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19 12:17:47瀏覽1763|回應2|推薦62 | |
日期 : 2016.09.15 (中秋節) 大港火車站→德國風情街(青島的華爾街)→劈柴院→浙江路天主教堂→安娜別墅→青島公安局→青島火車站→棧橋→青島日報社→南園→青島郵電博物館(郵政總局)→良友書坊→膠澳總督府舊址→沂水路→江蘇路基督教堂→德國總督樓舊址→酒店裡的青島電視塔 ↑↓ 經過沂水路9號,直覺此棟建築氣宇非凡,原本已要關閉的大門,管理員見我們探頭探腦的,竟很大氣的開門讓我們拍個夠。 ↑↓
↑ 沂水路 江蘇路基督教堂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西部的江蘇路15號(該路中段東側)一個8米高的小丘(該山丘曾被青島原住民稱為「青石山」,德租時期正式名稱為「小教堂丘(Kapellen-Hügel)」)上,坐北朝南,面向遼闊的黃海,南側設有一個小型廣場。東側緊鄰信號山公園。這座教堂同時又是沂水路、龍山路等多條道路的對景建築。它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青島在德國占領時期最早建成的一片核心街區和一批最古老的街道:江蘇路就是當年的俾斯麥街 (Bismarck Straße),沂水路就是當年的迪德里希路 (Diederichs Weg)。這些街道和兩側的建築都經過德國建築師精心的規劃和設計,保留不少當年的德國建築。(本文棕色字資料皆取自網路)
1898年,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德國人拆除原有的中國村落,重新規劃了一個全新的歐洲風格的城市。根據1900年青島的第一個都市計畫, 總督府丘(Gouvernements-Hügel,今觀海山)東西兩側的高地預留作教堂用地:東側的高地建造一座新教教堂,西側的高地建造一座天主教堂。 1908年4月19日,這座教堂開工建造,到1910年10月23日落成使用。德國駐青島總督府是這座教堂的出資建造者,教堂建成後作為旅青的德國新教各宗派信徒舉行聯合禮拜的會堂,不隸屬任何差會或教派。教堂的正式名稱是青島福音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für Tsingtau),俗稱「德國禮拜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7日,日本軍隊攻占青島。該堂宣布自立。四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籍傳教士被遣送回國,於是該堂由在青島的美國差會接管,供在青島的外國信徒共同使用,稱為「國際禮拜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中國北方的英美籍僑民均被關押進山東濰坊樂道院(長老會教會大院)改建的集中營,於是該堂改由青島同善會德籍牧師蘇保志主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45年至1949年,德國信徒和美國信徒分別在上午和晚上在這裡聚會,直到美軍撤退,青島被解放軍接管(1949年6月2日)。 在關閉了30年之後,1980年11月2日,由於中國政府的宗教政策有所改變,原青島國際禮拜堂得以恢復禮拜,成為文革後山東省第一個恢復開放的基督教禮拜堂。 ↑ 門票人幣10元 ↑ 趕在最後一刻才走到江蘇路基督教堂,幸還得以進入 ↑ 登高觀海,江蘇路基督教堂仍是青島新人們的拍婚紗聖地 ↑ ↓ 鐘樓 (有管理員熱心導覽) 堂內設施布局屬信義宗的格調。前方正中有聖餐桌,上方是彩色玻璃拼成的耶穌畫像,右側是拾級而上的大理石砌講道台,聖餐桌左側是施洗用的大理石盆。禮拜堂後方是唱詩樓,裝有管風琴。堂內為大理石柱子和地面,做工裝飾精細。窗戶是彩色玻璃拼成的教會歷史故事畫面。 ↑↓ 管風琴 ↓ 門票背面的管風琴全貌 整個教堂體形縱橫交錯,高低相間。外牆裝修採用黃色波紋牆面,蘑菇石檐口、勒腳和包角,紅瓦屋頂,上有綠色四棱曲線塔頂。鐘樓高度36.47米,大廳檐口標高為9.36米。鐘樓的三面外牆上鑲有機械時鐘,因而俗稱為「鐘錶樓子」。 沿地利街向西南300多米就是總督府廣場,沿龍山路向東南則可以到達豪華的青島總督官邸——今日的青島迎賓館。 ↑↓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迎賓館)
↑ 無緣啊~走到此....迎賓館又關門了 這天的行程便在此教堂(現已找不到教堂名)前結束,因為教堂也已經關門,門外有1位阿桑見我們一付外人打扮,問我們打從哪裡來 ? 直說外人可以找到這教堂還真不容易(當時做功課時在地圖上有顯現此教堂),幫我們稍微介紹了該教堂,並告訴我們如何搭公車回住處(54廣場附近)。 終於搭上了公車,2元人民幣,搖搖晃晃了將近一個小時,終於回到住處,真是累翻了~~ ↑↓ 回到三度空間酒店,驚喜見到桌上酒店贈送的月餅 已懶的出門,用微信叫了外賣當中秋節大餐... 這天雖是中秋節,但我們已經累翻無心出門賞月,用完餐後靠在窗邊試拍清楚可見的青島電視塔(在青島搭車時常經過但亦無緣下車拍照),一邊看電視上的新聞報導,說青島今天霧霾無緣見到月亮...而台灣正逢颱風侵襲,恆春、墾丁....的慘況畫面不斷重播令人心驚,趕緊與家人聯絡是否一切安好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