怪的是,恰恰相反。

 

恰如其分的是,音樂主要是Samuel Coleridge-Taylor的《奧賽羅》組曲……

《TCM》:霍普金絲並不像她在美國古怪表面那樣反复無常和連珠炮,

但按照英國的標準,她是一個爆竹,給英國一份古老的大報上充滿活力的美國秘書帶來了一絲時髦的氣息。

奧地利導演 Walter Reisch也是該片的聯合編劇。

哈里遜在自傳中回憶起Reisch是“一個非常熱情的德意志人”,但他在銀幕上的作品卻恰恰相反,充滿了聰明的對話、成人的情境和世俗的複雜性,

導演的巧妙手法和氣勢為這部浪漫劇帶來了一絲古怪的能量。

 

 

 

*******************

 

接下來,米麗安被外借到RKO主演[The Woman I Love/我愛的男人/戰雲情淚].

這部戰爭情節戲劇片翻拍自法國電影[LÉquipage/船員].

根據Joseph Kessel的小說。Mary Borden改編劇本.   

講述莫里 (Maury)是一位非正統、粗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鬥機飛行員,他的空中技能因無法與同事和下屬相處而受到影響。

他的妻子丹妮絲很喜歡莫里的時尚風格,但為了更年輕、更英俊的飛行員吉恩而背叛了他。

這段浪漫的三角關係不是發生在閨房,而是在空中,在一場特別緊張的「混戰」中。

 

聯藝(United Artists)發行.

俄國猶太裔Anatole Litvak導演*Albert Lewis  .製片.

Charles Rosher攝影.

Walter Plunkett服裝設計.Van Nest Polglase藝術指導.

Arthur Honegger音樂*   Roy Webb音樂總監.

 

 

 

米麗安霍普金絲 (Miriam Hopkins) 掛頭牌──名字大於別人.唯一片名之上.

共同主演:葛楚勞倫絲(Gertrude Lawrence).

 

要角:Sebastian Shaw雷克斯哈里遜(Rex Harrison),  

A. E. Matthews,Val Gielgud,Laura Smithson,  

Lawrence Grossmith,Sybil Grove,Winifred Willard.

 

 

這部電影的暫定名稱是“Escadrille”。 評論家評論說,標題的改變顯然是受到愛德華八世國王1936 年著名的退位演說的啟發,他在演說中將華萊士辛普森稱為“The Woman I Love”。

 

雷電華從華納借來保羅穆尼,從環球借來路易斯海華,從塞繆爾高德溫的公司借來了米麗安霍普金絲。

據現代消息稱,穆尼同意在片中演出是為了向製片人Albert Lewis提供幫助。

在一次現代採訪中, Lewis表示,雷電華原本希望卻爾斯鮑育(Charles Boyer) 出演“莫里”一角,

但在與華納公司協商達成一項良好的“借出”協議後,Lewis屈服於讓穆尼出演的願望。

 

 

Anatole Litvak執導這部電影的法國版[LÉquipage/船員],這是他的好萊塢導演處女作。

拍攝期間,米麗安與佛雷亞斯坦的妻子發生車禍,導致肩膀脫臼,並缺席幾天工作。

米麗安霍普金絲被Albert Lewis描述為“拍攝過程中令人不安的因素”.

本片完成不久後,她就與Anatole Litvak結婚。

 

 

[The Woman I Love]主要攝影從1936 年12月12日開始,由Anatole Litvak掌舵。

為期三個月的拍攝計畫由好萊塢雷電華廣播電影片廠和加州恩西諾的雷電華牧場負責。

在雷電華牧場,建造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場,附近還有一個被炸毀的法國村莊。

空中協調員Paul Mantz組裝一組精確到時期的飛機,這些飛機經過改裝,更加類似於Litvak早期電影中使用的飛機。

素材庫、工作室處理場景和 Elmer Dyer 的新航空攝影被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拍攝於 1937 年 2 月底結束。

這是Colin Clive的最後一個角色,他在電影上映後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

 

 

儘管[The Woman I Love]經常逐場複製[LEquipage]的場景(甚至保留了Arthur Honegger和Maurice Thiriet的原始配樂),

但翻拍版的結局與原版明顯不同,顯然是為了安撫更嚴格的好萊塢審查員。

這部電影標題顯然是利用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為了他的美國妻子放棄王位時所表達的類似情感而選擇的。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The Woman I Love]在英國被更名為[介於兩者之間的女人/The Woman Between]。

 

電影從1936年12月14拍到1937年2月.成本72萬美元

1937年4月15日在美國上映.

 

[The Woman I Love],但票房疲軟,僅取得 783,000 美元(gross),據報導分帳虧損 266,000 美元。

 

 

[The Woman I Love]但票房未能引起太大興趣,據報導損失266,000 美元。 

 

影評褒貶不一,被認為劇情有點戲劇化,但演出精彩.

Frank Nugent在《紐約時報》的評論中稱這部電影“......一個相當浮誇的戰時三角......它的特徵模糊,它的動機模糊,它的戲劇性猶豫不決。」



《Derek Winnert 》(2022)

....通常可靠的明星三人組的平淡、僵硬的表演、乏味的劇本和低迷的方向使該項目保持腳踏實地...

RKO影業的最佳決定是重新使用出色的原唱配樂(由Arthur Honegger創作)。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8047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