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女總統當家時(陳文茜)
2012/01/03 13:18:10瀏覽35|回應0|推薦1

2011 1231 

蔡英文數次於政見會、演講場打出口號:「第一位女總統」,她期望這個美夢2012可成真。在一個百年前纏小腳,半世紀前男人擁有三妻四妾(她的父親據聞擁有5個太太),直至一個女人爬到了重要職位即被冠上「穿著Prada惡魔」的島嶼上,女性可以成為最高職位的統治者。蔡英文許諾我們一個美麗的憧憬:未來的小女孩,可以在學校作業上寫下人生願望:「女總統」,沒有人質疑那只是一場空想。

蔡英文要完成這項許諾,我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她若當選了,必須拋棄她自己及民進黨傳統的意識形態,以蒼生為念,讓台灣離開經濟黑暗的世界。如果2012在歐債危機中,她可以帶領台灣走出70年來全球最大的經濟衰退,避開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風險,成功且務實地開拓其他新國外勞動力及內需市場;她的許諾將是台灣女性改寫歷史最美麗的篇章。反之,蔡英文當選了,經濟上除了「反中」卻毫無國際戰略也無十足準備,她的空泛又固守意識形態執政將成為台灣女性統治無能的一頁黑暗史。 

從此人們會說,女人,當黨主席、副院長也就罷了。國家交給她,形同黑夜。 

勇敢丟掉意識糾葛

蔡英文學法律,不學歷史,這使她成為一位知識非常狹窄「訓練有素的博士」。如果她願意翻開幾位歷史上的女皇,如何改寫國家歷史,她會發現從伊莉莎白一世至俄國凱薩琳女皇,這些女性領袖所以成就遠高於其他男性國王,正因她們比男性們勇敢地丟掉了所處時代的「意識糾葛」。

伊莉莎白一世生長的年代是英國國教與天主教、新教衝突最嚴重的年代,她的母親因此被處死,她也曾因信奉新教被關於倫敦塔。在她執政前,從父親到姊姊兩個朝代,泰晤士河墩上總掛著腐臭的屍首。伊莉莎白在姊姊驟逝登基後,上台宣告的第一句話,「從此你們可以確定,我將會善待每一個子民,不管你們來自哪一個宗教……上帝保佑你們。」

伊利莎白當時只有25歲,她說了,而且做到了。英國在她統治期間終於結束國內長達25年宗教殺戮,從此豐富的戲劇、音樂、文學、自然科學、貿易、海權擴張、快速累積的國家財富;從宗教信仰的和諧及容忍那一刻起一切轉為乘風的翅膀,仇恨落地,工業飛躍增長。她擱置的宗教意識形態,讓150年後的英國走向工業革命大國,至18世紀英國年平均GDP25%驚人速度成長;1830年正式打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帝國。

俄國女皇凱薩琳大帝則是受夠了她無能無知又愚蠢的丈夫,竟然想連結普魯士統治俄國,於是聯合宮廷老臣在一場政變中先關又殺死了丈夫,登基成為俄國女皇。俄羅斯在她的統治年代前,只是一個農奴大國;尤其對歐洲崛起充滿恐懼。在恐懼中俄羅斯歷代君主把自己凍結於冰天雪地之間,整個國家只是黑暗的圍牆,貧窮且毫無生氣。 

凱薩琳上台,認真研讀孟德斯鳩與伏爾泰等法國哲學家著作;1764年她簽署一項法令,宣布東正教屬國家組織,財政收歸國有,100萬農奴從此獲得自由。她即位初期,俄羅斯人口僅2000萬,在她打開歐洲大門,與瑞典一戰成功,又與普魯士、奧地利勾結,瓜分波蘭大部分土地後,一連串外交勝利,俄羅斯人口驟增至3600萬人。俄羅斯於是空前強大,國際影響力遠超以往任何俄國農奴鎖國期。

兩位歷史留名的女皇,登上皇位皆充滿了曲折與意外。事實上,她們身上雖流著皇族的血統,好幾回都差一點惹上喪生之命。當她們掌權時,一位已看盡宗教衝突甚至母親被處死的不幸,相信只有停止教派殺戮,彼此容忍,英國才能走上強壯。另一位,勇敢地擁抱來自遠方法國進步人權思想,改變千年俄國農奴制度,並無懼地擁抱崛起的西方。

歷史上女性統治成功的典範,往往正是她能勇於超越時代包袱與框架。而蔡英文在第一場政見會中舉例的德國總理莫克,恰巧不是好例子。莫克處事風格以瞻前顧後出名,她的特色正好像馬英九,維基解密美國外交圈給她綽號叫「不沾鍋」;她出身科學家,但對核能前擁抱後又主張廢除,全依國內民調定奪。她比男人更酷愛權力並時時緊抱既有框架。事實上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eter Diamond稱她是歐債危機中擁有最大權力,也是犯最多錯的人。莫克是蔡英文的政治典範嗎?希望那只是幕僚無意寫下,蔡英文照稿念的句子;否則我們未來小女孩志向不會以「女總統」為榮。 

《我的陳文茜》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5997451